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好句>语录>静思的语录摘录45条
静思的语录摘录45条
更新时间:2023-12-06 15:21:29
  • 相关推荐
通用静思的语录摘录45条

  竞争蕴藏了伤害的因子。只要有竞争,就有前后之分、上下之别、得失之念头、取舍之难,世事也就不得安宁了。以下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静思的语录45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行忍辱的人,是一个最坚强的人,任何人与事都击不倒他;能忍,才能成就天下大事。

2、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3、因果感应,如回应声,如影随行。

4、不得因他说,弃舍于亲友,若闻他语时,当须善观察。切莫听片面之词,智者善护其心。善察是非正邪,不受迷惑。

5、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6、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7、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8、夫妻间相处言行,对子女不仅是直接的身教,也将是子女们的处世范本。

9、内能自谦是功,外能礼让是德。

10、有人常常埋怨自己长得不漂亮,没有人缘,其实人缘并不是在于色身,而是在于气质,气质是由修养培养成的。

11、并非有钱鱿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

12、如能跳脱开来,把自己也当成观看的对象,事理才真能看得清,分得明。

13、做个手心向下的人,不要做手心向上的人。

14、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向自己想。

15、要想改造世界适合自己是过分要求,如我们不能称心,或许可以知足。

16、人若常存善解心,便可结欢喜缘,生欢喜心,纵使极复杂的烦恼,亦能从善解中断除。

17、一双手健全却不肯做事的人,等于没手的人。

18、菩萨有隐恶扬善的美德,凡夫有妒贤嫉能的心理。

19、存于心中自有的光明,就是慧命。

20、无论环境如何困难,都能保持奋斗勇气的人,才能突破困境,掌握有利形势。

21、人生世间,最苦的莫过于心病,病在不知足,在相互比较,在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须知不满足的心是最痛苦的心。

22、只怕力量不够,不怕做的工作太多。

23、人不能忘形,更不能丧志,宁愿被毁灭,不愿被击败。

24、调服自己的心,要顺境依势,不能一味地严管强求,也不能完全放肆,任由他去。

25、欢喜心是良药,不生气是消业障。

26、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坏事不能多我一人。

27、人应该走正路。如果正路不走,尽是走歹路,这种人比没有脚的人还妻惨。

28、滴水成河——将一滴滴的雨水集合起来,就可形成一条河。

29、恒心、毅力能如「滴水穿石」再大的困难与阻碍都能突破。

30、听别人说话时,要以说话人的心态聆听——听年轻人的话,用年轻人的心态聆听;听老年人的话,用老年人的心态聆听——即得人事圆融。

31、物质富有、地位崇高,都是空虚的架构;真正的富有是心的富有——富有爱、富有慈悲。真正的动力是心力;拥有这分爱心动力作基础,还有什麼不能改革、不能引导的呢?

32、时时以清净解脱的爱心,秉承过去生所播下的远因,成就现在的近缘,更扩展长情於未来。

33、生活在天地之间,若只是随波逐流,让身躯随着时间而生老病死,这是没有意义人生。所以,我们应配合社会环境的教育及古今圣贤的引导,好好探究人生意义何在及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问题。

34、修行,得靠自己精进地启发自我灵明的觉性,不能期待不劳而获的成果。

35、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是指对该做的事从不计较,无限量地做、及时地做,而且不求回报,此即真正无量的大福报,亦即所谓的力德无量。

36、面对业力不要埋怨,要用宽谅和乐的心来代替埋怨。

37、人间寿命因為短暂,才更显得珍贵。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为人间发挥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长寿。

38、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为自己,一切只为众生求安乐,宁可拾己,以自己的牺牲使他人得到安乐。

39、要做菩萨,就要发恒常心。菩萨决不把付出当成苦事,而是抱持游戏人间的欢喜心去付出。

40、一切功德由时间所累积,一切功德由我们身体行动所成就;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惜人身。

41、爱本来就无穷无尽,扩大可以利益天下,增长慧命;缩小则成自私自利,增长恶业。

42、不学习人,宛如老牛,肉虽多,却没有智慧。

43、死亡不可怕,惧怕死亡的心情才可怕。

44、人生无常,人命只在呼吸间,一秒间过不了关生命就结束了,所以要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生命无常,慧命永存;爱心无涯,精神常在。

45、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求人痛苦。

【静思的语录摘录45条】相关文章:

静思的语录摘录90条10-31

精选静思的语录摘录76句10-29

精选静思的语录摘录59条09-16

精选静思的语录摘录74句08-02

精选静思的语录摘录89条12-03

通用静思的语录摘录35句12-02

2023年静思的语录摘录60条09-20

精选静思的语录96条09-30

精选静思的语录59句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