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实用文>日记>游记日记
游记日记
更新时间:2023-06-10 15:47:26
  • 相关推荐
精选游记日记模板锦集七篇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游记日记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记日记 篇1

  今年7月24日,我和弟弟一家来到了厦门鼓浪岛的大海边游玩。下午涨潮了,我和弟弟在沙滩上玩沙子、吹海风。突然,感觉脚下湿湿的。我低头一看,啊!原来海水都涨到脚下了,还留下了一地的贝壳。我和弟弟连忙放下手中的'沙子,来到潮水边捡贝壳。我们弯着腰,眼光在潮水里来回搜索,一看见美丽的贝壳就捡起来放进袋子里。虽然很累,衣服也湿了,但我们感到很快乐。这时许多快艇出现在大海上,它们高速驰骋着,艇尾拉出了长长的波浪线。我对大家提议:“咱们也去坐快艇吧,感受在大海上的滋味。”大家都同意了。于是我们赶紧买了豪华快艇票。上船后,我们穿好救生衣,抓住护栏,一切准备就绪后快艇开动了,刚开始的时候快艇低速行驶,非常平稳。

  大家都怡然自得地指点周围的景物,气氛非常融洽。过了一会,快艇加速了,速度越来越快,快艇开始左右摇晃,还不时被海浪掀起来。我们大声尖叫着,呼喊着,尽情地抒发自我,感觉无比的快乐。半小时后,快艇又减速了。慢慢地朝岸边驶去。下快艇后,大家的心情还是难以平静,继续热烈地讨论着,开心极了。不知不觉到了黄昏,美丽的大海被夕阳映红了,更美丽了。海风呼呼地吹着,我们的衣服随风摆动,美丽的海鸥停在我们面前捉鱼,好像在鞠躬对我们说:“再见了,欢迎你们下次再来!”天色已晚,大家恋恋不舍地回到了宾馆。我在心里默默地想:大海!我有机会一定会再回来看你的!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次的快乐旅游!

游记日记 篇2

  今天,我们要去黄贤旅游。车上,大家有说有笑,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下了车,就跟微风撞了个满怀,带着一丝清凉的气息,真舒服啊!

  黄贤的景色太美了。一座座房子别致而整洁,我们沿着碎石铺成的小路,一边走一边欣赏。

  不远处,有座高大的假山,上面刻着“黄贤森林公园”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和姐姐欢呼着,飞快地向前跑去,远望“红岩飞瀑”直挂在假山的河边,走近一看,那瀑布像一条洁白的玉带,又像一个个圆圆的小白球从山上滚下来,一落地又四散地跑开了。

  看完了假山该爬真山了。我和妹妹手拉着手,沿着陡峭的阶梯,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大家晒着太阳,累得满头大汗,互相鼓励,加油!终于爬上了山顶。山顶上有一座叫“清和门”的`房子,再往前走是一座威风凛凛的“东元塔”。我一口气走上了最高一层。往下一看,又是一番好景象:方方正正的田野犹如盖了一条绿色的地毯;河水清澈的“明珠湖”;一个美丽的小公园……

  再见,大山!该回家了,我轻轻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

游记日记 篇3

  这个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马尔代夫度假,这是我期盼已久的旅行。我们坐上大飞机来到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然后坐内陆飞机来到另一个机场,再乘快艇到卓美亚JD酒店,已经很晚了。我们先住进沙滩别墅,可是我们太困了,来不及仔细参观,倒头就睡。

  第二天早晨,我睁开眼睛,兴奋极了!光着脚丫就跑出去,哇!好大的房子呀!院子就在海滩边,还有一个游泳池、露天淋浴......然后,我们到海边的餐厅吃早餐,看见蓝天、白云、洁白的沙滩,海水从近到远显现各种各样的颜色,先是浅绿色、深绿色,然后是蓝绿色、蓝色,一直到很远才是深蓝色。我埋了两个小珊瑚在沙滩里,想下次来的时候再找到它们。

  下午,我们游泳,在沙滩上玩,还看到白色的小螃蟹......

  晚上,我们在皎洁的月光下吃烧烤......

  住了两天,我们又乘快艇转水上别墅,水上别墅更大,很大的休闲厅、卧室、游泳池,从水屋的甲板可以直接下到海里。管家叔叔Naseeh带着我下海浮潜,我看见了各种各样的鱼,有红红的小丑鱼、长长的带鱼、白白的`小银鱼......,还有会动的红珊瑚。

  我们在水上屋吃早餐,用吃剩下的面包喂鱼。

  傍晚,太阳慢慢落下去,红彤彤的晚霞将云彩映成金红色,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躺椅上静静地观赏落日,这时我在心里感叹:太美了!这样的日子多么幸福啊!

  岛上所有人都很热情,非常有礼貌,见面就打招呼。Naseeh很喜欢我,给我弹吉他听,还唱歌,虽然我听不懂,但是我知道Naseeh唱得很好。我以后要好好学习英语,下次再来的时候就能和Naseeh交谈了。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沙滩上,在皎洁的月光下漫步、荡秋千、抓螃蟹......

  第五天,我们终于要离开了,我依依不舍地和其他人告别,真想永远留在这个美丽的地方。

  再见了,美丽的马尔代夫,再见了Naseeh,我一定会想念你们的,我一定会再来的。

游记日记 篇4

  在今年的暑假里,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去云南玩。云南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彩云之南”,听妈妈说,这个名字最初是来自《云南通志》中:“汉武年间,彩云见于南中”,所以云南有了这个美丽的名字。我们是乘飞机去的,这可是我的第一次哟!当飞机飞到了5000米左右的高空,我感觉有点害怕,从飞机的窗向外望去,地上的马路像面条一样细,楼房像米粒一样小。下了飞机之后我们先到了姨姥家,我看见了小舅有很多玩具,我好喜欢!于是就灵机一动,对姨姥说:“小舅都长大了,不屑玩玩具了,不如我就帮他‘消化’一下吧”。姨姥说:“可以啊,不过你要给我一个吻,作为见面礼”。我就很犹豫,心里想“这好像有点挑战我的底线”,可玩具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所以思前想后,我给了她一个“飞吻”。

  在姨姥家修整了两天后,我们就出发去西双版纳游玩。第一站,我们去了热带雨林谷,我在那里看见了原始克木人,他们说的“哈呴”是表示问候的`意思,而如果我们回答反了,说成了“呴哈”就表示挑衅的意思,克木人就要和你展开较量了。那里的植物种类非常多,有18000年的芭蕉王,还有能很快毒死一头马的箭毒树。原始克木人在森林的门口建了一座高塔,在前面还布设了一个“飞天大猩猩”(其实是又黑又壮的克木人) ,他突然跳了出来,吓了我一大跳。我们第二站到了基诺山寨。那里的人们都是近亲结婚,男人都要用竹子杀死一头牛证明他们的勇气,这样他们才能有资格结婚、生孩子。为了展示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他们给我们表演了节目,有唱歌、跳舞和打鼓。

  这次彩云之南旅游非常好玩,我还学到了好多关于少数民族的知识,感到非常开心。

游记日记 篇5

  放假啦。许多附近的景点都博得人们的青睐,城市里的人们纷纷驾车出动,游山玩水,乐在其中。我们也不例外。这次,我们驱车前往宜阳境内的花果山一探究竟。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花果山可不是一座小山,海拔有一千八百多米高,矗立在豫西群山之中,气势非凡,景色壮丽。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光顾这里。只是由于这里太过偏僻,又没有名气,所以鲜有人问津罢了。不过这门票也还便宜,一个人只要二十五。

  我们把车停在半山腰的一个停车场上,便徒步登山。山上遍植高大葱郁的树木,将整座山装点成活力绿色,遮天蔽日,让人感觉很清凉。路旁开满了菊花,有黄色的,还有白色和紫色的。若是你仔细闻闻,菊花的香气便会让你为之倾倒。颜色很美,气味也很美,给花果山增添了许多诗意。

  除了菊花,山上还有许多枫树。时值秋季,点点红叶点缀林间,十分漂亮。如果站在另一座山上远远望去,青山之中夹杂着片片红色,更加别致。旁边还有一些小山,整座山都被红叶覆盖,有点“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趣味了。

  行走在这样幽静的山中,你会被路旁别具一格的巨石所吸引。这里的石头都是白色的,和华山的`一个样,看上去很是面目狰狞。石头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成不同的形状。有一尊像一只卧着的青蛙,正朝向远处的群山。想象力丰富的人们就联想到这是一只青蛙思念远处的故乡,时间久了,化为石头。人们给一座座巨石取了不同的有趣的名字,正是他们点缀了这座奇山。还有的石头上放着人工雕刻的雕像。看,那块石头上,孙悟空正翘首而立,似乎对我们的来访表示欢迎;那里,唐僧和沙僧正站在一块巨石上,望着远处的群山,若有所思;深林之处,猪八戒正卧在一块石头上,懒洋洋地睡起了觉,几只小猴子围着他又转又跳,似乎不想让他睡好吧。

  水帘洞是花果山的著名景点。我们来到水帘洞前,只见一个不大的石洞,洞口不停地滴着泉水,像下中雨一般;石洞上的崖壁上有水冲刷过的痕迹,看来以前这里水势很大,只是现在逐渐变小了。有的人冒“雨”冲进洞里看个究竟,我们也跟了进去。里面地方不大,最里面有个更大的洞,几乎什么都看不见。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三尊泛着金光的佛像,想必是后人放进去的吧。

  天色已晚,而我们还未登顶。只好作罢了。真希望下次还能再来花果山,和孙大圣聚一聚。

游记日记 篇6

  【原文】

   二十四日晨餐后,仍渡西南门大溪候车夫,久之发,已上午矣。南十里,新田铺。其处山势渐开,正在西华山之南,回望诸岩突兀,俱并成一山,只有高下,无复剖裂之痕矣。又十里,饭于联桂铺。又二十里,过马鞍山为横石铺,于是复入山谷。又四里,逾一岭,下宿于申命地。其地南对应天山,为张真人上清宫入山始境,其曰“申命”者,正对“应天”而言也。

  是夜,逆旅主人乌姓为余言:“此南去上清二十五里,而西去仙岩只二十里,若既至上清而去仙岩,亦二十里。不若即由此向仙岩而后上清也。”余善之,遂定计,明日分静闻同车一辆待我于上清,余以轻囊同顾仆西从间道向仙岩。主人复言:“仙岩之西十五里有马祖岩。在安仁界。其岩甚胜,但先趋仙岩亦复稍迂,不若竟竟,直接赴马祖,转而东,由仙岩、龙虎以尽上清为最便。”余益善之。

  二十五日平明,饭而发。雨丝丝下,不为止。遂别静闻,彼驱而南,余趋而西。四里,至章源。四里,过一小岭,至桃源。又过一小岭,二里至石底。过水二重,俱有桥,三里,至连塘。过一小岭。二里,过一桥。又二里,铁垆坂。又三里,过香炉峰。其峰回亘三叠,南面直剖而下,中有一凹,结佛庐于上。时雨大作,竟不及登。香炉峰西即为安仁东界,于是又涉饶州境矣。三里,简堂源。过一里,雨狂甚,衣内外淋漓。三里,过新岩脚,而不知岩之在上也。从其东峡穿而北入,见其西崖下俱有横亘之岩,飞瀑交洒于上,心知已误,因避雨岩间,剖橘柚为午餐。已而令顾仆先探其北,不见影响既看不到又听不到。复还探其南,见南崖有户掩竹间,以为是无误矣,亟出而趋其上。岩虽高敞,盘亘山半,然石粗窍直,无宛转玲珑之致。时已知其为新岩,非旧岩也,且岩僧虽具餐,观其意惟恐客不去,余遂亟出,趋下山。又踯躅雨中,西一里,转而北入山峡。峡口巨石磊落,高下盘峙,深树古藤,笼罩其上,甚有雅致。由峡而入,其崖东西并峙,北连南豁,豁处即峡口,而连处其底也。马祖岩在左崖之半,〔即新岩背。〕其横裂一窍亦大约如新岩,而僧分两房,其狗窦猪栏,牛宫马栈,填塞更满。余由峡底登岩南上,时雨未已,由岩下行,玉溜交舞于外,玉帘环映于前,仰视重岩叠窦之上,栏栅连空,以为妙极。及登之,则秽臭不可向迩接近,皆其畜埘shí窝之所,而容身之地,面墙环堵,黑暗如狱矣。时余衣甚湿,日且就昏,其南房方聚众作法法事,拒客不纳,北房亦尤而效之,求一卧不可得。彷徨既久,寒冽殊甚,强索卧石龛之间。令僮以所赍jī携带米具就炊,始辞无薪,既以细米易,而成粥竟不见粒米也。

  二十六日平明起,再以米炊,彼仍以细米易,姑餐而即行。仍从北连处下,令顾仆先出峡门之口,余独转上西崖。其岩亦横裂如马祖,而无其深,然亦无其填塞诸秽趣也。从岩畔直趋而南,路断处辄为开凿,既竭走完岩端,〔崖壁峻立,不可下瞰,〕忽有洞透峡而出。既越洞西,遂分两道,一道循崖而北,一道循崖而南,两崖并夹,遂成一线。线中东崖之下,复裂为岩,亦横如马祖,而清净幽渺,忽有霄壤之异。岩外之崖,与对崖俱下坠百仞,上插千尺,俱不合如咫,而中亦横裂,邃幽深若重楼。惟极北则豁然,以为可通外境,而豁处天光既辟,地险弥悬,削崖穹壁,莫可下上,洵实在是自然之幽阻,非所称别有天地者耶?复还至洞门分道处,仰其上层,飞石平出,可以上登而又高无可攀。从其南道转峰侧而上,则飞阁高悬,莫可攀跻,另辟一境矣。时顾仆候余峡下已久,乃穿透腹之洞,仍东出崖端,欲觅道下峡口,不可得;循旧沿崖抵北连处下,则顾仆见余久不出,复疾呼而至矣。遂与同出峡口,东南四里,过南吉岭。遥望东面乱山横翠,骈耸其北者,为排衙石,最高;斜突其南者,为仙岩,最秀;而近瞰岭下,一石尖插平畴,四面削起者,为碣石,最峭。下岭,即见大溪自东而来,直逼岭脚,〔其溪发源沪溪,由上清而下。〕乃从溪北溯溪,东南四里,至碣石下。则其石仰望穹然,虽渐展而阔,然削立愈甚,有孤柱撑天之状。其下有碣石村,是为安仁东南界;渡溪南为沥水,山溪上居民数十家,于是复属贵溪矣。又东五里,直抵排衙石之西,是为渔搪。渔塘居民以造粗纸为业,其地东临大溪。循溪西南行一里,为蔡坊渡,遂止宿焉。

  二十七日蔡坊渡溪东一里,龙虎观。观后一里,水帘洞。南出山五里,兰车渡。三里,南镇宫。北行东转一里,渡溪即上清街,其街甚长。东一里,真人府。南渡溪五里,越一岭,曰胡墅。西南七里,曰石冈山,金谿县东界也,是入抚州境。又三里曰淳塘,又五里曰孔坊,俱江姓,宿。

  二十八日由孔坊三里,郑陀岭。七里,连洋铺。十里,葛坊。十里,青田铺。有石梁水,出邓埠。十里,茅田,即往抚州道。下一岭为五里桥,水始西向许湾桥,南有庵,旁有阁,为迎送之所。东南入金谿城。城径二里,由东出西,其北门为抚州道。城外东北为黄尖岭,即出金处,《志》所称金窟山。在城东五里。其西为茵陈岭,有冈西走,即五里北分水之冈矣。金窟山之东南,环绕城南者,曰朱干山。即翠云山,翠云寺在焉。今名朱干。自金窟、茵陈,北东南三面环城,所云“锦绣谷”也。惟西南少缺,小水沿朱干西去,而下许湾始胜舟云。朱于之南有山高耸,亦自东北绕而南,为刘阳寨、牟弥岭,其东为沪溪,西为金谿之大塘山,疑即《志》所称梅峰也。又南为七宝山。

  二十九日发自大塘。对大塘者,东为牟弥顶大山也。南十里为南岳铺,又西南十里为贾源,又五里为清江源。沿江西南,五里为后车铺,饭。又南十里为界山岭。一名韩婆寨。下岭二里,为沪溪分道。又二里为大坪头,水始南流。又四里为横坂铺。五里,七星桥。又五里,潭树桥。十里,梧桐隘。揭阳无渡,到建昌东门宿。

  【译文】

   二十四日早餐后,仍然渡过西南门外的大溪等候车夫,许久后才出发,已经上午了。往南十里,到新田铺。那里山势渐渐开阔,正处西华山的南面,回首望去,众岩突兀,全都连成了一座山,只有高低的差别,不再有破裂分开的痕印了。又行十里,在联桂铺吃饭。又走二十里,过了马鞍山为横石铺,从横石铺后又进入山谷中。又走四里,翻越一座山岭,下了岭投宿在申命地。那地方南面对着应天山,是进山到张真人上清宫去的起始处,它之所以叫“申命”,正是相对于“应天”而言的。

  这天夜里,姓乌的旅店主人告诉我:“这里南面到上清宫二十五里,而西面到仙岩只有二十里,假若到上清宫后再去仙岩,也有二十里。不如就从这里前往仙岩然后再去上清宫。”我很赞同他说的,于是定下计划,明天让静闻坐一辆车到上清宫等我,我和顾仆轻装向西从小路到仙岩。旅店主人又说:“仙岩西面十五里有个马祖岩。〔在安仁县界内。〕马祖岩景致极佳,假若先奔赴仙岩后又到马祖岩也同样略有些迂曲,不如直接到马祖岩去,然后折向东,由仙岩、龙虎岩最后游览上清宫最为方便。”我更加赞同这个建议。二十五日天大亮时,吃了饭就出发。满天潦檬细雨,一直不停。告别了静闻,他往南行,我朝西走。四里,到章源。又走四里,翻过一座小山岭,到桃源。又翻过一座小山岭,走二里到石底。渡过两条水流,水流上都架有桥,走三里,到连塘。翻过一座小山岭,走二里,越过一座桥。又走二里,到铁沪板。又走三里,过香炉峰。这座山峰呈三层旋绕,南面从上直往下破裂开,中间有一块凹下去的地方,上面构筑了僧人的小屋。当时雨下得很太,竟然没能攀登。香炉峰的西面就是安仁县东界,从这里起又步入饶州府境内了。走三里,到简堂摄。走一里,雨下得很猛,内外衣服都被淋透子,又走三里,经过新岩脚,然而不知道岩就在路上面、从新岩东面的山峡往北穿越,见此岩西面的崖壁下都是横亘的岩石,岩石上飞瀑交洒,心想已经走错了路,于是到岩石间去避雨,并剥开橘子、袖子当午餐吃。旋即叫顾仆先到岩北面探寻,但没有任何清息。他冬回往南面探寻,见到南面山崖间有户人家掩映在竹丛中,我以为那是马祖岩无误了,赶忙走出避雨的地方登上山崖。那岩洞虽然高而宽敞,盘亘在半山间,然而石质粗糙,洞穴平直,缺少曲折玲珑的意态。这时已经弄清它是新岩,不是旧岩,并且看出居住在岩洞间的僧人虽然备了餐,但又唯恐客人不离开的样子,于是我们赶忙出了岩洞,迅速奔下山。又在雨中时走时停地往西行一里,折往北进入山峡中。山峡入口处众多大石头杂沓地堆叠着,自高处到低处盘结耸立,深树古藤笼罩在上面,很是雅致,由峡口进去,东西两边崖壁对峙,山峡的北端山崖连接而南端敞开,敞开处就是峡口,而山崖连接处是峡底。马祖岩在左边山崖的半山腰,即新岩的反背。崖壁间横向裂开一个洞,也大略如同新岩的那个洞一样,僧人分住在两间房子中,岩洞中狗窝、猪栏、牛圈、马棚,填塞得满满的。我从峡底往南向上攀登此岩,当时雨未停止,从岩下行走,洁玉般的水流交相飞舞在岩外,洁玉般的水帘环绕辉映在眼前,仰视重叠的岩洞上面,栅栏飞架在空中,以为必定美妙至极。等登上去,却坑脏腐臭得不可接近,J'L乎都是些牛马猪鸡的栖息处所,而人居住的地方,狭小简陋,黑暗得如同地狱。当时我衣服很湿,而且天将要黑下来,岩洞南边的房子中正汇集众人作法术,拒绝接纳客人,北边的房子也是一样,要找一个躺卧的地方都不可能。徘徊了许久,寒冷得要命,硬是要了一个石完躺卧在其间。叫童仆用随身带来的米和炊具去生火做饭,僧人先是推辞说没有柴禾,后又用细米换了我们的米,而煮成粥后竟然见不到一颗米粒!

  二十六日天大亮时起来,又拿米做饭,那僧人仍用细米调换、我们将就着吃了些就出发。仍然从山峡北端时山崖连接处下来,我让顾仆先走出峡门口,自己一个人转往西登上山崖。岩洞也如马祖岩一样横向裂开,但没有马祖岩深,不过也没有马祖岩那样各种污秽之物到处填塞的情景。我从岩洞边一直奔向南面,路断绝的地方崖壁被凿开,到了岩的边缘处,崖壁高峻陡直,不可往下俯瞰,忽然有个洞贯通山峡显露出来。越过那洞的'西面后,路便分成两条,‘条顺山崖往北去,一条顺山崖往南去,两边崖壁夹峙,中间便形成了一条线。那条线中间的东边崖壁下面,又破裂开形成岩洞,它也如马祖岩一样呈横向,然而清新洁净,深邃幽远,我忽然觉得两者间有天壤之别。岩洞外面的崖壁与对面的崖壁,都下坠百丈,上插千尺,两边相隔仅有咫尺,而且都是横向裂开,如重重高楼一样深邃。只有最北面很开阔,我以为可以通往外面的地方,但那敞开处虽然露出天空的光明,地势却更加高峻险要,陡峭弯隆的崖壁,不可下走和上攀,实在是大自然中非常僻静险要的一处地方,而这不就是所说的“别有洞天”的那种地方吗?又回到洞门口分路处,仰头观看洞的上层,凌空飞突的岩石平平地伸出去,人可以站立到上面而又因太高无法攀援。我从洞南边的路转到山峰侧面往上爬,飞阁高悬,不可攀登,另外形成了一块天地。当时顾仆已经在山峡下边等了我许久,于是穿过那个贯通山崖内部的洞,仍然往东到了山崖边缘,想寻找道路下到峡口,然而没有找到路;顺来时的路沿山崖抵达北端山崖连接处时,顾仆见我许久未走出山峡,又大声地连连呼喊着找了过来。于是和顾仆一同出了峡口,往东南走四里,经过南吉岭。遥望岭东面,乱山横翠,那并列耸立在北面的,是排衙石,它最为高峻,那倾斜突立在南面的,是仙岩,最为秀丽;而从近处俯瞰岭下,那尖峭地插立在平坦的田块中,四面笔直向上耸起的,是喝石,最为峻峭。走下南吉岭,就看见一条大溪从东面流来,直逼岭脚孟这条溪发源于沪溪县,经过上清街往下流。于是从溪北岸溯溪流,向东南走四里,到达竭石下面。仰望这块石头高大弯隆,虽然它向上逐渐伸展而变得宽阔,然而却更加陡直,显出孤柱撑天的态势。它下面有个褐石村,此村在安仁县的东南边界;渡过溪往南走为沥水,这条山溪的岸上住着几十家居民,从这个村庄开始又属于贵溪县地。又往东走五里,直抵达排衙石的西面,这里是渔塘村,村中的居民以造粗纸为业,村子的东面濒临一条大溪。顺大溪向西南行一里,为蔡坊渡,于是停下来投宿在这里。二十七日从蔡坊渡渡过溪水往东走一里,为龙虎观。从观后走一里,为水帘洞。往南出了山走五里,为兰车渡。再走三里,为南镇宫。往北而后折向东走一里,渡过溪水便是上清街,那街道很长。往东走一里,为真人府。往南渡过溪水走五里,翻越一座山岭,那岭叫胡墅岭。往西南走七里,叫石冈山,它是金勤县的东界,从这里便进入了抚州府境内。又走三里叫淳塘,又走五里叫孔坊,村中居民都姓江,这天就投宿在这里。

  二十八日从孔坊走三里,为郑陀岭。七里为连洋铺。十里为葛坊。十里为青由铺。〔有一条石梁水,流往邓埠。〕十里为茅田,这里就是到抚州府的路。下一座岭为五里桥,从此处起水才向西流往许湾,桥南有座庵,庵旁边有个阁,是人们迎来送往的场所。再往东南走,进入金勤城。城东西长两里,我们由东往西走出城,城北门是到抚州府去的路。城外东北面为黄尖岭,它就是出产金子的地方,志书上所称的金窟山。〔在城东面五里〕黄尖岭的西面是茵陈岭,茵陈岭的一条山冈往西延伸,是五里桥北面的分水山冈。位于金窟山东南边、环绕在域南面的,叫朱干山。〔即翠云山,翠云寺就在这座山上。如今称朱干山。〕金窟山、茵陈岭从北、东、南三面环绕县城,就是所说的“锦绣谷”。只有县城西南面略微缺开些,一条小水沿朱干山麓向西流去,流下许湾桥才能够航船。朱干山的南面有山峰高高耸立,也是从东北绕往南面去,那是刘阳寨牟滁岭,它的东面为沪溪,西面是金黔县的大塘山,我怀疑就是志书上所称的梅峰。〔再往南为七宝山〕

  二十九日从大塘出发。对着大塘的,东面是牟称顶大山。往南走十里为南岳铺,又往西南走十里为贾源,又走五里为清江源。沿江流往西南走,五里为后车铺,在那里吃扳。又往南十里为界山岭。〔又叫韩婆寨。〕下了岭走二里为到沪溪县和建昌府的分路处。又走二里为大坪头,从这里水才流往南、又走四里为横坂铺扩又走五里为七星桥。又走五里为潭树桥。再走十里为梧桐隘。揭阳没有渡口,到建昌府东门才投宿。

游记日记 篇7

  西安,十三朝古都,虽说它的土地不肥沃,但它的历史悠久,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

  希拉克曾经说过:“世界原有七大奇迹,秦皇兵马俑的发现,称得上第八大奇迹。”今天我有幸目睹了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分成了三个坑,分别是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一号坑是的。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约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一号坑里,一个个兵马俑整齐的排列着。它们的头发是一根根刻出来的;铠甲非常精细,上面的鳞片清晰可见;就连指纹都非常清楚。经导游一说,我才知道,原来,兵马俑挖出来时,是有颜色的.。可惜的是兵马俑因为在地下存放了很多年,一碰到空气,颜色就氧化了。

  二号坑只是一个未开发的深坑。因此,我直接到了三号坑。三号坑虽然比一号坑小了很多,但它是总部,是必不可少的。坑里,兵马俑有的站着;有的跪着;有的微笑着;有的皱着眉。它们每个人的神情各不相同。中央位置是四匹马儿,后面有一个驾马的人。驾马人留着短短的胡子,遮住了嘴,分不清这人是喜悦还是愤怒。

  看完兵马俑,我真切的感受到它的雄伟、它的壮观,第八大奇迹果真名不虚传。导游又补充道:“相传秦始皇当年是想用人陪葬的,这时,一位大臣提出了观点:‘如果以活人殉葬,那肯定会引起公愤,甚至可能有人起兵造反,到时,整个王朝将会走向没忘啊!’秦始皇听了,一想,这也有道理,但不用活人,用什么呢?这些大臣就有提出了烧制泥人的想法。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兵马俑。”

  兵马俑的印象,留在了我心里,也印在了看到兵马俑的人心里。它的规模之大,做工之精细,都向我们说明了古人的智慧,也说明了西安这块地上的宝物很多。

【游记日记】相关文章:

精选游记日记3篇04-30

精选游记日记集锦9篇05-18

精选游记日记汇总六篇06-02

【精品】游记日记三篇05-26

游记日记模板7篇05-09

精选游记日记汇编五篇03-29

【必备】游记日记四篇03-29

【实用】游记日记四篇03-29

【必备】游记日记三篇04-04

实用的游记日记3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