您的位置:群走网>作文>距离产生美作文
距离产生美作文
更新时间:2024-01-31 18:02:27
  • 相关推荐
【热】距离产生美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距离产生美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距离产生美作文1

  午间跑饭时,总是不经意地注意到路边的花草。在春的盛季,花草在肆意纵情开放,而我,一个平凡的高中生,也在默默关注它们的开放,并为它们感到高兴。直到周日的早上,我仔细观察时才发现了异样。

  周日的早上可以说是一周中难得的清闲时光,于是我早早地起了床,去一览桃一的风景,也去看看平日远观的那些美丽的花草。我走近那些簇拥的花草,仔细观察它们的美,却发现平日完美的花儿也存在着缺陷:它们有的花瓣已经干枯;有的垂头丧气;有的已被虫蛀,不再完整;有的已明显遭到过踩踏……这一场景已使我惊讶,平日完美的花草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也是我有了“距离产生美”的'感悟。

  其实在我之前就有很多人有了“距离产生美”的感悟和体验,而周敦颐便是其中之一。周敦颐之爱莲不仅体现在其赞美莲花而作《爱莲说》,更体现在其知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道理。远观莲花,或荷塘满园,或寥寥几朵,都是一幅美好画卷,而亵玩莲花,纵有万亩荷塘,也好像失去了一些趣味。周敦颐远观莲花而不亵玩之,或许也正是因为想要在心中留下对于莲花的美好印象吧。

  其实不仅仅是平日观赏花草如此,人与人的相处也是如此。一开始相见时,人与人之间还缺乏深入了解,对彼此都有着一种新奇感,就像平时远观花草一样,认为对方是一个完美的闪闪发光的人,并想着去成为这样的人。但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彼此之间了解加深,双方的缺点也就暴露出来,原来的美好形象被打破,原有的动力被消磨,于是双方开始出现矛盾与冲突,最终甚至可能不欢而散。试想,如果保持着一定的新鲜感,保持远观的完美形象,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不是会多一点空间呢?是不是就会有多一点可能性呢?我想,这是必然的。因为人是有好奇心,探索精神的动物,当对某人某事了解足够深入时,就会有一种现实与设想之间的落差。而这一落差的产生,如果未得到合理的调节,必将激发一定的矛盾。因此,人与人的相处应保持距离,要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雅怀,不要总是期待“甘若醴”的交情。

  “距离产生美”不仅具体体现在具体的人与实在的物上,也体现在人与抽象的理想上。“人与理想最美的时刻,不是人实现理想的时刻,而是人坚持追求理想的过程”。确实,人们对于唾手可得的东西从来认为是理所当然,而对于拼尽全力追求的东西充满激情。抽象的理想在设立之初且未曾达到时总是光彩夺目,让人不懈追求;而当心中的理想变为现实后,人就会本能的认为这理所当然,而最初的理想也如被抛弃的玩具,被我们抛在脑后,抛在记忆的深处,不再光彩夺目。所以,为了实现更高的目标,我们也应该将标准定高一点,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保持对于理想的激情,并为此付出努力,以求实现自己的理想。让自己和理想之间留有一段距离,让这段距离产生无限可能性与无限美丽的风光,也就是距离产生美的真实内涵。

  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理想之间都有着“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奥秘,都有着“距离产生美”的真谛,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距离与亲密的平衡点,享受生活中最美的风景。

距离产生美作文2

  余秋雨说:“浪漫的法国人以一种善意而真诚的态度来重新理解法国文化,严肃的德国人以现代的眼光来审视曾经的德国,而我们,正毕恭毕敬地将传统文化供奉起来。”不错的,在各国纷纷重新审视本国传统文化之时,我们却将传统抛弃,而热衷于接受欧风美雨的洗礼,并将它们当成“精美的艺术品”,用一种景仰而崇尚的态度对它们俯首跪拜。

  当今现实是:大中学生孜孜于雅思(微博)、托福的学习,却对母语的学习丧失了足够的热情,下笔就是错别字连篇,开口就是误读。青少年们对圣诞节、情人节、美国大片疯狂着迷,却将中秋节、端午节、唐诗宋词冷落一边。当洋快餐风靡大街小巷,当出国留学(微博)成为人们追逐的潮流,当我们完完全全地被包围在“欧美文化圈”中,当我们因得到那个“精美的艺术品”而沾沾自喜时,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正慢慢陷入另一个泥淖。

  正所谓: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伴随着“精美的艺术品”而来的“精美的缺陷”,终将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显现。且看欧美大片中体现出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暴力用事等不良价值观及人生观,是否正一步步地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看似“精品”的欧美文化,实则隐藏着危害。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灾难令太多人一味倡导舶来品而非议传统。陈独秀断言:“全部‘十三经’,不容于民主者盖十之八九。”就连鲁迅也对京剧、中药一概否定,他们将民族的衰弱非理性地归咎于国学,于是他们便走上了全面学习西方文化之路。只不过,盲目的全盘肯定与全盘否定同样是感性而非理性的。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抛弃,而那些所谓“精美的艺术品”也将因不合国情而逐渐显露它的“不完美”。

  美亦非美,只有真正属于民族的、适合民族的文化才能万古长青。盲目追求的“精品”,终将在人们的细细品读下退出历史潮流。

  值此亟待重塑民族文化之际,国家博物馆(微博)广场上的孔子像给了我们更多的启迪和鼓舞。

  不要被展台上光辉夺目的“精美艺术品”晃晕了头脑,只有理性甄选发掘,才能创造真正的精美艺术品。

  【点评】

  漫画中的老人得到精美艺术品后看法大变:展台上的艺术品光辉夺目,老人盛赞“精美”,得到之后,老人竟发出了“不那么精美”的感慨。作者紧紧抓住得到前后老人心态的变化,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为核心展开行文。作者首先引用了余秋雨的话,对比中外对待本国文化的不同态度,引发读者思考:盲目否定自身传统、一味学习西方的做法真的合适吗?接着,作者用三个自然段展开具体论述,列举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指出包围在欧美文化圈氛围中的我们正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反思一味学习西方文化的不足,进而找寻崇洋媚外的历史根源,反思我们对传统文化一味否定并不理性。最后,作者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只有真正属于民族的、适合民族的文化才能万古长青”,并结合国家博物馆广场上塑立的孔子像这一社会热点,重申总论:“不要被展台上光辉夺目的‘精美艺术品’晃晕了头脑,只有理性甄选发掘,才能创造真正的精美艺术品。”全文主旨突出,结构清晰,事例丰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距离产生美作文3

  老人在朋友家里看到一个花瓶,便觉精美绝伦,而当朋友将花瓶赠送给自己后,却发现原来并不精美。花瓶还是那个花瓶,只是老人此时已经拥有,花瓶从远在天边变成了近在咫尺,花瓶的美丽也在老人的眼中渐渐变淡。生活中,类似老人的人数不胜数,我们总是认为风景“那边”独好,而当我们疲于奔命的追逐到手后,又往往发出“不过如此”的感叹。为什么隔着时空人们觉得美丽,而没有了距离反倒美感顿失呢?

  距离产生美源于对未知的期待。生活中充满了未知,而人类的猎奇心理又引领着人们去探索,而这种期待谜底被揭开的激动心情更无形中为事物蒙上了一层美丽的面纱。古时元宵节的灯谜大会,参加者络绎不绝,而且这项活动一直流传至今仍焕发着无限活力,广受人们的欢迎,或许那份对谜底的期待与热情早已掩过了对灯谜本身的意义。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对“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充满了遗憾,相信他一定认为未至之处必是风光无限的.,因为那份对未知的期待与憧憬更为这份美丽加增了一丝朦胧与浩渺,遥不可及让美因期待而绽放。

  距离产生美源于对美好的想象。《诗经》中河畔男子见到在水一方的伊人,便油然而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叹。但因“求之不得”,故“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越发多了对女子美好的倾慕。相信此时女子在男子的想象世界中一定是“婉若游龙,翩若惊鸿”的洛神般美丽的,继而,男子又想象“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我们看到在男子的想象中女子的容颜愈发熠熠生光。汉代李夫人的哥哥用一首“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勾出了汉武帝对这位绝世佳人的想象,使其成功来到武帝身边,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那首传世诗歌实在是功不可没。距离牵动着想象,想象为美丽添彩,于是美丽愈发娇艳。相信老人惊羡于花瓶的美丽时,其间也不乏添加了几分想象的因素吧。

  距离产生美源于对事物的占有欲。钱钟书说“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这不仅仅是用来比喻爱情的。城里太喧嚣,城里的人就想去与世隔绝的地方;大山深处太荒凉,那里的青年人疯狂涌入大都市。这个世界好像就是一个悖论,都在幻想从自己呆够的地方到别人呆够的地方。可能是人的劣根性吧,总是对自己得不到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占有欲,一如老人对于花瓶。犹记《诗经·氓》中那个“蚩蚩”的男子,为得到心爱的女子,假意“抱布贸丝”,实则“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此时的男子自然是诚恳的,因为还没得到心仪的女子。而一旦得到后,便“士贰其行”“二三其德”,女子的美丽在男子眼中因新鲜感的消失也渐渐褪色。这大概也是《铡美案》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吧,因为这现象太普遍了。

  距离产生美,拉近了距离,我们是否能以一种宽容与珍惜的态度来接受现在可能有些瑕疵的美呢?不要像老人那样,徒发“现在看来并不太精美”的感叹。

【距离产生美作文】相关文章:

距离产生美作文04-09

距离产生美作文[精华]10-21

距离产生美作文【推荐】11-10

距离产生美的说说01-03

距离产生美作文5篇05-28

距离产生美作文7篇[经典]10-27

距离产生美作文7篇05-26

距离的作文03-08

文明的距离作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