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轻与重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轻与重教学反思1
一、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
本节课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从事操作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比较两个物体的轻与重,让学生不断体验、感受物体的轻与重。通过让学生“掂一掂、拎一拎和吊一吊”等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理解物体的轻与重和掌握判断物体轻与重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物体体积大不一定重的道理,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可采用不同的判断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才符合新的数学课程观,数学的学习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去自主参与、互动、体验、感悟,帮助学生在一系列的有效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和协作精神,同时让学生积累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二、注重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和设置悬念,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去猜想、实践、体验、论证。在课的.引入部分,首先让学生猜测哪个盒子更重,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在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用眼睛看判断出两个物体的轻与重之后
出示两个用眼睛看也难以判断的物体,这就引出了用手掂的方法。如两个物体掂不出(重量差不多时)如何来判断,实践中又产生新的问题,五件物品选用什么方法比较好等等。
通过一系列的设置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掌握了判断方法,培养学生估测能力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五件物品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整理。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让学生吊一吊比较,而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并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合作完成,通过学生的实践与交流,发现用掂太烦,根据从材料的特点之能判断出最重的和最轻的,最终通过合作交流统一认识,选用吊的方法来判断较好,从而自己解决了这一问题,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重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语言是思维的窗口,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是低年级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操作之中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结果进行语言训练,通过独立说、同桌说、集体说的形式,使学生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轻与重。在课堂中应体现思维性、兴趣性、活动性和自主性,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尊重学生,这样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才学得愉快、有趣、活泼,学得扎实。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对于这些想法我及时予以了肯定,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当遇到严谨的科学问题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选择科学、更便捷的方法来解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互帮互助的情景一直贯穿其中,低年级学生对卡通人物十分感兴趣,情景的引入可以让低年级活泼好动的孩子更积极地投入各项活动,从中还可以让学生体会传统美德——互帮互助,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感受到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五、有效利用现代化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数学教学,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优点,就在于它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多样化、具有交互性,有利于因材施教,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来源于生活,为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了许多情景:唐老鸭和米老鼠的争论:到底谁轻谁重让孩子们进行猜测并想办法验证。米老鼠手上的物品无法比较时该怎么办,而生活中的办法就是掂。还出现学生爱玩的跷跷板,让学生感受在游戏中也有比轻重,在跷跷板停止晃动时,哪边在下面就是谁重。当两边的重量相等的时候,跷跷板就平衡了。学生在课上可以看到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游戏中常见的玩具,自然而然就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了。
轻与重教学反思2
“轻与重”是沪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轻与重的比较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有经验和经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的选取大都是学生身边的、常见的和感兴趣的实物、活动,非常符合和贴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及生活体验,因此这部分内容在授课时行对比较受学生的喜爱和容易理解掌握,课堂教学氛围更是轻松愉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实践性较强,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以实践活动为主,一来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来在实践操作活动重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操作中感受物体的轻与重,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通过一系列的“看一看、掂一掂、吊一吊、猜一猜、称一称”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物体的轻与重和掌握及选择合适的判断物体轻重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感受体积大的物体不一定就重的道理。
新课伊始,开门见山,拿出孩子们常见的苹果、水杯和气球,顿时这几样简单有熟悉的物品成为全班同学的焦点:“老师请来他们干什么呢?”紧接着抛出问题:气球和苹果比,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呢?简单的提问,孩子们参与度很高,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完全可以解答,用眼睛就可以看出两个物体的轻重,气氛非常活跃,顺水推舟,就出示了课题:轻与重。为了让跟多的孩子获得这种学习的成就感,于是接着出示了三组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轻同学们用“看”的方法判断物体的.轻与重。承上启下,我请同学们用“看”的方法判断两个盒子的轻重,这就引出了用手掂的方法,同学们你掂我也掂,掂得满脸的开心,在巡视的过程中,有个学生疑惑的问我:“闫老师这两个我觉得差不多重!”多好的契机啊,顺势将这个生成的疑惑抛给了学生:当两个物体掂不出(质量差不多时)如何判断呢,有更合适的方法吗?通过了一系列的情境设置和讨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掌握了判断的新方法:借助工具测量,培养了学生估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新知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层层推进、由易到难:先用生活经验看出物体的轻重,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用手掂;当重量比较接近无法凭借手感判断时,用身边的工具——橡皮筋吊一吊;当物体比较大且无法掂一掂和吊一吊时,用天平称。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通过猜测、尝试等活动,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将思考的过程表述出来,通过这样的实验操作及语言的表述和不断的问题生成及补充完善,整个教授的知识框架就逐步清晰化、具体化和完善化。
语言是思维的窗口,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更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操作活动中我便强调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活动的结果,通过独立说、互相说、集体说等的形式,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结果进行语言描述,使学生能用数学语言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轻与重。贯穿本节课的始终,在课堂中我尽量体现兴趣性、思维性、活动性和互助性的结合,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以此激励他们思维的火花并将其大胆说出来共享,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对这样或是那样的想法及时给予肯定,当遇到严谨科学的问题时,我就引导学生选择科学和便捷的方法来协助解决。
不足之处:
在“掂一掂”环节的引入过程中,我让学生们猜两个盒子的轻与重。做足准备的我以为他们的答案应该是“茶叶盒和钢笔盒比,茶叶盒比铅笔盒重”,但事实上他们的答案恰是相反的,理由是:铅笔盒的脚上有铁。一点点铁就决定了他更重?不甘心的我继续追问:你们认为呢?始终没人反对,但是理由也说不出,跟我的预期背道而驰,此时的我有点无措。现在想来,孩子的思维很多时候都不会按着我们大人的逻辑出牌,他们的答案总是让我吃惊!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教具的选择一定要谨慎,对比物体之间尽量要找准变量和不变量。其二,在本课内容的教授过程中,没有清晰的阐释出“没有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即,在引出比较物体轻与重的新方法及方法的比较时,不应该独立地说哪种方法好或不好,而应该重点强调要根据比较物体的不同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轻与重教学反思3
“轻与重”是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轻与重的比较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有的经历和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内容的选取都是学生身边的、常见的、感兴趣的事物,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体验,因此这个内容相对来说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掌握。
本节课的教学以实践活动为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断体验、感受物体的轻与重,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通过让学生“掂一掂、拎一拎和吊一吊”等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理解物体的轻与重和掌握判断物体轻与重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物体体积大不一定重的道理,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可采用不同的判断方法。
在课的引入部分,让学生猜测可能要研究的数学问题,首先让学生猜测哪个盒子更重,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在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用眼睛看判断出两个物体的轻与重之后出示两个用眼睛看也难以判断的物体,这就引出了用手掂的方法。如两个物体掂不出(重量差不多时)如何来判断,实践中又产生新的`问题,选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通过一系列的设置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掌握了判断方法,培养学生估测能力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探究新知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层层推进:先用跷跷板比轻重,用眼睛看,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用手掂;当重量比较接近无法用手感觉时,用手边的工具——橡皮筋吊一吊;当物体比较大比较重,无法掂一掂、吊一吊时,用手拎;最后再到生活场景中,。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通过猜测、尝试,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通过语言的叙述和不断的补充完善,整个知识框架就逐步形成了。
数学的学习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去自主参与、互动、体验、感悟,帮助学生在一系列的有效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和协作精神,同时让学生积累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总之,课堂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想其所想,说其所说,做其所做。
轻与重教学反思4
《谁轻谁重》这一节课是教科版《我们周围的物体》这个单元的第二课这一课分为了三个环节。第一步,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猜一猜在泡沫块儿、小木块儿、勾码、大橡皮、小橡皮这五种物体中谁轻谁重;然后再让学生用手掂的方法,再比较一下谁轻谁重;最后再用小天平来量一量谁轻谁重。
但是在试讲的过程中我就发现,学生在使用天平的时候是有很大问题的,他们也很难想象到,为什么要用曲别针来衡量物体的重量。同时我高估了学生的情况,一开始我觉得学生要用手掂一掂这五个物体一定会很快的就比较出到底谁轻谁重。因此我将这五个物体的重量就设置的比较接近,一个大橡皮和那个木块的重量非常的接近,大橡皮和小橡皮之间的重量也比较接近,乒乓球和泡沫的重量又比较接近。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当我们把这个物体的重量设置的非常接近的时候,学生因为生活经验非常少,他很难去用手感受到谁轻谁重。因此在这一环节就出现了问题,学生手掂以后,排序的结果仍然非常混乱。
因此,在第二次教学中,我将乒乓球这个材料去掉了,换成了钩码,这样至少学生在第一次第一次预测的时候,他就能够将泡沫定为最低。同时,我也将小橡皮的重量进一步减轻,一开始小橡皮是大橡皮的3/4左右,在第二次改进中,我将小橡皮切的是大橡皮的一半儿,也就是说小橡皮和大象皮的质量正好相差了一半儿,学生就比较容易区分了。还有我将乒乓球换成了钩码,这样的话能学生在第一次猜测中,通常会把泡沫认为是最轻的,其他几个可能拿不准,但是在第二次用手掂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认同钩码是最重的,泡沫是最轻的'。这样只有小橡皮、大橡皮和木块的重量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小橡皮一定会比大橡皮重,所以学生真正拿不准的其实就是大橡皮和木块。此时,老师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引出天平。从最后的实际效果来看,还是很好的。学生的学习非常的顺利,而且兴趣非常的高涨。
轻与重教学反思5
新课标指出要以儿童的生活现实为背景,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事情出发,从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出发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两人可以比什么?”让学生猜测可能要研究的数学问题,给孩子创造猜测的机会,再引出老师和学生比高矮,学生们从观察中判断出两人身高的高矮。同时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所要学的内容,也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之中。
《轻与重》是一节贴近生活、非常有意思的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用手掂物体的重量,玩跷跷板,两手提重物的平衡等活动有了一定的经验。本节课让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的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利用简易“天平”,亲身的体验,小组的合作,学会用简单的推理方法得出多个物体比较轻重的方法。使他们能把课堂所学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但是在我教的一个班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下面这个方面不太好。我说:小朋友谁能举些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轻与重,比如谁比较重,谁轻。结果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生1:我知道电视机重,桌子轻。生2:我知道西瓜重,苹果轻,等等。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数学语言的规范是很重要的,但是课的一开始我自己在语言叙述上就很不规范,这样学生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规范了,这节课的语言训练也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思后,在下一个班教学中,我首先示范给学生:谁和谁比时,谁比谁重,谁比谁轻。然后让学生学老师的样子举例说。我再根据学生在举例过程中的发言,给学生具体指导,让他们把话说完整、讲规范。这样学生的语言就比较规范了。
比较《轻与重》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利用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看一看、翘一翘、拎一拎、称一称”等比较轻重的环节,通过演示让学生在一次次地矛盾冲突中去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语言是思维的窗口,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是低年级重要的教学任务。所以,让学生学着说“()比()轻,()比()重”。通过独立说、同桌说、集体说的形式进行语言训练,使学生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轻与重。加强了语言的连贯性训练,从学生直观凭借,让学生有足够的感性认识,然后逐步形成理性认识,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
轻与重教学反思6
上完这节课,我听了其他各位老师对我的评课及自己的感受觉得这节课在这些方面上得比较成功
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从事操作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比较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比较两个物体的轻与重,让学生不断体验、感受物体的轻与重。通过让学生“掂一掂、拎一拎和吊一吊”等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理解物体的轻与重和掌握判断物体轻与重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物体体积大不一定重的道理,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可采用不同的判断方法。如:两个物体重量差不多,用手掂不出,可以用橡皮筋吊一吊,又如,比较两堆物体的轻与重时,用拎的方法较为合适等。
其次,教学环节层次分明,一环紧扣一环。课中通过创设情境和设置悬念,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去猜想、实践、体验、论证。如两个物体掂不出(重量差不多时)如何来判断,实践中又产生新的问题:两堆物品又如何比较轻与重,五件物品选用什么方法比较好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情境设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掌握了判断方法,培养学生估测能力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整堂课体现了思维性、兴趣性、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学得愉快、有趣、活泼,学得扎实。
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让学生把五件物品按轻到重的顺序整理。其实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掂一掂、拎一拎和吊一吊”等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这时候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好方法来完成这一教学活动,因为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方法,然后可以让他们说一说你为什么会用这个方法来判断?你比较出来的结果又是怎样的?最后让他们讨论并验证得出结果。可在本节课中,我却直接采取了让学生用“吊一吊”的方法进行比较(也就是老师把方法直接告诉了学生),其实在这个环节学生是完全能够自己得出结论的'。如果当时用这个方法通过学生的实践与交流,发现用掂太烦,根据从材料的特点来判断出最重的和最轻的,最终通过合作交流统一认识选用吊的方法来判断,从而自己解决了这一问题,就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轻与重教学反思7
在引入部分,我先让学生凭生活经验用眼睛观察来比较两个物体的轻与重,然后再过渡到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中的2个盒子哪个重哪个轻,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去猜想、实践、体验、论证。学生想到了很多方法,如生活中使用的工具,天平称等等。这样的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注意力马上集中在如何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当没有这些工具时马上想到了用手来掂一掂,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大胆地猜测、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习兴趣提高了、主动地进行思维。在“掂一掂”的设计中,我选择了四样物品:苹果、梨、水、气球。在教材中有苹果和气球两样物品,我结合教材又增加了两样,这样在比较时,学生就有6种不同的选择,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小组活动更丰富,还可以让学生有较多的语言训练。在猜测中有的学生会认为大盒子重,可见学生常常会有“大的就是重的”这样的误解,“气球”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说“气球中间是空的,所以它轻”从而体验到物体的轻重不但与它的大小有关,还和它的材质有关。
在 “拎一拎”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层层推进:两堆物品又如何比较轻与重,当物体的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如一堆梨和一堆苹果的总重量谁重谁轻)是不是也可以用 “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得出结论呢?这里我借助了课件向学生直观演示,当比较两堆物体的轻与重时,用拎的方法较为合适。在这个环节我让学生人人参与,通过与同桌伙伴合作拎一拎同桌的书包来体验“拎”的感觉。
当两个物体重量比较接近无法用手感觉时(掂不出)该如何来判断,在实践中又对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当2个物体的重量差不多时,还可以用手边的工具——橡皮筋来“吊一吊”,但前提条件是橡皮筋的长度是一样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反复让学生指出该看哪一段的长度,有的孩子会误解,以为谁最低谁就最重。在这里我又结合课件形象的显示出橡皮筋拉长的长度。
在五样物体比较轻重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掂、吊、拎的方法,并进行了充分的`体验,例如,在掂一掂中,学生自己选择两个物品掂一掂、说一说。在个别学生尝试了 “拎”后,让所有的学生拎一拎自己的书包和同桌的书包,比一比轻重。在这些体验活动之后,要比较五样物体的轻重怎么办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选择、判断,有目测、有用生活经验估测、有两个两个掂,最后选择了用橡皮筋吊的方法,这是对所学本领判断后的灵活运用。每组人人参与,学生有选择地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最后把比较结果记录在纸上,这里即提升了学生的研究判断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活动的组织也更有序了。应该说这个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入了,对如何运用方法来比轻重也比较清晰了。
轻与重教学反思8
“轻与重”是一节贴近生活,非常有意思的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用手掂物体的重量,玩跷跷板,在橡皮筋上吊挂物体橡皮筋被拉长,两手提重物的平衡等活动有了一定的经验。本节课让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的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利用简易“天平”,亲身的体验,小组的合作,学会用简单的推理方法得出多个物体比较轻重的方法。使他们能把课堂所学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
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了学生日常生活熟悉的物品进行比较轻重,分几个层次介绍了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如用手掂一掂、用橡筋、利用简易“天平”算一算等等。让学生在这些方法的实际运用中,充分感受物体的轻与重,通过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的联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可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数学语言的规范是很重要的,既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同时把学生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通过语言的叙述和不断的补充完善,整个知识框架就逐步形成了。但是课的一开始我因为急于想要展开轻与重的话题,所以自己在语言叙述上已经很不规范了,这样肯定不能给学生严密规范的语言示范,本节课的`语言训练部分也因此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整节课关于轻与重的发言就显得比较凌乱,不规范、不完整。
在引入课题的部分,老师应该示范学生讲清楚三句话:XX和XX比体重,XX比XX重,XX比XX轻。并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举例说说生活中的轻与重。再根据学生在举例过程中的发言,给学生指导,让他们把话说完整、讲规范。相信通过几个学生的发言,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后面的课中也可以把轻与重的关系讲清楚。
对于学生比较水果轻与重的方法(不论这种方法是否麻烦),只要是正确的都应给予肯定。每组人人参与,学生选择地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即提升了学生的研究判断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总结归纳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语言的规范,可用建议的语气给学生一些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轻与重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02-06
云淡风轻的句子03-07
教学的反思01-07
教学反思04-19
识字教学教学反思11-10
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01-30
生物教学教学反思04-11
教学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03-19
小学教学反思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