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徐渭的诗词
徐渭的诗词
更新时间:2024-06-06 12:37:37
  • 相关推荐
徐渭的诗词4篇【集合】

徐渭的诗词1

  1.《王元章倒枝梅画》

  年代:明

  作者:徐渭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2.《龛山凯歌》

  年代:明

  作者:徐渭

  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

  3.《酒徒》

  年代:明

  作者:徐渭

  御史别淳于,金钗堕长夜。

  五斗不湿唇,双鬟抱垆泻。

  笑杀斗升肠,耳热索秆蔗。

  4.《频婆诗》

  年代:明

  作者:徐渭

  石蜜偷将结,他鸡伏不成。

  千林黄鹄卵,一市楚江萍。

  旨夺秋厨腊,鲜专夏碗冰。

  上元灯火节,一颗百钱青。

  5.《题画梅》

  年代:明

  作者:徐渭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徐渭的诗词2

  有关于徐渭诗词的文章

  《墨兰》

  醉抹醒涂总是春,百花枝上缀精神。

  自从画取湘兰后,更不闲题与别人。

  《题兰竹》

  兰与竹相并,非关调不同。

  氤氲香不远,聊为引清风。

  《题水仙兰花》

  水仙开最晚,何事伴兰苕?

  亦如摩诘叟,雪里画芭蕉。

  兰》

  兰亭旧种越王兰,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篮不值五文钱。

  《写兰与某子》(仙华其号也)

  仙华学杜诗,其词拙而古。

  如我写兰竹,无媚有清苦。

  《兰谷歌》

  句践种兰必择地,只今兰渚乃其处,

  千年却有永和事,右军墨藻流修禊。

  吾越兰谱本如此,只今春来稽山里,

  兰花兰叶垂云紫。

  近闻楚国之黄州,雄山绝谷通金牛,

  苍苍元气秘不得,一夫大嗓鸣天球。

  门人归来对我说,正是刘君称彦哲,

  于世百物无所耽,谷里种兰盈百叶。

  有时几案拂玉光,镇夜管毫僭蕊芒,

  古来楚越本接疆,不待风吹两国香。

  《兰》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徐渭的诗词3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作品译文

  半生落魄已然成了半旬老翁,独立在书斋中听着呼啸的晚风。笔底有明珠却没有地方可以卖,只能闲置在慌乱的野藤中。

  创作背景

  明朝嘉靖年间,官居别驾的雷鸣阳在净众寺后的南山上,由下至顶建造了三座十分精致的山亭。史称鸣阳三亭。亭子建好后,还没有为亭子题名立匾。想请一位博学多才的名士,依山景转换之状,题写三座亭名,雷鸣阳想到了会稽山阴才子徐渭。

  徐渭不负厚望,上山观景拟名,劳累一天,为鸣阳三亭题写了“滴翠亭”、“怡心亭”、“观潮亭”三块匾额,见晚霞吐彩,日色已晚,就借宿在净众寺中。闲来无事,徐渭想与方丈对奕一局。刚踏进方丈室,迎面墙上挂着的一幅《墨葡萄图》吸引他。他仔细观赏,精心揣摸,觉得此图神形皆备,物似现今、栩栩如生,非高手难以绘就,只是如此精美之图,为何没有题字落款!徐渭感到十分纳闷就向方丈请教。方丈解释道:这是先朝敝寺祖师智渊大师遗作。因他一生喜爱自己栽种的野藤葡萄,又擅长绘画,留下此图,成为本寺历代传世之宝。至于没有题字落款,先祖师曾有遗言,凡能看得中此画的人,必是饱学之士,务请题字落款,平庸之辇,不可与之涂鸦,免得污了此图。因此多少年来,无人敢为此图题字落款。“噢,原来如此!”徐渭释然道。方丈又道:施主乃大明才子,贫僧早有耳闻。今日有缘光临敝寺,实在是三生有幸,恳请施主为先祖师遗图增色,题诗既为敝寺增光,亦为先祖师遗图,请施主幸勿推却。徐渭见方丈一片至诚,难以推诿,只得从命。

  作品赏析

  徐渭满腹文才,却似明珠复土无人识得,只落得怀才不遇,仕途失意,一生坎坷,如今年已五旬,还颠沛流离。想到这里,不由悲从中来。这悲凉凄切的诗句,徐渭从心底里发出了世道不公,壮志难酬的.时代感叹!“明珠”就是指葡萄,作者借葡萄画无处卖,抒发了自己无人赏识,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和年老力衰,孤苦伶仃的凄凉之情。

  作者简介

  徐渭,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或署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天资聪颖,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然而后来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不得志与有司”。青年时还充满积极用世的进取精神,“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孜孜于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之中,并一度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于嘉靖37年(1558年)招至任浙、闽总督幕僚军师,徐渭对当时军事、政治和经济事务多有筹划,并参预过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他在诗文中热情地歌颂了抗倭爱国的英雄,曾为胡宗宪草《献白鹿表》,得到明世宗的极大赏识。本以为能施展抱负,但后来胡宗宪被弹劾为严嵩同党,被逮自杀,徐渭深受刺激,一度发狂,精神失常,蓄意自杀,竟然先后九次自杀,自杀方式听之令人毛骨悚然,用利斧击破头颅,“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又曾“以利锥锥入两耳,深入寸许,竟不得死”。还怀疑其继室张氏不贞,居然杀死张氏,因之下狱,度过七年牢狱生活。后为好友张元忭(明翰林修撰)营救出狱。出狱后已53岁,这时他才真正抛开仕途,四处游历,开始著书立说,写诗作画。晚年更是潦倒不堪,穷困交加。常“忍饥月下独徘徊”,杜门谢客,其中只在张元汴去世时,去张家吊唁以外,几乎闭门不出,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命运的困蹇更激发了他的抑郁之气,加上天生不羁的艺术秉性,“放浪曲蘖,恣情山水”,一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人。

  徐渭平素生活狂放,对权势不妩媚。当官的来求画,连一个字也难以得到。在当世凡前来求画者,须值徐渭经济匮乏时,这时若有上门求画者投以金帛,顷刻即能得之。若赶在他囊中未缺钱,那么你就是给的再多,也难得一画。实在是一位性情中人。

  绘画

  徐渭的写意花卉惊世骇俗,用笔狂放,笔墨淋漓,不拘形似,自成一家,创水墨写意画新风,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历来被世人称道。当然他的才气还表现在戏曲的创作之中。他的杂剧《四声猿》曾得到汤显祖等人的称赞,在戏曲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文书画处处弥漫着一股郁勃的不平之气和苍茫之感。

  书法

  徐渭的书法与沉闷的明代前期书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徐渭处于祝允明之后,他和祝允明一样学书的路子毫无例外是属于二王一脉,他倾慕王羲之的人品书艺,作为同乡人,他对王羲之的法帖心摹手追,但给他的影响最大的是宋人,其中取法最多的米芾。他在《书米南宫墨迹》一跋中激动地说:“阅米南宫书多矣,潇散爽逸,无过此帖,辟之朔漠万马,骅骝独见。”没有广泛的研习,是不会作出“潇散爽逸”的恰切评述,可见他对米芾的深悟透解。徐渭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很难为常人能接受,笔墨恣肆,满纸狼藉,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自负,他自己认为“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又曾在《题自书一枝堂帖》中说:“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然此言亦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这也难怪,“知者”又有几许?

  影响

  徐渭死后二十年,“公安派”领袖人物袁宏道偶于友人陶望龄家翻到一本徐渭的诗文稿,“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但在灯下读了几篇,不禁拍案叫绝,惊问此人是今人?还是古人?竟拉起陶望龄一起彻夜阅之,“读复叫,叫复读”,以致把童仆惊醒。而后袁宏道不遗余力地搜罗徐渭的文稿,研究徐渭,大力宣扬徐渭,认为徐渭诗文“一扫近代芜秽之气”,认为徐渭书法“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文征明之上”;又云“不论书法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书林藻鉴》)。袁宏道还写下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小传——《徐文长传》。可以说他是徐渭第一个知音者,而后来追随者不计其数,其中有八大山人朱耷、甘当“青藤门下牛马走”的郑板桥等,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这足以说明徐渭对后人影响之深。

徐渭的诗词4

  孙君访余于系

  朝代:明朝|作者:徐渭

  一别武林道,几年才见君。帆开百花雨,衣拂五湖云。

  握管梁书懒,横琴楚泪分。鲁连去巳久,谁为解兹纷。

  鞋杯嘉则令作

  朝代:明朝|作者:徐渭

  南海玻璃直几钱,罗鞋将捧不胜怜。凌波痕浅尘犹在,踏草香残酒并传。

  神女罢行巫峡雨,西施自脱若耶莲。应知双凤留裙底,恨不双双入锦筵。

  送章蒲圻之官

  朝代:明朝|作者:徐渭

  倾盖语日斜,肉风吹两窍。惜哉越鸡翰,遇鹄不能抱。

  眷言激奖私,忽驾就远道。尚矣漆园心,为吏不敢傲。

  将至兰溪夜宿沙浦

  朝代:明朝|作者:徐渭

  中夜依水泽,羁愁不可控。远火澹冥壁,月与江波动。

  寂野闻籁微,单衾觉寒重。托踪蒲稗根,身共鸥凫梦。

  圜中春雪

  朝代:明朝|作者:徐渭

  春雪浩茫茫,羁人坐欲僵。分明落桃李,只是少芬芳。

  一片凄圜栅,中宵醉洞房。何心分苦乐,人自异肝肠。

  答沈嘉则次韵

  朝代:明朝|作者:徐渭

  桃花大水滨,茅屋老畸人。况值花三月,真堪酒百巡。

  何钱将挂杖,瞥眼忍辜春。早识佺期过,攀囊借贴津。

【徐渭的诗词】相关文章:

徐渭的诗词11-22

宿新市徐公店作文10-23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04-22

经典的诗词10-23

关于兄弟的诗词及赏析_兄弟诗词03-03

徐老师,我想对您说作文12-25

读书的诗词06-18

《李清照》诗词04-24

芒种诗词05-27

冬至经典诗词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