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古诗词1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为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经典古诗词2
功德寺
明代李梦阳
宣宗昔游幸,游戏玉泉傍。
立宇表<山截>嵲,开池荷芰香。
波楼递蹙沓,风松奏笙簧。
百灵具来朝,落日锦帆张。
万乘雷霆动,千岸灭流光。
绮绣错展转,翠旗沓低昂。
法眷撞钟鼓,宫女拭御床。
笙镛沸两序,星斗宿岩廊。
至尊奉太后,国事付三杨。
六军各晏眠,百官守旧章。
巡非瑶水远,迹岂玉台荒。
呜呼百年来,回首一慨伤。
凤腾赤霄暮,龙归竟茫茫。
山风撼网户,紫殿生夜霜。
退朝直休沐,我行暂翱翔。
娟娟登崖林,惨惨度石梁。
废道哀湍写,松柏间成行。
启钥肃览历,过位增悲凉。
积久洒扫缺,乳鸽鸣膳堂。
旧时琉璃井,倒树如人长。
神已佐上帝,教岂托空王。
铃磬飒鸣戛,晨昏礼相将。
盘游非圣理,操踪在先皇。
至今朝廷上,不改旧纪纲。
经典古诗词3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佚名《诗经·郑风·风雨》
4、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
5、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7、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8、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10、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经典古诗词4
1、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4、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5、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查慎行《三闾祠》
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7、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8、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9、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11、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江淹《铜爵妓》
12、天时地利与人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3、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14、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15、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
16、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17、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18、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9、春来未有不阴时。——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20、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李商隐《陈后宫》
21、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2、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3、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24、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25、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张籍《蓟北旅思》
2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27、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8、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29、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30、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31、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32、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33、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3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5、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温庭筠《过五丈原》
36、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37、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38、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3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0、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41、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
42、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汪遵《咏昭君》
43、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44、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4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46、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7、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于谦《岳忠武王祠》
48、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49、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50、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5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2、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李商隐《富平少侯》
53、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5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5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6、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57、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58、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59、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60、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61、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62、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63、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64、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5、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李白《登高丘而望远》
66、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67、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68、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69、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70、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7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72、试听别语慰相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73、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7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75、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6、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77、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78、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79、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经典古诗词5
话说又到了背古诗的时候,我对着《舟过安仁》这首诗,抓耳挠腮,一个字也背不进去,于是,在书上画起了小人。
画着画着,不知怎么会回事,我眼前一黑,就像是被什么东西吸了进去,头痛地要晕了过去。我心里想:糟了,明天恐怕要上头条了!“某小学生因背古诗而猝死房间,呼吁大家减负……”。
重重地摔了一下,眼前突然看到了蓝天。还好,我没事。只是书桌和语文书都不见了,只有硬硬的木地板。奇怪,我在哪儿?我想站起来,四肢却柔软无比,怎么也起不来。一阵风刮过来,我感觉身体在向天上飞去。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成了一个纸片小人,四肢被线牵着,挂在一叶小舟上。原来的木地板就是小舟的甲板。
天谴报应啊!我的内心懊恼而绝望:“看你还画不画小人了!”
风停了,我又一次跌落在甲板上。这时,船舱里走出两个小童,一人身着蓝袍,一人身着红袍,穿得十分古朴,和电视中的古装剧一样。
“哥哥,”红袍小童说,“我划累了。”
“你先休息一下,我来划。”只见蓝袍小童在船头,一会儿划着浆,一会儿撑着篙,累得满头大汗。红袍小童坐在甲板上,还大口地喘着气。
又一阵风刮来了。我又一次飞上了天空,线被扯得紧紧的。
红袍小童回头对蓝袍小童说:“哥哥,风好大呀!”
说完,红袍小童突然跳了起来,拍着手,好像明白了什么,转头就匆匆忙忙地钻进了船舱,又急急忙忙地钻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把大伞。
“还没下雨呢,你就准备给哥哥打伞遮雨了?”
“才不是呢,哥哥,你先把篙放下。”
红袍小童把长长的篙拖进了船舱。
“你要干什么啊?”哥哥不解地问。
“刚才不是看到许多大帆船都跑到前面去了吗?我们也来做个大帆吧!”
哥哥会心一笑,拿过伞,将伞撑开,高高地举在空中。
风更猛了,仿佛要满足弟弟的心愿似的。我也被风吹得越来越高,只见下面是棕色的`伞,棕色的船,那棕色的小点越来越快地划过蓝色的河面向前驶去。
我突然明白了,那首诗就像一幅画般闪现在眼前。
又一阵狂风,把我吹得晕头转向。转眼,我回到了书桌前。
“写吧。”旁边一位身穿白色长袍的中年人递过了一只毛笔,笑眯眯地看着我。不知为什么,我就是知道他一定是杨万里。
我毫不犹豫地拿起笔,在宣纸上大笔挥墨……
“好诗!”回头一看,杨万里已乘鹤而去,只听他高咏,“一叶渔舟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撑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眼前一黑,再睁眼时,已经坐在了家里的书桌边。
打开的语文书上,小人儿的旁边正好有三个字:杨万里。
经典古诗词6
绵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冗,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々,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翻译
大瓜小瓜瓜蔓长,周人最早得发祥,本在沮水漆水旁。太王古公亶父来,率民挖窖又开窑,还没筑屋建厅堂。
太王古公亶父来,清早出行赶起马。沿着河岸直向西,来到岐山山脚下。接着娶了姜氏女,共察山水和住地。
周原土地真肥沃,苦菜甜如麦芽糖。开始谋划和商量,再刻龟甲看卜象。兆示定居好地方,在此修屋造住房。
于是在此安家邦,于是四处劳作忙,于是划疆又治理,于是开渠又垦荒。打从东面到西面,要管杂事一样样。
先召司空定工程,再召司徒定力役,房屋宫室使建立。准绳拉得正又直,捆牢木板来打夯,筑庙动作好整齐。
铲土入筐腾腾腾,投土上墙轰轰轰。齐声打夯登登登,削平凸墙嘭嘭嘭。成百道墙一时起,人声赛过打鼓声。
于是建起郭城门,郭门高耸入云霄。于是立起王宫门,正门雄伟气势豪。于是修筑起大社,正当防戎那大盗。
既不断绝对敌愤,邻国也不失聘问。柞栎白桵都拔去,道路畅通又宽正。昆夷奔逃不敢来,疲弊困乏势不振。
虞芮两国争执平,文王启发感其性。我说有臣疏化亲,我说有臣辅佐灵。我说有臣善奔走,我说有臣御敌侵。
注释
緜:同“绵”。
緜緜:即绵绵,不绝貌。
瓞:瓜。小曰瓜,大曰瓞。
土:居住。
沮漆:古二水名,均在今陕西省境内。
古公亶父:周王族十三世祖,后追称大(太)王。古公是称号,犹言“故邠公”;亶父是名。
陶:窑灶。
复:古时的一种窑洞,即旁穿之穴。
家室:犹言“宫室”。
朝:早。
走马:指避狄难。
率:沿着。
浒:水涯。漆沮之侧也。
岐下:岐山之下。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
爰:于是。
姜女:指古公亶父之妃,姜氏。
聿:发语词。
胥宇:犹言“相宅”,就是考察地势,选择建筑宫室的地址。胥,相,视。
膴膴:肥沃的样子。
堇:旱芹。
荼:苦菜。
饴:用米芽或麦芽熬成的糖浆。
契:锲,指刻龟甲占卜。
龟:指占卜所用的龟甲。
曰:语助词。
止:言此地可以居住。
时:言此时可以动工。
兹:此,这里。
廼:同“乃”。《诗经》各篇通用“乃”,惟此篇与《大雅·公刘》“廼”、“乃”杂用。
慰:安定。
止:居住。
疆:划分疆界。
理:治理土地。
宣:疏通沟渠。
亩:整治田垄。
徂:往,去。
周:徧(遍的异体字)。
司空:管工程的官。
司徒:管土地和力役的官。
俾:使。
缩:捆绑。
载:通“栽”,筑墙的长板。
翼翼:动作整齐。
捄:盛土于筐。
陾陾:众多貌。
度:填土于筑板内。
薨薨:填土声。
登登:相应声。
屡:通“塿(lǒu)”,土墙隆起的部分。
冯冯:削平墙面的声音。
堵:五版为堵。
兴:起。此言治宫室。
鼛:大鼓,长一丈二尺。
弗胜:指鼓声盖不过人声。
皋门:王都的郭门。
伉:通“亢”。高大貌。
应门:王宫的正门。
将将:庄严雄伟的样子。
冢土:即大社,祭祀社神的地方。冢,大;土,通“社”。
戎:指昆夷,北方的游牧民族,即犬戎。
丑:对边远民族的蔑称。
攸:所。
肆:于是。
殄:断绝。
愠:怒。
陨:坠。
问:通“闻”,谓声誉。
柞:栎树。
棫:白桵(ruí),与柞皆丛生灌木。
兑:通“达”,通畅。
混夷:即昆夷。
駾:突逃。
喙:疲劳困倦。
虞:古国名,在今山西平陆。
芮:古国名,在今陕西大荔。
质:评断。
成:平。
蹶:感动。
生:通“性”。
予:周人自称。
曰:语助词。王逸《楚辞章句》引作“聿”。
疏附:指能使疏者亲之臣。
先后:指君王前后辅佐之臣。
奔奏:指奔命四方之臣。“奏”亦作“走”。
御侮:指捍卫国家之臣。
赏析
全诗共九章。首章以“緜緜瓜瓞”起兴,开首八字简洁地概括了周人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漫长历史。以下至第八章,全叙太王率族迁岐、建设周原的情况。正是太王迁岐的重大决策和文王的仁德,才奠定了周人灭商建国的基础,如《鲁颂·閟宫》所言:“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篇末便自然而然带出文王平虞芮之讼的事,显示出其蒸蒸日上的景象。
周人早先所居的邠地,人们遭遇强悍游牧民族昆夷的侵扰,促使古公亶父举族迁移。《孟子·梁惠王下》记载狄人入侵,意在掠地,古公亶父事之以皮币、珠玉、犬马,均不得免,乃“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以其仁而“从之者如归市”。全诗以迁岐为中心展开铺排描绘,疏密有致。长长的迁徙过程浓缩在短短的四句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而“爰及姜女”一句,看似随笔带出,实则画龙点睛。姜女是当地平原民族姜族的长女,周与姜联姻,意味着古公亶父被承认为周原的占有者和统治者。同时,此句又为后文在渭水平原上的种种生活劳动的刻画,做了铺垫。
在“堇荼如饴”的辽阔平原上,周人怀着满腔喜悦和对新生活的憧憬投入了劳动,他们刻龟占卜,商议谋划。诗人以浓彩重墨描绘农耕、建筑的同时,融人了深沉朴质的感情。他们一面“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廼疆廼理,廼宣廼亩”,欢天喜地安家定宅,封疆划界,开渠垦荒,一面“筑室于兹”。与落后的邠地相比,平原文明的标志便是建造房屋。走出地穴窑洞,在地面上修屋筑室,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周人安居乐业的开始,是周族初兴的象征,也正是古公亶父迁岐的伟大功业。对建筑的描摹刻画,正是对古公亶父的热情歌颂,故而诗中最精彩生动的描写正集于此:“陾陾”“薨薨”“登登”“冯冯”四组拟声词,以声音的嘈杂响亮表现了种种劳动场面,烘托了劳动的气氛。洪大的鼓声被淹没在铲土声、填土声、打夯声和笑语声中,真是朝气蓬勃、热火朝天。“百堵皆兴”,既是对施工规模的自豪,也暗示了周民族的蓬勃发展。“皋门有伉”“应门将将”,既是对自己建筑技术的夸耀,又显示了周人的自强自立、不可侵犯的精神。由此歌颂武功文略便是水到渠成:“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表现了日益强大的周族对昆夷的蔑视和胜利后的自豪感。文王平虞芮之讼,突出表现其睿智与文德。结尾四个“予曰”,一气呵成,既是诗人内心激情一泻而出的倾述,又是对文王德化的赞美,更是对古公亶父文韬武略的追忆,与首句“緜緜瓜瓞”遥相呼应,相映成趣。
诗章以时间为经,以地点为纬,景随情迁,情缘景发,浑然丰满,情景一体,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自邠至岐,从起行、定宅、治田、建屋、筑庙到文王服虞芮、受天命,莫不洋溢着周人对生活的激情、对生命的热爱、对祖先的崇敬。结构变幻,开合承启不着痕迹,略处点到即止,详处工笔刻画,错落有致。
创作背景
这是周部族的史诗性颂诗。周部族是一个农业民族,土地是其根本。能否占有并支配广阔丰美的土地,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衰。周王朝奠基人古公亶父自豳迁居岐下(在今陕西岐县),使周之基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大雅·緜》当是周王朝贵族为纪念古公亶父开疆创业之事迹而作。
经典古诗词7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作品赏析:
此至德二年十二月,还长安时作。《小学绀珠》:五行始于祖,终于腊,唐土德,戊祖辰腊。赵大纲《测旨》:唐以大寒后辰日为腊。
腊日常年暖尚遥①,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②,漏泄春光有柳条③。纵酒欲谋良夜醉④,归家初散紫宸朝⑤。口脂面药随恩泽⑥,翠管银罂下九宵⑦。
(此诗腊日喜沾恩赐而作也。上四言景,下四记事。【张綖注】大寒之后,必有阳春;大乱之后,必有至治。腊日而暖,此寒极而春,乱极将治之象,公故喜而赋焉。朱瀚曰:雪色承冻,春光承暖,侵凌承全消,漏泄承尚遥。【顾注】腊祭自应会饮,况当恩泽下颁之日,下四用倒插,乃归重感恩意。若先将口脂、翠管作联,散朝、纵酒作结,便觉板实少致。)
①朱瀚曰:庾子山诗:“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沈休文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前半本此。②《史记》:炎帝欲侵陵诸侯。《诗》:“焉得萱草。”③《魏武纪》:“檄必恐漏泄。”梁元帝诗:“徒望春光新。”④《陈书》:太傅平秦王归彦,纵酒为乐,经宿不知。⑤《长安志》:宣政殿北曰紫宸门,内有紫宸殿,即内衙之正殿。⑥朱瀚曰:口脂面药,以御寒冻。《景龙文馆记》:帝于苑中,召近臣赐腊,晚自北门入于内殿,赐食,加口脂腊脂。《西阳杂俎》:腊日赐口脂腊脂,盛以碧镂牙筒。《太平御览》:《卢公家范》,腊日上澡豆及头膏面脂口脂。《前汉·郊祀志》:亦施恩泽。⑦【张注】翠管银罂,指所盛之器。惠远侍:“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翻。”
经典古诗词8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宋·赵友直《立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宋·苏舜钦《夏意》
多年不见小黄鱼,寄客何来樱笋厨。
立夏将离春去也,几枝蕙草正芳舒。
——吴藕汀《立夏诗画》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宋·陆游《立夏前二日作》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左河水《立夏》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宋·王令《暑旱苦热》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宋·杨万里《夏夜追凉》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宋·陆游《立夏》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宋·文天祥《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
经典古诗词9
姜夔《虞美人草》诗词鉴赏
虞美人草
姜夔
夜阑浩歌起,玉帐生悲风。
江东可千里,弃妾蓬蒿中。
化石那解语,作草犹可舞。
陌上望骓来,翻愁不相顾。
虞美人草属草本植物,旧时传说虞美人草听人唱《虞美人曲》便枝叶摇动,仿佛应拍起舞。此诗便是姜夔借虞美人草,以拟人化的手法忆及西楚霸王之作,从中也隐含了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夜阑浩歌起,玉帐生悲风
夜阑人静之时,大王放声高歌,与虞姬我诀别,帐内顿时充满了悲凉的气氛。夜阑浩歌起:此句用典,《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惋慨,自为诗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夜阑,夜将尽之时。浩歌,放声歌唱,引吭高歌。玉帐:像玉石一样坚不可摧的帐幕,尤指主帅所居的营帐。
江东可千里,弃妾蓬蒿中
江东辽阔,本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但大王您却气馁不振,乌江自刎,使我含悲而死,把我抛弃在这草莽之间。蓬蒿:蓬草和蒿草,泛指草丛、草莽之间。
化石那解语,作草犹可舞
我想和古代贞妇一样化为望夫石,但石头毕竟不能说话,还是化为一株草吧,这样还可以为你翩翩起舞。化石:南朝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后人多用化石表现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和坚贞。
陌上望骓来,酬愁不相顾
我在路边盼望着大王骑马而来,但又担心您看不见我这株渺小的草。陌:道路。骓(zhui):项羽的坐骑名。翻愁:反而忧愁。翻,副词,反而。愁,忧虑,发愁。顾:看。
此诗采用历史故事为题材,以拟人的手法把虞姬的心理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表象上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历史的看法和态度。“夜阑浩歌起,玉帐生悲风”描写的是霸王别姬的感人场面,夜阑离歌,悲风四起。“江东可千里,弃妾蓬蒿中”是虞姬的哀怨之声,其中带有鲜明的个体意识,这对于生活在男尊女卑社会中的文人来说,能有这种意识是难能可贵的;“江东可千里”说明姜夔并不赞成项羽自取陨灭的做法,表现了独特的政治主张,流露对项羽的哀痛惋惜之情。“化石那解语,作草犹可舞”通过虞姬对于自己命运的选择表达了对项羽深深的爱恋,“作草犹可舞”,为何要化为翩翩起舞的一株草呢?难道是因为虞姬疯狂热爱舞蹈吗?当然不是,下一句告诉了我们答案:“陌上望骓来”,原来是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再见项羽,可以再为他翩然起舞。最后一句“翻愁不相顾”用刻画矛盾心理来表现哀怨的心情,含蓄内敛。回顾当时的社会状况及姜夔自身,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北顾,不正是“江东可千里”而又苟且过活、不图作为吗?姜夔满怀热心想要投身于济世之道,却被排挤在仕途的大门之外,不正如“弃妾蓬蒿中”吗?从他的诗词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其向往隐逸之作,但他却始终没有走出漂泊拜谒的生活,没有放弃经国济世的抱负,可谓“化石那解语,作草犹可舞”。最后一句“陌上望骓来,翻愁不相顾”,正是姜夔一生心理及命运的写照。他以全部生命热情等待着朝廷的垂爱,但命运却最终还是没有眷顾他,“愁”其一生,“愁”到最终。此诗的亮点就在于姜夔借咏史来咏怀,跳出了咏史诗的樊笼,上升到家国与自身命运纠结的层面,读之感人肺腑,动人心肠。
杜甫《悲陈陶》赏析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⑵,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⑶,四万义军同日死⑷。
群胡归来血洗箭⑸,仍唱胡歌饮都市⑹。
都人回面向北啼⑺,日夜更望官军至。[1]
词句注释
⑴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⑵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⑶无战声: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
⑷义军: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⑸群胡:指安史叛军。安禄山是奚族人,史思明是突厥人。他们的部下也多为北方少数民族人。血:一作“雪”。
⑹都市:指长安街市。
⑺向北啼: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都人:长安的人民。[1][2]
白话译文
初冬时节,从十几个郡征来的良家子弟,一战之后鲜血都洒在陈陶水泽之中。
蓝天下的旷野如今变得死寂无声,四万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内全部战死。
野蛮的胡兵箭镞上滴着善良百姓的鲜血,唱着人们听不懂的胡歌在长安街市上饮酒狂欢。
长安城的百姓转头向陈陶方向失声痛哭,日夜盼望唐朝军队打回来恢复昔日的太平生活。
创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这里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此诗题注:“陈涛斜,在咸阳县,一名陈陶泽。至德元年十月,房琯与安守忠战,败绩于此。”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是惨烈的。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诗即为这次战事而作。[3][4]
文学赏析
这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杜甫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
至于下面“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两句,不是说人死了,野外没有声息了,而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像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
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读者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从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陈陶《陇西行》诗词鉴赏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作者:
陈陶,字嵩伯,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大中时,游学长安。南唐升元中,隐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诗十卷,今编为二卷。
注释:
陇西行:乐府旧曲《瑟调》十三之一。陇西,今甘肃宁夏一带。本诗系借题拟古之作。
匈奴:泛指外族入侵者。
貂锦:原为禁卫军所穿的貂袍锦衣,此处指出征的将士。
胡尘:胡地风沙,泛指胡地战场。
无定河:黄河中游支流,在陕西北部,流经沙漠和黄土高原,因溃沙急流,河床无定,故名。
春闺:借指少妇。
赏析:
本诗描写五千名将士奋不顾身,战死沙场的悲壮情景,反映战争的残忍。及对将家属寄予无限的同情。后二句文辞之悲切,情景之凄凉,让人吹嘘不已,五腑莫名。
杜甫《月》赏析
月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①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②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③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④
背景
诗为大历二年(767)六月初旬所作。安史之乱后,杜甫一直在西南一带漂泊。此时正困居夔州。
注译
①万里:言月运行万里而来,又暗喻漂泊万里的诗人。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春来:今春以来。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这两句意为:运行万里而来的瞿塘峡的月亮,今春以来已经是第六次出现上弦月了。
首联既交代了时间(六月初旬)和地点(瞿塘峡),又寄寓了万里漂泊、羁留难归之感。
②时时:常常。与“故故”变文同义。开:指照亮。满:指月光洒满。青天:蓝天。这两句意为:月光常常照亮我幽暗的居室,洒满无垠的蓝天。
“时时”二字既写出月的殷勤关切,又见出诗人饱经丧乱,常常夜不成寐,望月思归。
③爽:清爽,凉爽。合:环绕,充满。风襟:衣襟。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当:对着。悬:悬挂天空。这两句意为:月光静静洒下,凉爽透过衣襟,格外宜人;月亮高高地悬挂天空,空自对着我挂满泪痕的脸,竟无动于衷。
颔、颈两联,3、5句相接,写出月的.殷勤多情;4、6句相接,写出月的清冷疏远。王嗣奭《杜臆》云:“中四,有一喜一恨意。时开暗室,则喜之而爽合风襟;故满青天,则恨之而空当泪脸。一月而分作两般,景随情转故也。”
④乌鹊:乌鸦。夜久:夜深。这两句意为:有一只南飞的乌鹊,在月下盘旋良久,无枝可依,只好落在江边。
此联化用曹操《短歌行》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暗喻自己到处漂泊,无处栖身。
赏析:
以“月”为题,让我们联系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名句。月有一个特定的内涵:望月就易思乡。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万里”,作者先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大的背景,然后现一轮孤月。使人感到,天地之中,作为个体的诗人孤独寂寞之情。“六上弦”从时间的角度写时间之久,与“夜久”相呼应,表明长期在外漂泊的厌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主体仍然是月,有情开室,但满眼望去仍然是漫天的清辉。独处陋室,浴漫天清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凄清孤独啊!叠词的运用还构成了节奏的美。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爽”该是“清朗”之意,“合”当是“匹配”之意;清朗的月色加细风,可以很美妙,可以很凄凉;“高”句语序该是“(月)高悬对泪脸”化被动为主动,既是题目的需求,也是诗歌新奇的需要。也有人说“风襟”是“外衣”的意思,本人认为有点太实,好像词典也没有这一词语(或许太过孤陋)。“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这一句写南飞的鸟急于回归,疲倦的落在江边栖息。可以看做诗人的自况。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使读者不觉之间与之同悲共泣。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使读者不觉之间与之同悲共泣。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诗词鉴赏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⑵,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⑶,乐游原上望昭陵⑷。
词句注释
⑴吴兴:即今浙江省湖州市。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⑵“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无所作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⑶一麾(huī):旌旗。
⑷昭陵:唐太宗的陵墓。[2]
白话译文
太平时闲游有趣却是无能,闲爱天上孤云安静爱山僧。
我愿手持旌麾去吴兴上任,乐游原上再望望风雨昭陵。[2]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将离长安到吴兴(今浙江湖州)任刺史时所作。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军事家;曾祖杜希望为唐玄宗时的边塞名将;祖父杜佑则是中唐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史学家,历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可惜英年早逝。杜牧自己不但文采绝佳,而且颇有政治才能,一心想报效国家。他曾在京都长安任吏部员外郎,职位清闲,难有作为。他不想这样无所事事地虚度年华,所以这次请求外放,得到批准后,便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心情。
鉴赏
在唐人七绝中,也和在整个古典诗歌中一样,以赋、比二体写成的作品较多,兴而比或全属兴体的较少。杜牧这首诗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称得上是一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尽而意有余”的名篇。
杜牧不但长于文学,而且具有政治、军事才能,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当时他在京城里任吏部员外郎,投闲置散,无法展其抱负,因此请求出守外郡。对于这种被迫无所作为的环境,他当然是很不满意的。诗从安于现实写起,反言见意。武宗、宣宗时期,牛李党争正烈,宦官擅权,中央和藩镇及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都有战斗,根本算不上“清时”。诗的起句不但称其时为“清时”,而且进一步指出,既然如此,没有才能的自己,倒反而可以借此藏拙,这是很有意趣的。次句承上,点明“闲”与“静”就是上句所指之“味”。而以爱孤云之闲见自己之闲,爱和尚之静见自己之静,这就把闲静之味这样一种抽象的感情形象地显示了出来。
第三句一转。汉代制度,郡太守一车两幡。幡即旌麾之类。唐时刺史略等于汉之太守。这句是说,由于在京城抑郁无聊,所以想手持旌麾,远去江海。(湖州北面是太湖和长江,东南是东海,故到湖州可云去江海。)第四句再转。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在长安西边醴泉县的九嵏山。古人离开京城,每每多所眷恋,如曹植诗:“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赠白马王彪》)杜甫诗:“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至德二载自京金光门出乾元初有悲往事》)都是传诵人口之句。但此诗写登乐游原不望皇宫、城阙,也不望其他已故皇帝的陵墓,而独望昭陵,则是别有深意的。唐太宗是唐代、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杰出的皇帝。他建立了大唐帝国,文治武功,都很煊赫;而知人善任,惟贤是举,则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诗人登高纵目,西望昭陵,就不能不想起当前国家衰败的局势,自己闲静的处境来,而深感生不逢时之可悲可叹了。诗句虽然只是以登乐游原起兴,说到望昭陵,戛然而止,不再多写一字,但其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怀,对自己无所施展的悲愤,无不包括在内。写得既深刻,又简练;既沉郁,又含蓄,真所谓“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满江红》赏析(多名作家)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1、满江红·小住京华-【作者简介】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易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虽然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她性格豪放,秉性聪慧,少时就喜舞剑,善骑马,蔑视封建礼教,具有反抗精神。
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王子芳,名子芳,字廷钧,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1898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词中“小住京华”指的是这回事。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这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2满江红·小住京华原文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注释】
①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八年风味独思浙:应为“独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④娥眉:漂亮的女人,美女。指作者当时的贵妇人身份。
⑤烈:刚烈。
⑥肝胆:指真诚的心。
⑦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
3、满江红·小住京华-【翻译】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4、满江红·小住京华【赏析】
这首词是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致秋誉章书》),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首先写中秋佳节暂住北京的情景,菊花盛开,秋色明净。“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写秋色,但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后怡然自得的心情和愁苦的心理。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要冲破家庭牢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并不过分。“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应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作者却寓居客栈,不免有“人比黄花瘦”的冷落之感。但想到八年奴仆不如的生活,而今破楚自立,又不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之情。把陶渊明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离家出走以后,下一步怎么办?这是摆在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平日诗人,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何处觅知音”?这对当时的秋瑾来说,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她的前途和事业。特别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的叛逆行为,究竟能得到多少人的同情和支持?所以作者清醒地估计到“必知音之难遇,更同调而无人”的困境(《致琴文书》)。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经典古诗词10
1.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2.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3.昔年于此伴萧娘。——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4.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5.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6.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沈约《咏新荷应诏》
7.沈李浮瓜冰雪凉。——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8.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陈璨《曲院风荷》
9.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10.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柳宗元《夏昼偶作》
11.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12.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张炎《疏影·咏荷叶》
13.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14.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王守仁《春晴》
15.荷花芳草垂杨渡。——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16.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7.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8.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1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
20.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21.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李世民《度秋》
22.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2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24.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25.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26.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李珣《南乡子·乘彩舫》
27.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唐·贾弇《孟夏》
28.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29.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元鹏《山中四咏》
30.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31.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32.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33.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3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35.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36.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三衢道中》
37.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38.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____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39.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40.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41.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42.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43.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经典古诗词】相关文章:
经典古诗词07-29
夏天的古诗词07-22
优秀的古诗词07-14
大暑古诗词08-24
立秋古诗词08-16
立冬的古诗词11-07
经典的思乡古诗词02-24
冬至古诗词01-21
励志古诗词01-21
谷雨古诗词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