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历史说课稿社会生活变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历史说课稿社会生活变化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社会生活的变化》。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主要讲述了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和先进中国人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下,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同时本课内容又与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紧密相关。所以本课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本课内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
但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此,我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感性认识,引导他们透过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对变化的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近代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并 正确认识这些变化;
2、过程与方法:
大胆的对本课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通过对19世纪末的宜宾婚礼与20世纪初的上海婚礼进行对比描写,反映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和老师补充资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过程中,始终融入宜宾乡土历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引导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的不懈探索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并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我把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正确认识这些变化。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采纳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学法
教法是前提,学法是关键,本课将主要采纳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以培养学生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和拓展学生的思维。
六、说教学设计
(一)、导课设计:吴老太爷之死。
把矛盾《子夜》中描写吴老太爷到上海的精彩片段作为导入,并提出问题:
吴老太爷所见到的东西,在我们今天看来非常平常,为什么他会深受刺激,学生畅所欲言后,我将点出是因为上海的变化与他自己生活的世界相差太大,以至于他受不了这种刺激最后脑溢血而亡。从而引出新课。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
(二)、新课教学
1、那一场传统婚礼
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向学生讲述一场19世纪末,我的曾祖父的的婚礼。通过三个镜头引导学生去感知19世纪末的社会生活。
镜头一:宾朋
通过镜头一宾朋,引导学生了解19世纪末中国老百姓的交通、发型、服饰,礼仪、称呼等,为学生描写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后发生的社会习俗的变化做好铺垫。
镜头二:迎亲
通过镜头二在宜宾潼关码头迎亲,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后,西方文明成果的传入,引发了我国交通工具的改变,但宜宾由于地处内地所受影响较小,交通工具变化大不,加深学生对乡土历史的了解。
镜头三:拜堂
通过镜头三拜堂,引导学生感知新娘的心理和旧的拜堂仪式,使学生了解旧的社会婚俗及旧的封建礼教给青年男女带来的伤害。为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冲击旧的封建制度、改变封建习俗打下基础。
在引导学生感知了这场婚礼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三组镜头主要从交通,文化生活,社会习俗等方面体现了19世纪末宜宾的社会生活状态。宜宾仅仅是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从而以点到面映射出当时中国社会风貌。
设计目的: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通过轻松愉悦地方式感知19世纪末中国社会风貌。
过渡:随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历史进入到1919年的黄家大院:留着短发、读着电报的曾祖父将带着曾祖母赴上海参加女儿的婚礼。
设计目的:由于本课重点是体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且这些变化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为了给后面分析变化的原因做铺垫。
提问:曾祖父、曾祖母去上海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他们可能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上海?并说出这样选择的'理由。由于课本没有涉及到宜宾乡土历史,因此,我将给学生补充有关宜宾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情况。
设计目的:为引导学生了解乡土历史,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还原历史的能力。
2、那一场西式婚礼
小组合作: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和教师补充材料,想象我的曾祖父、曾祖母赴上海后将会发生的有趣故事来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分组如下:
第一小组:请合理想象我的曾祖父、曾祖母赴上海后在街上的所见所感;
第二小组:请合理想象我的曾祖父、曾祖母在婚礼上的所见所感。
要求:想象的形式不限(漫画、即兴表演、微型小说等都可),准备时间6分钟,展示时间8分钟。每个小组展示后,其他小组可随意提问,由展示小组解决问题,如学生不能解决可求助老师。
为了使学生的设计更完整的体现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特别是针对学生普遍容易遗漏的关于商务印书馆、照相等文化生活变化的内容,我将在学生准备过程中,走到学生中间,对学生的准备进行指导。
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展示,我将给予积极地评价,对展示精彩的学生及时鼓励,对出现错误的学生,也在充分肯定后,给予纠正。
设计目的:为达到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突破本课重点,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表达、方案策划、思维创新能力,也为引导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总结过渡: 19世纪末的中国,人们穿着中式服装,住在中式建筑里,敬爱天地君亲师,生老嫁娶都履行祖宗礼仪……这些,曾经是中国人的标识。但自100多年前开始“师夷长技”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导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进行归纳:
设计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使学生对本课重点知识有系统的了解。
提问过渡: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出:
合作探究一:促使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在学生充分讨论并回答后,我将主要总结为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原因:1、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2、先进中国人坚持不懈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尤其是辛亥革命以武力的方式直接打击封建制度,直接改变了一些社会的习俗)
预设:如果学生不能直接归纳,我将出示已准备的材料,让学生从材料中得出以上两结论。
设计目的:为突破本课难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合作探究二:
提问:请结合书本知识和以下材料,谈谈你对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认识?
在学生讨论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这种变化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应该肯定,同时也应让学生明白,中国与世界,城市与农村,内陆城市与沿海发达城市如宜宾与上海相比差距很远,说明变化有限。
过渡:今天,宜宾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已经找不出一百年前那些落后的影子,但我们无法忽视的是,宜宾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宜宾与沿海先进地区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在530万宜宾儿女昂首挺进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今天,作为学生的你们,可以为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做点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后,我将展示我校09级学生葛依伦的作文:《我人生的梦想》,在这篇文章里,他深情地写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我渴望……有一天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回到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用我自己的双手与智慧,把宜宾建设得更美好!
最后我将这样总结,同学们,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责任,有努力学习的冲动和热情,我们就一定能放飞自己的梦想!
设计目的:为引导学生认知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积极性和进步性,也为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以上是我对《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十课《社会生活的变化》的粗浅设想,谢谢各位耐心的倾听,感谢各位对我的帮助和关怀,谢谢!
初二历史说课稿社会生活变化2
各位专家、同仁:
大家好!下面,我向各位汇报《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中的教学尝试。
一、教学内容
根据课标要求,本课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展示了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历程。
作为社会生活史的主题教学,本课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内容庞杂、内涵深刻。
内容庞杂是指本课中“社会生活”涉及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等方面,内容多,空间广,勾勒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图卷。
内涵深刻在于作为本册书的收尾篇,本课是中国政治、经济、思想近代化回归生活的表现,体现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透视出历史的变迁。
因此,本课的主旨就是在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之中感受文明的演进。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的思维具有形象化、简单化的特点,更易于接受直观可以感受得到的知识。如何结合初一学生的思维特征,让他们带着兴趣进入历史课堂的学习呢?
北京前门大街的重修开放引发了我的思考。前门地区保存了丰富的近代北京社会生活的内容,是学生相对熟悉的区域。何不让学生到前门地区寻找近代社会生活的痕迹?置身历史遗存的现场,感受历史那难以言传的细节与氛围。于是,我组织学生去前门地区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根据清末官员恽毓鼎的《澄斋日记》,我设计了“近代京沪游”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历史情境,将学生的兴趣点和教学重点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分析,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和同学们一起:
发现历史,感受变化,提高能力;
了解历史,探究变化,掌握方法;
享受历史,感悟变化,升华情感。
四、教学策略
依据教学目标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策略,依托课前实地考察,设计通览、透视两个环节,我和学生从生活的角度看历史,通览变化的表现;从历史的角度看生活,透视变化的内涵。
下面,为大家呈现具体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通览环节]
通览环节围绕着历史情境“近代京沪游”展开。在1911年-1912年间,学生以清末国人的身份,从北京前往上海游览,期间经历辛亥革命。之所以选北京、上海,是因为这两个城市是近代城市社会生活变化的缩影;之所以选择辛亥革命前后这段时间,是因为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体现出新与旧、中与外、变革与保守的激烈碰撞。
为了推进情境发展,旅行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四个小活动,带着学生在活动中寻找社会生活的变化。
活动一通过确定出行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近代交通的变化。我请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时代背景,选择快捷的交通工具出行。学生了解到淞沪铁路建成通车和轮船相继传入中国的史实,提出了乘坐火车。我随即提出问题:清朝末年的北京是否已有火车?学生立刻说他们在前门地区考察中发现了建于1901年的前门火车站,认为我们可以乘坐火车出发。配合我提供的相关铁路通车时间,经讨论最终确定乘火车至上海。
活动二中,我们一行来到前门火车站准备出发。通过寻找前门地区的近代生活遗存,了解电影、照相出现的史实。我提出问题:清朝末年来到前门火车站,我们能看到哪些在近代才出现的新事物呢?此时,学生分组展示实地考察中拍摄的照片。在我的指导下,他们在众多的照片中辨别出近代出现的新事物,如铛铛车、大观楼影院、大北照相馆、火车站等,进而掌握电影、照相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到了第三个活动,我们已经到达上海。活动主题是联系北京亲人,由此引入电报、电话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在讨论中推进情境发展,继续寻找社会生活的变化。我提出一个问题:身在清朝末年,我们如何尽快告诉亲友已经到达上海的消息呢?
学生基于生活经验,马上提出打电话。那么,当时人们是否可以使用电话呢?我提供了一张上海电话局的广告。学生分析其中人物的对话和广告词,了解到电话出现的史实及其带来的便利。同时,我也告诉学生当时电话的使用并不像现在这么普及。
由于学生对电报不太了解,我就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电报传入中国的时间,并补充李鸿章关于电报的奏稿,指导学生分析材料。材料中“经营十余年”表明的是电报引入中国的背景,即洋务运动。“瞬息万里”体现了电报的特点,“官商称便”说出了电报的作用、影响。在指导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官商称便”的“便”字背后体现的是什么历史变化,同学们认为在便利的背后是历史的进步,“便”字还可以理解为“变”革的“变”。
接下来的活动四中,学生以游客的身份停留在上海,我提出问题“作为游客,我们怎样更多地了解这个城市呢?”由此,分析以报刊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影响。我出示当时的报纸,学生从中找到了“鱼肝油”、“《文学报道》”、“中华民国万岁!孙大总统万岁!”等信息。我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将这些信息归结为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学生从中感受到大众传媒不仅是人们了解社会的工具,更是表达人们态度、观点的舞台,例如对“中华民国成立”一类重大事件的宣传,对近代中国政治的进步就起了推动的作用。
报纸上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万岁!”呢?因为在我们旅行的过程中辛亥革命发生了,中华民国建立起来。接下来,我继续引导学生关注此后社会生活又会发生哪些变化。我又出示了一份报纸——1912年《时报》中的文章片断,阅读材料后学生找到了民国时期在易服饰、剪发辫、废缠足和礼仪方面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变化背后的历史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以改称呼为例,我请学生说出他们知道的旧称呼和新称呼,之后带着学生继续分析,旧称呼,如:老爷、奴才,大人、小民,学生立刻发现这是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反映。在新称呼中,大家都可以称呼对方先生、同志。在新旧称呼对比中,反映出人们对于平等的追求。
通览环节,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平台,完成了本环节的教学任务,从社会生活的变化看历史的发展变迁。
[透视环节]
如果说通览环节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看历史的话,那么,透视环节就是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生活。考虑到初一学生的思维特点,我设计了“三看变化”的活动。
“第一看”看的是“时代”,以通览环节所学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分析推动社会生活变化的历史因素。我设计了一个时间轴。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标注出影响社会生活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出理由。为了引导学生开展活动,我以辛亥革命的断发为学生做了一个范例。学生因为获得了一个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表现得非常积极,标注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说明理由的过程也非常精彩。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却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变化并非一笔流水账,而是与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关,与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
“第二看”看的是“艰辛”。我出示一幅地图,显示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铁路分布情况和部分社会生活变化表现的分布情况。我提出问题:让我们看一看,近代新事物最早诞生在哪些地方?这些地方有何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体现出区域上的不平衡,时间上的点滴渐进。之后,我出示一则材料。材料显示的是,在同一时间内,社会生活新旧现象并存。由此,学生感受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艰难。
当学生感受变化的艰难而略有失望时,我马上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变化发生的区域是有限的,变化的历程是艰难的,这些变化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进入第三看,看的是进步。
以下是其中的一段材料。我以报刊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生活变迁背后蕴涵的进步因素。首先,我提醒学生注意,《申报》的时论主要关注哪些地方的新闻。某个地方的人对全国和国外的新闻品头论足,这在现在看来并不新鲜。但是,放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我们会发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更多的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正在破除传统的狭隘的乡土意识,更多地关注国家、关注世界大势,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总结]
回顾本课的学习,我紧密围绕着一个“变”字——变物质、变思想、变文化,设计了“通览”环节,在“近代京沪游”中和学生一起梳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提升了一个“看”字——看时代、看艰辛、看进步,设计了“透视”环节,在“三看变化”中认识到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曲折、艰辛,感受到近代中国人追赶时代进步潮流的坚定步伐。
作为社会生活史的教学,我的体会是:依托生活让历史更生动,融入时代让生活史更深刻。讲完这节课后,我与学生共享了xxx先生的一句话“生活的历史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
【初二历史说课稿社会生活变化】相关文章:
有关历史说课稿05-30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12-05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01-16
初一历史说课稿12-28
高三历史说课稿01-11
高中历史说课稿01-11
初二历史教学反思03-14
初二物理说课稿01-04
初中历史说课稿优秀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