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读书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读书的古诗1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2、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4、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5、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8、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0、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2、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1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4、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5、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1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9、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现代人的心声啊)
2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2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最爱)
24、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2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27、正是男儿读书时。
28、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2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30、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31、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32、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33、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剑客》)气冲斗牛,一副侠胆。其实他骨瘦如鹤,气短力微,只不过借剑喻己,想人赏识罢了。
3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35、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3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7、唐代杜秋娘《金缕衣》
3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9、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晚唐诗人杜荀鹤,酷爱学习,他写有一首优美的《闲居书事》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对读书情有独钟,他写过多首关于读书的诗。其中有千古流传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诫儿子,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
4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长歌行》
41、他文场失意后,便去当和尚,法号无本。无本者,即无根无蒂、空虚寂灭之谓也。
42、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
4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4、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4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46、少年不知勤学早,三更灯火五更鸡,
47、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4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49、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5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51、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5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5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54、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5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5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5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5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5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6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关于读书的古诗2
〔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宋〕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朱熹《劝学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宋〕刘过《书院》:“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
〔明〕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诗:“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明〕宋应星《怜愚诗》:“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清〕潘际云《厂桥》:“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裴说《句》:“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
〔唐〕许浑《寄殷尧藩》:“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
〔唐〕杜荀鹤《书斋即事》:“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
〔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明〕杨循吉《题书橱》:“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
〔清〕刘岩《杂诗》:“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
〔清〕汪莹《示儿》:“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
〔清〕袁枚《寒夜》:“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
〔唐〕杜牧《读韩杜集》:“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唐〕薛令之《草堂吟》:“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
〔唐〕姚合《别贾岛》:“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宋〕王安石《寄吴冲卿》:“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宋〕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
〔明〕文徵明《饮子畏小楼》:“尹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
〔清〕袁枚《遣怀杂诗》:“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
〔清〕彭兆荪《读书》:“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兵多行虑哗,书多语愁蔓。何以节宣之?一心制众乱。不见陆士衡,才富转为患。亦有淮阴侯,多多乃益办。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
关于读书的古诗3
《四时读书乐春》
【元】翁森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看过,或反复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
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雯读到朝辉甫上,在春秋默然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波三折,百转千回,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世苍凉,都不失人生之快事。
读书,是智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本身,却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
《移居二首·其一》
【晋】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一个人在自我精神世界里,能够始终恬淡愉悦,一定是一本本的书,为他的心灵,打开了明灯,保持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走出完美人生。
读书,可以培养人儒雅的气度。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博采百家之灵气,荟萃文化之精髓,古今中外,万千气象,云集其中。
《读书》
【宋】陆九渊
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商量。
书足以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厚实人的底蕴,纯粹人的精神,完美人的灵魂。
常读书的人,锦心绣口,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书的熏陶浸染。
《励学篇》
宋·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其实就是指书的灵透、书的雅致、书的睿智,穿透岁月的尘烟,浸润到读书人的心底里。
由内及外,附着于举手投足做人处世之中,从而形成一种翩然风度,一种迷离气质,超凡脱俗,卓尔不群。
读书的.人不会孤独。这个世界上,寻求热闹的人常常会觉得孤单,精神贫乏的人常常会觉得孤独。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一本书,就是一个知心的朋友,在独酌的时候,它会与你同饮;在孤寂的时候,它会静坐在你的对面。
就像一位平淡的朋友,不喧哗,不招摇。
《随园诗话补遗》
清·袁枚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
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以自身的丰富影响着你的丰富,以自身的安详引领着你的安详,以自身的厚重影响着你的厚重。
一本好书,它不说话,却无时无刻不与你的心灵对话;它不思索,却无时无刻不在催促着你的思索。
《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它以自己的简单,成就着你的丰富;它以自己的开放与接纳,完善着你的精神世界。
时光流逝,岁月不言,生命一天天在书香的濡染中,会变的愈加醇厚耐品,一种灵魂的香味,自然就会生发出来,飘逸四散。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岁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那如兰的一缕芬芳,就是我们留存在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痕迹。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老想告诉我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关于读书的古诗4
1、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2、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3、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4、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5、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6、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7、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9、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0、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2、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13、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16、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17、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18、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宋刘过《书院》
19、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宋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20、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1、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清潘际云《厂桥》
22、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
23、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24、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唐王贞白《白鹿洞诗》
25、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关于读书的古诗5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唐】韩愈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白鹿洞诗》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部分)
【唐】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斋即事》
【唐】杜荀鹤
时清只合力为儒,不可家贫与善疏。
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沿溪摘果霜晴后,出竹吟诗月上初。
乡里老农多见笑,不知稽古胜耕锄。
《灵岩寺》
【唐】薛令之
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
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
《符读书城南》(部分)
【唐】韩愈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寄吴冲卿》(部分)
【宋】王安石
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劝学诗》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
谓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读书》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关于读书的古诗6
《劝学》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是位的理学家。他认为诗歌是“感于物而动,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因此,他的诗常常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一种做人治学的大道理来,带有很强的警策性、劝诫性的理趣特征,但又不堕理障,富于情趣。《劝学》便是一首感慨光阴易逝,劝诫青少年不虚度年华,奋发进取的作品。
前两句直接点明题旨,突出了“劝”的内涵。“少年易老学难成”是从光阴荏苒、易逝的.角度来“劝学”。“少年易老”是指少年郎的韶华转瞬即逝,错过了宝贵时光就很难成才了。诗中的“老”字带有夸张的成分,突出了光阴易逝的特征。“一寸光阴不可轻”是从珍惜光阴的角度来“劝学”。“一寸光阴”是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使人们从可感可触的体察、认识中来理解光阴的重要性。这两句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珍惜光阴的重要意义。
后两句则改直接劝诫为间接劝诫。诗人选取了两个富于典型意义的比喻进一步写出了光阴的迅捷、易逝,渲染了珍惜时光的重要意义。未觉句是用谢灵运诗“池塘生春草”的典故。“秋声”语出自欧阳修的《秋声赋》,指黯淡、萧条、凄凉的景色和悲愁的情绪。春梦未觉而秋声已到,阶前已是一种秋风飒飒,树叶飘零,“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的萧索景象。作者以“秋声”为喻,形象地揭示了光阴蹉跎的后果,从反面间接地启示人们:光阴易逝,蹉跎日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首诗前两句明理,理寓于情,后两句抒情,情寓于景。在情、景、理的交融中,情愈显,理愈彰,情致蕴藉,理趣盎然。诗中巧用比喻,形象飞动,颇为高致。
关于读书的古诗7
1: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美国)富兰克林
2: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3: 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4: 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5: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6: 书给人以优点,人从书中得益。——陈伯吹
7: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8: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李大钊
9: 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10: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1: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12: 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卢梭
13: 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战国)庄周
14: 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清)冯班
15: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16: 他整日忧心,青年学子不再读书,他的忧愁,后来证明没有白费他们都习惯,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天际想你的时候,你会不会也刚好正在想我。——几米
17: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18: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论语》
19: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20: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1: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22: 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史美尔斯
23: 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24: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5: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26: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27: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8: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富有趣味的事情啊。——普希金
29: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30: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1: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32: 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33: 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3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35: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6: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37: 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38: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9: 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40: 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41: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42: 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43: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44: 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45: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46: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47: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48: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49: 我从未知道过有什么苦恼是不能为一小时的读书所排遣的。——孟德斯鸠
50: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51: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52: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53: 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
54: 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55: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56: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对联集锦》
57: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8: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名人名言)
59: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60: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6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6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63: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64: 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选自:关于读书的名言
65: 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柏拉图
66: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67: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68: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69: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70: 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关于读书的古诗8
国诗歌颠峰”,读了《唐诗三百首》一书,我从中感受到唐诗的绚丽多彩,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开展史是最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的珠宝。唐代是诗人辈出的时代,令人骄傲的`是盛唐出现了李白、杜甫二位最伟大的诗人。唐诗所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十分丰富。
当我读到“诗仙”李白《望庐山瀑布》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我体会到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在读到“诗圣”杜甫的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我为杜甫一心为国、为民的伟大情操而感动。从王昌龄《出塞》那句“但使龙城习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唱出了战士们多少惊心动魄的军旅生活,表达了唐代诗人慷慨激昂的男儿风度和建功边塞的英雄气慨。 从我所读的唐诗中,我知道了中国传统诗词的博大精深,有我们的民族特色,同时让我认识了一个道理:我们小学生从小要有远大的抱负,做事情要脚踏实地,长大才能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顾振彪主编的《唐诗三百首》是教育部语文课标准编写,青少年必读的100部中外名著。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作为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总集,是中国诗歌开展的黄金时代的缩影和见证。唐诗取材丰富,体式多样,风格高雅,所以我很喜欢读唐诗。
关于读书的古诗9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来自龙城天水的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天水,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单指李广一人,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
关于读书的古诗10
在灿如星海的唐宋词中,有一颗星星时时照亮着我。那是文天祥在临死前吟成的一首千古绝唱——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千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一个响亮的名字,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处于元军大举南侵,南宋濒临灭亡的时期。为了救亡图存,他积极组织和领导宋军抗元。这首诗表现的正是文天祥被俘之后宁死不屈、正气凛然的高尚节操。就是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表现了他坚强的爱国意志,成为我们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座右铭。每当我吟起《过零丁洋》,就觉得文天祥的一腔浩然正气充溢于天地之间。
看文天祥的这首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我的自白书》:我渴望自由,但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人人都渴望生命,生欲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可矣!又觉得国亡我不亡就是耻辱,我必须与邪恶斗争。这首词告诉我历史上宋元两朝的盛衰,让我更加地热爱祖国,愿为祖国效力,宁死不当亡国奴。
宋词是回味无穷的,宋词给我带来无限的遐想。
关于读书的古诗11
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观书有感·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全诗通过梦未醒、梧叶已落来比喻光阴转瞬即逝,告诫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追求学业,感叹人生苦短,要抓紧时间学习,将来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蹉跎人生。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南园十三首·其六
唐代: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读书为何无用?有才学为何不能见用于世?三、四句遒劲悲怆,把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揭示了造成内心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郁积已久的忧愤情怀。
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诗句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后人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劝学
唐代: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这首诗主要是用比喻的方式来说明,学习知识和实践同样重要,既要好好学习知识,也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有些知识是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如果人不努力学习,就不会从学习中获得知识。
劝学诗
宋代: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代: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此诗通篇直抒胸臆,语句颇多排比,语意纵横转折,感愤悲壮之气溢于字里行间。全诗不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顿挫曲折的笔法,而且语言质朴中见锤炼,含蕴深广。如“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道尽了世态炎凉和诗人精神上的创伤。一个“潜”字,表现悲辛的无所不在,可谓悲沁骨髓,比用一个寻常的“是”或“有”字,就精细生动得多倍。句式上的特点是骈散结合,以散为主,因此既有整齐对称之美,又有纵横飞动之妙。所以这一切,都足证诗人功力的深厚,也预示着诗人更趋成熟的长篇巨制,随着时代的剧变和生活的充实,必将辉耀于中古的诗坛。
关于读书的古诗12
1、苏轼认为:“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2、而大思想家朱熹认为是:“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3、到清朝,戴震有:“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东原先生年谱》
4、苦读者成才苦学者成名。——世界艺术家协会主席:《吴国化名言》。
5、“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是画家郑板桥的名句。
6、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7、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8、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熹
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0、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11、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郑板桥
12、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清童铨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明代学者)
14、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徐谓(明代)
1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1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7、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18、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19、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7、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5、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3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38、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3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40、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41、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
42、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清]
43、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明]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4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宋]
45、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朱熹
4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9、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5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宋]
5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3、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5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宋]
55、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5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5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三国]
6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6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63、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64、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6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6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6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6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关于读书的古诗13
一、 《读书》
唐代: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二、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 《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宋代:辛弃疾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四、《劝学》
唐代: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五、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宋代: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六、 《读孟尝君传》
宋代: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七、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代: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八、 《观书有感·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九、 《读山海经·其一》
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十、 《劝学诗》
宋代: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十一、 《读韩杜集》
唐代:杜牧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十二、 《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十三、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宋代:辛弃疾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
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十四、 《观书有感·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十五、《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十六、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十七、 《劝学诗/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十八、 《读陆放翁集》
近现代: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十九、 《柏学士茅屋》
唐代: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二十、 《读书有所见作》
清代: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二十一、 《南园十三首·其六》
唐代: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二十二、 《观书》
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关于读书的古诗14
1、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2、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3、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4、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5、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6、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彭兆荪《读书》
7、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8、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9、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10、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11、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12、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13、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14、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15、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16、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17、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18、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9、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0、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21、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2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23、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4、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25、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26、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27、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8、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29、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3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3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32、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33、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34、又是今年忆去年。——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35、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3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37、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38、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39、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40、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41、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42、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43、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4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4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46、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47、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48、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49、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50、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闲居书事》
51、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52、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5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4、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55、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56、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57、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58、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59、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60、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关于读书的古诗15
今天,无意间读到一首古诗【游子吟】,让我深深感动。
这首诗主要写一位无私的母亲对儿子的爱。慈母的手在穿针引线,为将出门的儿子缝补身上的衣服。临行时她又缝了缝,密密麻麻,结结实实,只怕儿子迟迟不能归来,在外乡没有人为他缝补。谁能说得清,小小的嫩草是怎样报答春天阳光的恩情呢。
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母亲,妈妈养育我长大,每天风雨无阻的送我上学下学。妈妈好比是一支蜡烛,照亮了我,使我一直前行。妈妈好比是明亮的太阳,温暖着我,让我茁壮成长。
我在一天天长大,而妈妈在一天天衰老。我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而妈妈的记忆力越来越糟糕。我知道妈妈哺育我长大很疲劳,很辛苦。 母爱是这么伟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赤壁之战的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其三十四岁的孙吴军事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在赤壁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
诗的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后两句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游子吟》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诗中真切地赞美了伟大的母爱。诗篇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不舍之情。虽无言语,虽无泪水,却表现出浓浓的母子情深,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内心对母爱的感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其外,讽喻诗《古从军行》、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田园风光诗《过故人庄》也是我爱读的诗篇。
【读书的古诗】相关文章:
关于读书的古诗12-06
描写读书的古诗12-04
有关读书的古诗04-24
读书诗句古诗03-04
关于读书的古诗有哪些关于读书的诗句古诗02-04
关于读书的古诗300句03-18
关于读书的古诗词02-02
关于读书的古诗必备15篇03-05
经典古诗 经典古诗词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