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花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花的古诗1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注释
1.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平定段子璋之乱。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即此花卿。卿:尊称。
2.锦城:四川省成都市。丝管:弦乐器,管乐器,此代音乐。纷纷:繁多而纷乱。此处应是繁盛意。
3.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随江风飘散,飘到江上,飘入云层。半入并非各半。
4.天上有:以仙乐比之。
5.几回闻:听到几回。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赏析
这首诗前二句写成都音乐繁盛,日日奏个不停,乐声到处飘传。后二句一转,说此种音乐只有天上才有,人间难以听到,从而赞美了成都音乐的.高超优美。对于音乐名曲,后人常引用此二句加以称赞。小说《彩云归》中,当秀兰唱了他丈夫入选的曲子后,陶冶之说:今夜是珠联璧合,叫人一曲难忘!咳!难怪古人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了!
花的古诗2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诗人以一倚字,就将自己与大好春光融合为一,达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这首诗吧。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当时 ,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感慨之情,溢于言表。每每独步寻幽,消遣世虑。此诗虽题为寻花 ,实为遣愁散闷 ,因而隐藏着悲的情调。诗人共作7首《江畔独步寻花》,这里所选的一首,是七绝句中的第五首。它所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审美心理。首先,诗人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风景画,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着;流动的江水,从塔前东流而去,构成了有纵有横的几何图。塔,是静止的;江,是流动的。画面有动有静,与巨大的几何形相映衬 ,给人以壮美的感受。塔前、水东,标明了方位,这就为下句的风景描绘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黄师塔前 句 ,在制造氛围方面,尤为重要。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道: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 黄师塔前句 。僧亡塔在,崇敬之余,夹杂着几分悲怆之情。
然而诗人毕竟在寻春,风和日丽,春光怡人,不觉困倦 ,且倚微风,以寄雅怀。
下两句着力写桃花。在诗人笔下,桃花一簇,深浅放红,然主人已逝,唯有寂寞相随耳。若诗人不寻花至此,则无人赏识。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这与七绝句的总调子是合拍的。但此诗重点毕竟是写爱花 ,故也萦绕着喜的`气氛。可爱深红爱浅红句,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不仅饶有兴味,而且由己及人,这就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杨伦评道:绮语令人欲死,叠用爱字有致(《 杜诗镜铨 》卷八),可谓肯綮。明王右仲也说 :其五:春光懒困倚微风,似不可解,而于恼怕之外,别有领略,妙甚。桃花无主,可爱者深红耶?浅红耶?任人自择而已 。(《杜臆》卷之四)如果说七绝句前四首是在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的话,那么,此首(其五)却表达出爱花 、赏花时的喜悦之情。如此由悲入喜的描写,造成了节奏的起伏变化,给人以新奇的美感。这种喜悦之情 ,并未戛然作结,而是自然而然地向后延伸;以致在下一首,达到了最高潮。如果缺少了它,就缺少一个必要的情感过渡,而显得美中不足。
花的古诗3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
黄四娘家的花开满了小路,千朵万朵的花把枝头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这里跳舞,舍不得离去,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这里欢快地唱歌。
注释:
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蹊(xī):小路。
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娇:可爱的样子。
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赏析:
阳春三月,漫步在江边,很是自在舒适。走着走着,突然,扑鼻而来一阵阵幽香。于是,情不自禁地顺着这香味飘来的方向走去。一路走去,原来是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万朵花儿压弯了枝条,枝条们都低垂下了头,快要挨到地上了。
在花间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在花丛中飞舞,舍不得离去。恰恰,恰恰抬头一看,枝头上可爱的小黄莺们正扑棱着翅膀,唱着欢快的歌儿,这是在赞美这些的花儿吗?还是在为这生机勃勃的唱赞歌呢?
花的古诗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西洲曲》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紫菱洲歌》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折荷有赠》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子夜吴歌·夏歌》
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东林寺》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京兆府栽莲》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晚泊江镇》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山居即事》
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临湖亭》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为农》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狂夫》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湖上寓居》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鹧鸪天·赏荷》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阮郎归·初夏》
花的古诗5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宋代陈亮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译文
夜空圆月斜转,月下的溪水波明如镜,映入长天,仿佛被辗成一匹白练,隐映着一片寒光。酒醉的我倚在高楼的栏杆旁,欣赏这如画般的风景。隔着水雾的渔村,不知什么时候传来渔舟捕鱼时木板敲击船舷发出的根根声。乌鹊倦而栖息于林木,鱼儿惊而从水中跃起,唯见满天的繁星静静无声地挂在柳树梢头。
广阔的水面迷茫一片,隐约可见水边芦苇的灰白花序,秋色笼罩着渺无涯际的江南水乡。在楼台上欣赏着这秋江月夜的清丽景象,恍若梦游仙境,还像是置身于洛水之滨、湘江之畔。夜风清露广大壮阔,山河的空间随着月影推移的时间而变化。明月普照下,想到古往今来世事沧桑,联想到南北分疆,江山易主,心境感到无比悲怆凄凉。
注释
一丛花:词牌名。双调七十八字,上下片各七句、四平韵。
溪堂:临溪的堂舍。这里指陈亮的好友辛弃疾的溪堂,在信州(今江西上饶)玉溪(即信江)边。
玩月:赏月。玩:欣赏,观赏。
冰轮:圆月。因月圆如轮,光寒如冰,故称。
辗(niǎn):轧,这里有转动的意思。
镜天:明净如镜的天空。这里指水在月光照射下波明如镜映长天。
江练:谓江水澄澈、平静如同洁白的绸子。这里指月光下的江水如同一条白练一般。
寒光:清冷的月光。
危阑:高楼上的栏杆。危:高。
烟村:指烟雾缭绕的村落。
何处:用来询问时间。
鸣榔(láng):一作“鸣根”。指敲击船舷发出根根的声音,使鱼惊而入网。或为歌声之节。
乌鹊:指乌鸦和喜鹊。
鱼龙:偏义复词,指鱼。
星斗:泛指天上的星星。
芦花:芦絮。夏秋之季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穗状花序,灰白色。
千顷:这里概言水面之广。
微茫:隐秘暗昧,隐约模糊。
江乡:多江河的地方。多指江南水乡。
恍(huǎng)似:好像似,仿佛像。
游仙梦:指脱离尘俗、游心于仙境的梦。
疑是:像是。
洛浦(pǔ):洛水之滨。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江,二水合流后北注洞庭湖。
风露:风和露。
浩然:广阔、盛大的样子。
转:变化,改变。
今古:古往今来。
凄凉:悲凉,凄怆。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玩赏风景作品,但由于融进了感叹国家兴亡的内容,从而使它的认识意义和审美意义骤然加重。全词景象大开大变,但由于描写有序、布局有致,又有“玩月”二字贯穿其间,加上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提纲挈领,所以,全词结构仍显得很严谨。
全词共分三部分。上片起首两句为第一部分,先总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雄伟景观。上句由月而及江,下句由江而及月,勾勒出一幅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壮丽图景。用“辗”字而不用“照”字,是因为“辗”字有转动的意思,用在这里,不仅与“冰轮”搭衬得当,而且,还给人以运动感,仿佛看到了倒映在江水中的皓皓月轮,正随着江水的流动而缓缓移动。“隐”字可谓一字传神,写出了月光无声地射照江水的韵致。而“寒”字,既与上句的“冰轮”相绾合,又暗伏下片的“秋色”。这两句的江月传神写照,境界阔大,景象宛然。
从“危阑”句到下片的“又疑是”句是第二部分,写秋月照耀下的江乡景色。“危阑”句承上启下,顺笔交代一下“溪堂玩月”的感受,词人完全陶醉在这画图般的景色之中了。“危阑”,照应了题面中的“溪堂”二字,说明“玩月”的所在是临江的楼台。“醉倚”,写出了作者凭栏玩月赏景的情态,但“醉”字不一定是“酒醉”的“醉”,而是“陶醉”的“醉”,著此一字就把词人彼时的心态也写出来了。词人自我形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这幅秋江月夜图的内容,也使它显得更有情趣。接下来“隔烟村”数句,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人如画”的“画”作了具体的描绘。“隔烟村”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渔舟夜归。词人只是凭栏所闻,而且又因隔着烟霭迷蒙的江村,不辨渔舟从何而来,归向何处,故云“何处鸣榔”。“乌鹊”三句从视觉的角度着墨,写了三种事物的三种表现:乌鹊倦于栖息,鱼龙惊而跃起,只有北斗星默默地挂在垂杨梢头。至于乌鹊何以“倦栖”,鱼龙又何以“惊起”,是因为月光明亮,还是因为渔舟鸣桹,词人没说,也不必说,何况“倦”、“惊”云云,本来就包含着想象的成分,带上了词人的主观感觉。这三句虽然都从局部着墨,但布局得宜,很有层次,而且静中有动,使这幅“画”显得更有生意。
过片继续写景。换头两句又从整体上勾勒一笔,为上片所写之景描绘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瑰伟壮丽:芦花千顷,江水迷茫,渺无天际的秋色笼罩着整个江乡。芦花是江乡秋色中最富代表性的景物之一,写芦花便突出了江乡的特点。而云“千顷”,则极言辽阔无垠,并非确指。至于“水微茫”,这一则是月光水色交相辉映,二则也因为芦花纷纷扬扬,所以远远看去,便有了朦朦胧胧的感觉。
下片“楼台”两句与上片“危阑”句遥相呼应,把镜头拉到自己的身边来,进一步抒写凭栏“玩月”的感受。词人伫立江楼,看到秋江月夜下的清丽景象,恍若梦游仙境,又仿佛置身于洛水之滨,湘水之畔。这里“洛浦潇湘”合而用之,不仅突出了江乡之美,给词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涂上了一层神奇色彩,同时也强化了词人的览物之情,流露出词人对江乡的热爱之忱。
结拍三句为第三部分,景象陡然一变,情调转入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国家兴亡之感。“风露”句极写寒气浓重,浩然莫御。“山河”句和篇首“冰轮斜辗”遥相呼应,显示出时间的推移、景象的变化和词人“溪堂玩月”之久。但既云“山河影转”,境界就更为开阔,整个空间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着,而不仅仅局限于“溪堂”和“江乡”,它分明织进了词人的想象。这两句全为结拍一句蓄势。“今古”句是全词的结穴所在,也是作者“溪堂玩月”的最后感触所在。从古到今,明月无殊,普照人间。词人这种“今古照凄凉”的感受首先是从严酷的现实而来。半壁江山落于金人之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不仅不思恢复,还对主张和坚持抗金的人进行压制迫害,使他们“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词人自己的抗金方略,不但未被采纳、不被理解,反遭陷害。此时,词人登上江楼,看到雄伟壮丽的秋江月夜景色,自然要引起他的无限感慨。词人还想到了“古”,想到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南北分裂局面,故云“今古照凄凉”。“山河影转”句已自隐寓着江山易主之感,最后再以“今古”句一结,就和盘托出了作者感时伤景的悲凉情怀,使全词意韵和格调为之一变,带上一层浓重的悲古伤今、感叹兴亡的色彩。这样就使词从词人赏玩风景的情事范围开拓出去,具有了更多的内容,提高了词的境界,丰富了词的内涵。总观结拍三句,气象恢宏,意境雄浑,声情悲壮,含义深远。
陈亮所作的词的风格并非单一,于豪迈奔放之外还有幽雅秀丽的一面,而这首词则又另具风韵,远非豪迈奔放和幽雅秀丽所能概括。这首词的内容如题,通篇描绘秋江月夜的瑰丽景象,只在词的结尾处才透露出作者感时伤怀的悲凉情怀。
创作背景
陈亮是辛弃疾的挚友。辛弃疾在淳熙八年(1181)被劾落职,第二年在信州(江西上饶)闲居,筑溪堂于信江边。故陈亮此词应作于淳熙九年(1182)之后。
花的古诗6
《赠花卿》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此诗有动有静,婉转含蓄,耐人寻味。
《赠花卿》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原文为: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翻译:美妙悠扬的乐曲,整日地飘散在锦城上空,轻轻的'荡漾在锦江波上,悠悠地升腾进白云之间。如此美妙音乐,只应神仙享用,世间的平民百姓,一生能听几回?
此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花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此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花的古诗7
描写樱桃的名句
1、一树樱桃带雨红。——南唐·冯延已《罗敷艳歌》:“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2、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宋·赵彦端《豆叶黄》
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三句写春光流逝:樱桃渐红,芭蕉转绿,形象地体现季节的推移。——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4、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描写杏花的诗句
1、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2、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憔悴去。零落不堪。两句写杏园零落不堪,是因为折花插头的人太多。——唐·杜牧《杏园》
3、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唐·李商隐《日日》
4、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唐·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诗)
5、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唐·温庭筠《菩萨蛮》
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7、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宋·晏殊《临江仙》
8、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淡红褪白:淡红的花色褪成了浅白色。涴:为泥所沾污。——宋·苏轼《蝶恋花》
9、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宋·曹组《小重山》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宋·张良臣《偶题》
1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释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4、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宋·刘彤《临江仙》
描写梨花的诗句
1、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岸苇:岸边芦苇。丹:红。——唐·郑愔《贬降汝州广城驿》
2、带叶梨花独送春。——唐·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3、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4、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杨叶:杨柳。——唐·岑参《送杨子》
5、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宋·陈克《豆叶黄》
6、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宋·范成大《棠梨》
描写兰花的诗句
1、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意调春兰,秋词供菊,芳香长继,终古不绝。——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
2、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宋·洪兴祖《楚辞·九歌·礼魂》补注
3、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疑举袂:柳丝随风飘舞好象是举起衣袖。浥露:露水湿润。似沾巾:丛丛兰花被露水湿润好象沾湿手巾。——唐·刘禹锡《和乐天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4、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著意:有心。——宋·曹组的《卜算子·兰》
描写蔷薇的'诗句
1、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两句写花瓣轻盈。无风自舞。——南朝梁·柳恽《咏蔷薇》
2、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唐·李白《忆东山二首(其一)》:“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3、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唐·杜牧《留赠》
4、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泪:指未干的雨点。两句写一夜春雨之后花草的柔媚姿态。——宋·秦观《春日》
描写海棠花的诗句
1、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高烛:插在高大烛台上的蜡烛。红妆:年轻妇女的装饰,此处借指海棠花。——宋·苏轼《海棠》
2、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火;灯火。红妆:指花。此句袭用苏武《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句。——宋·葛胜仲《蝶恋花》
3、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嫣然:美好的样子。两句极写海棠的高雅名贵:海棠在竹篱间盛开,满山的桃李花都显得粗俗不堪了。——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4、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宋·周紫芝《好事近》
5、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6、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绿叶肥大。红瘦:红花稀疏。——宋·李清照《如梦令》
7、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谁主:谁作主。——宋·李弥逊《虞美人》
8、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9、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写海棠开花较桃李稍晚,似乎有矜持、自重和谦让的品格。——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描写杨花柳絮的诗句
1、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啭:鸟鸣宛转。——北周·庾信《春赋》
2、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杨花:柳絮。榆荚:榆钱,榆树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唐·韩愈《晚春》
3、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杨花:柳絮。——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不解:不知,不能。禁:制止。杨花:柳絮。——宋·晏殊《踏莎行》
5、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意谓柳絮自由自在地飞舞,不流连于画堂朱户的富贵之家。——宋·王安石《清平乐》
6、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春色:指杨花。二分尘土:杨花有三分之二落在路旁尘土之中。一分流水:杨花有三分之一飘落水面。——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花的古诗8
(第一首)
根苗着土干柔纖,依附青松度岁年。
彤蕊有时承雨露,苍藤无赖拂云烟。
艳欹偷醉斜阳里,体弱愁缠立石颠。
翠飐红英高百尺,藏春坞上忆坡仙。
(第二首)
有木名凌霄,戳秀非孤标。
偶依一棵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飘。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白居易《咏凌霄花》
(第三首)
天生耿直向云霄,仲夏争辉显艳娇。
俯首谢恩依托者,太阳月亮一肩挑。
(第四首)
有木叫凌霄,凌云入九霄。
朝天吹锁呐,倚壁竞风骚。
沐雨汲甘露,披虹裹绛袍。
攀援争向上,傲世隐孤标。
(第五首)
生自山坡埋玉色,金钟反挂也凌苕。
花随松立追星冷,志任藤罗影月消。
落日一轮留雨远?轻风八面唱秋遙。
紫英香中盈慈泪,倒水红莲更傲娇。
(第六首)
凌霄一树竟开花,灿烂明丽放喇叭。
姹紫嫣红珠泪湛,光鲜艳媚眼球扎。
暑前饱赏华英秀,秋后欣观绿豆荚。
专好攀枝援大木,年年日日往高爬。
(第七首)
绿瀑挂墙垣,霞影池中看。
飒飒迎风十丈藤,直向云霄绾。
草木有高情,何倩流莺管。
惟有天公识我心,露滴金杯满。
(第八首)
妾本山野无名草,自由自在自妖娆。
一朝被君掠入府,深宅大院锁柔娇。
攀援附势非妾愿,蜂追蝶舞烦宵小。
丽质还遭百花妒,群芳眠后始敢笑。
(第九首)
偏爱嘤其绿荫浓,草根笑塑展熙雍。
长枝犹绽春秋趣,小雅可添华翰丰。
落落情怀浑不悔,依依心气亦从容。
挥毫一抹乾坤壁,径自逍遥五爪龙。
(第十首)
枝缠蔓绕依墙爬,百态千姿度岁华。
弄影摇风添紫气,递香流韵漫红霞。
高深意味生情趣,幽远神怡伴客家。
心梦凌霄仙境去,喇叭吹起是新花。
(第十一首)
未肯孤标效菊翁,万千锦绣比霞红。
垂萝出蕊迎风盛,翠叶新花向日浓。
怀磊落,任穷通,芳心不老自从容。
披云情致凌霄去,总把虬枝举半空。
花的古诗9
1.【唐】韩偓 见花
褰裳拥鼻正吟诗,日午墙头独见时。
血染蜀罗山踯躅,肉红宫锦海棠梨。
因狂得病真闲事,欲咏无才是所悲。
看却东风归去也,争教判得最繁枝。
2.【唐】韩偓 懒起
百舌唤朝眠,春心动几般。
枕痕霞黯澹,泪粉玉阑珊。
笼绣香烟歇,屏山烛焰残。
暖嫌罗袜窄,瘦觉锦衣宽。
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3.【唐】薛能 海棠
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
晴来使府低临槛,雨后人家散出墙。
4.【唐】薛能 绵楼
溪边人浣纱,楼下海棠花。
极望虽怀土,多情拟置家。
前山应象外,此地已天涯。
未有销忧赋,梁王礼欲奢。
5.【唐】薛能 海棠
酷烈复离披,玄功莫我知。
青苔浮落处,暮柳间开时。
带醉游人插,连阴被叟移。
晨前清露湿,晏后恶风吹。
香少传何许,妍多画半遗。
岛苏涟水脉,庭绽粒松枝。
偶泛因沉砚,闲飘欲乱棋。
绕山生玉垒,和郡遍坤维。
负赏惭休饮,牵吟分失饥。
明年应不见,留此赠巴儿。
6.【唐】郭稹 过信州
二千里地佳山水,无数海棠官道旁。
风送落红挽马过,春光更比路人忙。
7.【唐】吴融 海棠
雪绽霞铺锦水头,占春颜色最风流。
若教更近天街种,马上多逢醉五侯。
8.【唐】李绅 海棠
海边佳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
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
浅深芳萼通宵换,委积红英报晓开。
寄语春园百花道,莫争颜色泛金杯。
9.【唐】薛能 春日书怀
伯牙琴绝岂求知,往往情牵自有诗。
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
耽书未必酬良相,断酒唯堪作老师。
多病不任衣更薄,东风台上莫相吹。
10.【唐】刘兼 海棠花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花的古诗10
本课教材分析:
《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中抒发的是作者一人在江边散步时愉快高兴的思想感情。古诗用直描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万紫千红、莺歌燕舞的春天美景。《游园不值》作者是宋朝诗人叶绍翁。此诗用含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一首小诗中经历了感情由扫兴到欣慰的变化。
本校学生状况分析:
我们学校积极按照市“古诗文诵读工程”的要求,开展“每周一诗”活动。学生对古诗朗读、背诵都很感兴趣,对古诗意境有较强的把握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词,理解诗句意思。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两首古诗的异同。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唤起记忆,营造氛围。
谈话: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你瞧,微风轻拂,万树摇绿,百花绽放,到处生机盎然,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春天充满深情,歌颂赞美它!今天就让我们尽情地享受春天、赞美春天,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吧!
1、齐背《春日》。
2、“万紫千红”主要指的是什么?(花)我们今天再来学和花有关的两首古诗。首先学习《游园不值》这一首。板书题目。解释“值”的意思。理解题目的意思。
[评析:教师的语言是动态的文本。优秀的教师语言表述能滋润孩子的心灵,激发学习的情趣;能引领孩子去想象,去应用。我很看重教师大段语言的表述。]
二、了解诗意,质疑解疑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名读,纠正字音及不恰当的停顿。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并且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4、在小组内交流。
(1)、在小组内说一说古诗的大体意思。
(2)、交流不理解的字词。(注意“屐”“印”的意思)
5、全班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评析:“教是为了不教”。注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着想。]
三、入境品读,体味诗情。
1、学生再次走进古诗,读古诗,谈自己的感受。
2、抓住重点诗句领会诗情。
(1)谈对“小扣柴扉久不开”的理解。如果没有联系到上句,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前两句。
(2)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
(3)指导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
(4)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得慢一些。
(5)就在作者失望扫兴的时候,事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出后两句。学生齐读后两句。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6)由作者高兴的心情引出“满园春色”。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把满园春色拍成电视片段,每一个同学都会有一个不同的版本。展示老师的版本:
牡丹高贵地昂着头,/玉兰花谦虚地含着笑。/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黄鹂在枝头上歌唱。
(7)学生准备版本,然后指名说。
(8)指导朗读,把作者欣慰的感情读出来。
3、赏读全诗,诵读全诗。
(1)范读古诗。把作者由扫兴变为欣慰的感情读出来。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3)全班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评析:情境对话,可让学生轻松地投入到这古诗创设的情境中去。学生能在想象的放飞中,触摸诗人的情感,得到读书的情趣,拥有表达的愿望。在形无实有中已扣响了学生心中那春的柴扉。自由组合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教师引读,可点拨学生如何读出抑扬顿挫,触发学生深入体会;展示个性读,可引发学生展示自身独特体会,因此多样化的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
四、学习第二首古诗。
导语:刚才很多同学都写出了属于自己版本的“满园春色”,我国唐朝大诗人杜甫也早已写出了杜甫版的“满园春色”,想看吗?现在来看《江畔独步寻花》。
1、总结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自读――借助工具书了解大体意思――小组交流――感悟诗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自主、合作学习这首古诗。
3、师生互动。学生大体说说古诗的意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补充当时的时代背景。
4、感情诵读全诗。
[评析: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学习第二首古诗中迁移运用,有助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比较两首诗的异同,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默读两首古诗,想想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3、在全班交流。教师着重指导学生领悟语言表达方面的直白与含蓄。
[评析:语文学习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内涵相对来说更容易被学生认识、理解、感悟,而工具性则需要教师的特别指导,本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加强对工具性的认识。]
六、自学本课生字。
[评析:相信学生,学生能行!]
七、课堂小练笔。
同学们,属于你自己版本的“满园春色”是什么样子?能写一写吗?
扩大阅读范围,布置作业。
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
[评析: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好方法。此时的练笔,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感情可抒发,避免了“无米之炊”、“无病呻吟”,增强了学生对习作的喜爱之情。]
总评: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古诗二首》的教学,崔老师在新课程理念的自觉引领下,知难而上,勇于探索。
本课设计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为了改变串讲串问的教学结构,老师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两首古诗没有平均地使用力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
二、主导作用发挥得当。
在学习难点的设计上,老师能顺势引导,随机应变,表现出对古诗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这是诗的点睛之处。老师在处理“满园春色”时,提出“拍电视片段”,让一幅春天美景图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另外,激励语言的运用,也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思想,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少了老师个人风采的展示,多了切实为学生服务的应变。
花的古诗11
1.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2.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3.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4.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6.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7.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长歌行》
8.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9.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朴《桃花》
10.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11.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12.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13.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14.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陈与义《襄邑道中》
15.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花的古诗12
1、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2、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3、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4、物竞相妒,杏花应最娇。——吴融《杏花》
5、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7、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苏轼《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8、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吴融《途中见杏花》
11、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1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4、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
15、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7、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楼。——薛能《杏花》
18、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19、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王安石《北陂杏花》
20、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罗隐《杏花》
21、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2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2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24、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白居易《买花》
25、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吴融《杏花》
26、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李商隐《日日》
2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8、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花的古诗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雨中花·岭南作①
[宋]朱敦儒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②。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注:①1126年,金兵攻占卞京,宋室南渡,朱敦儒不得不随着逃难的人流离辗转来到岭南,在粤西泷州暂住下来。②曳裾:提着衣襟,形容谦卑之态。应刘:即汉末依附曹氏的应玚、应应璩兄弟与刘桢。
8.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9.“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8.(1)上片追述了承平岁月巾胜景狂游的盛况,下片描述了沦亡生活的痛苦,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叹。(2分)
(2)通过今昔对比,抒写了词人于靖康之变后面对山河破碎的疮痍面目而生发的去国离乡的悲痛之情。(2分)
9.结尾三句,运用了虚实结合或反衬手法。(2分)先实写此身已老,北归无望,接着虚拟出一个心魂人梦重返故园的结局,以梦境的欢愉来反衬现实的悲惋,把去国离乡的悲情推向极致。(2分)
花的古诗14
古诗原文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译文翻译
催促春花盛开的鼓声一直还没有停,酒醒之后已经看见落花纷纷扬扬。不忍倾杯一饮而尽这酒杯中残余的薄酒。面对秋风,离情别绪顿生,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可爱的人儿阿,如今这离别又出现在眼前,寂空无所依,只留下一轮圆月,独立天际,甚至就连这月亮也与当时我们在一起时不同,你看这凄凉的清光缕缕地照在我的青丝上,如何不催人泪下。
注释解释
菩萨蛮:《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花奴:唐玄宗时汝阳王李琎的小字。
残红舞:指花落。
覆:倾翻酒杯,指饮酒。
馀觞(yúshāng):杯中所剩残酒。
粉香:代指钟爱的女子。
“月也”二句:如今的月光也与当时不同了,只照着我的鬓发。
创作背景
清代中后期,词人爱妻卢氏去世,词人为了纪念与哀悼亡妻,于是写下了这首《菩萨蛮》。
诗文赏析
这词要从唐朝说起,《菩萨蛮》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是唐朝教坊曲名,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不是菩萨也发脾气耍蛮的意思。
唐玄宗时汝阳王李琎小字“花奴”。奴是昵称,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就叫“寄奴”,李白也称自己的儿子为明月奴。李琎善羯鼓,羯鼓,一种乐器,状如漆桶,下承以牙床,鼓之两头俱击。据说此乐器出自匈奴。
玄宗也善羯鼓,因此对李琎特钟爱之,曾说:“花奴姿质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堕也。”(见《羯鼓录》)又,玄宗尝于二月初一晨,见宫中景色明丽,柳杏将吐,遂命高力士取羯鼓临轩纵击一曲《春光好》,曲终,花已发坼。玄宗笑言:“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玄宗以鼓催花的狂妄自豪和祖母则天大帝以诗催花的做法一脉相承。
唐朝人的任性纵情总带着天亲地近的`色彩,有新石器时代对着红日高山丛莽舞蹈的肆意。后来达官贵人筵席之上常击鼓为乐,以助酒兴。然而后来人少有那种肆意无畏的兴头,多了不忍覆馀觞的小心翼翼,越是想留存好景越是容易多愁善感,临风泪数行的气质所为就有刻意的萧瑟和黯然了。
容若这首词由离筵写起,用羯鼓催花之典实,花开即落,暗语好景不常。用盛筵将散,离别在即的情景,表达了伤春伤别的惆怅。下阕承上阕情景情绪再加点染,进一步刻画今日空自对月的寂寞凄清。结二句落在了此刻的实处,写月下的痴情思念,无法排解的愁苦幽伤。
容若词集中另一阕《菩萨蛮》曰:“梦回酒醒三通鼓,断肠啼鴃花飞处。新恨隔红窗,罗衫泪几行。相思何处说?空对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团圞照鬓丝。”立意构思乃至遣词用句,都与此阕雷同。评家多认为可能一是初稿,一是改稿,然改易处甚多,结集时就两首并存。
花的古诗15
1、欲问花前尊,依然为谁设——《花下对酒二首》
2、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3、沫下麹尘香,花浮鱼眼沸——《睡后茶兴忆杨同州》
4、罗扇夹花灯,金鞍攒绣毂——《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5、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对新家酝玩自种花》
6、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秘省后厅》
7、残槿花边立,老槐阴下行——《开成二年夏闻新蝉赠梦得》
8、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闺妇》
9、家酝一壶白玉液,野花数把黄金英——《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
10、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风雪中作》
【花的古诗】相关文章:
花的古诗06-06
《花非花》古诗鉴赏11-07
描写花的古诗11-22
[推荐]花的古诗06-06
跟花有关的古诗05-04
杜鹃花古诗12-06
牡丹花的古诗01-28
花的古诗15篇[精选]06-06
赞美花的古诗词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