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开学至今快2个月了,在每天的语文课常规教学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一些教学方法。在每次实践过程中,都能和学生一起体会语文的美,感受语文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在以前的教学中,对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没有把好关,使得一部分同学没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读课文的兴趣,养成了不认真预习、敷衍了事的习惯。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指名分段落读课文会是什么效果呢?当天上课我就点了平时读书较好的学生来读,效果好,找不出他们的不足,都能达到要求。在其他同学听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少部分学生心不在焉,眼睛也不看书。课下我反思:应该给他们做什么呢?其实,把字音读准,不填不漏字,不回读,不读破句这是学习课文最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做到了,接下来的学习才更加上手,才谈得上研读课文内容。
在接下来的每次初读课文时,我都有针对性的请读书不够流利,比较不自觉,对读书不敢兴趣的同学来读,读得正确、流利的就让他自己给自己加分;读错时马上让他自己或其他同学纠正,我只在需要特别强调的地方做出特别的指明就行了。
一段时间训练下来,不重视读书的同学爱上了读书,敢于主动举手要求单独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后进生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听得认真,读得忒卖力;有一定朗读能力的学生,不间断的锻炼了他们的听力,注意力越来越集中,耳朵越来越会听,反映也快了很多。
接下来我该思考的是,能力都提高了,该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朗读方面提出哪些不同要求呢?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描写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迷恋的故事。的叙述非常简单,通过几个细小的事例写出了法布尔,表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由着迷到痴迷的`过程。课文开始就提到了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正因为着迷,才能够潜心研究,才使法布尔最终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
课文出现了三个词语:着迷、迷恋、痴迷,课中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并区分它们的细微区别。学习了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后,学生对于“着迷”这个词语已有很好的感悟,至于“迷恋”的意思,放在捉小甲虫后理解。面对父母的不理解和阻止,法布尔丝毫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仍然沉迷在昆虫的世界里!这就是“迷恋”,已经“恋恋不舍”了,深深地爱上了,已经无法分开了!而“痴迷”呢,则含义更深,从“痴”的偏旁出发,已经着磨了无法自拔了才叫痴迷;而课文中主要是指时间之长,从童年到壮年直至白发斑斑的老人,法布尔始终沉浸在对昆虫的研究中,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使法布尔由“虫迷”而成为了“科学家”!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走出教室,我的脚步轻松多了,不是因为我的课上得有多么精彩,也不是教导和听课的老师夸了我几句,而是因为我认为在今天的课堂上给了孩子们最需要的,因为自己有了进一步探寻农村有效阅读教学的冲动。认真回顾本节课,认为有几点可以值得继续发扬的:
一、将朗读落到实处。从最初的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到后来的有感情的朗读,抓住重点句段悟读,层层推进,避免了盲目的'读。
二、实实在在教学生字。结合学生拼音基础差的特点,我采用了让学生看汉字标拼音和看拼音写汉字两种做法,让学生充分掌握生字的拼音,在碰到难写难认的字时,让学生采取书空和通过部首辨字的方法,让学生牢记这些生字。
三、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把生词带到课文句子当中,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通过激励性评价语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运用“百变课堂”环节,让学生快乐地将故事内容精彩呈现,积极打造“快乐语文”课堂。
当然,也存在了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板书过于凌乱,不够公正。没有体现文章的精髓。
二、教学生字时教师没有放手让学生充分自学,引导所用时间过多,以至于后面拓展阅读环节没有完成。
三、对知识与技能处于最底层的学生关注不够。
四、对于“复述故事”这个目标没有完成得很好,如能在表演完之后让学生们同桌之间讲讲这个故事就更好了。
五、“结合现实生活谈寓言给我们的启发”环节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今天在授新课时,我抓住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中“拣”字做了个小文章。(我先在黑板上板书“捡”“拣”两个字,并示意同学们思考两个生字的区别。)一学生立马举手,并答道“第一个‘捡’意思是随便无心地将某物拾起来,而第二个‘拣’含有挑选的意思。”我建议同学们抱以热烈的掌声。“今天啊,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大家可要留心了,小心把这两个字搞混哦!”然后,我留下了黑板上的.“拣”字而擦掉了另一个,顺势板书了整个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虽然简单地由两个易混淆的字引入,但我发现大家的注意力尤为集中,接下来的课大家听得全神贯注,当然,我也是教得轻松自如了。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
今天上午,我们学习第17课——《黄果树瀑布》。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一个感叹句:“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感叹句当然是适合有感情地朗读的,于是,我让大家齐读一遍。学生拖长声音读了一遍,毫无感叹的味道。我提醒学生:“注意标点,请大家再读一次。”学生又读了一次,强调了杰作。我说:“声音能大一点吗?”学生放开声音又读了一次。虽然我要求了三次,学生也读了三次,但我的内心有一杆秤:这个句子是作者的感叹,不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叹,当然读不好了。好,那就等等再说吧。
学到作者的感受部分时,学生分别找到了“舒服极了”“灌灌活力”“挟来生机”,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我放开视频,顿时,黄果树瀑布那訇然作响的声音充满教室。我请学生看着雄伟壮观的瀑布,听着气势非凡的声响来读一读这段话: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学生的激情终于迸发了,仿佛他们是主唱,而瀑布在为他们伴奏。这时,我顺势让学生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那感觉,才真正像发自学生内心的赞叹!
此时,我感叹道:“黄果树瀑布啊,我终于看到了你,你是那样雄伟壮观,气势非凡!如果我是一位画家,一定拿起手中的画笔,画下你壮观的容颜!”我环视教室,问道:“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位音乐家、诗人……你会怎么做?”这本是一个疑难点,我打算等一两分钟,没想到马上有学生举手。
生1:“如果我是一位音乐家,一定为你谱一支雄壮的乐曲。”
生2:“如果我是一位歌唱家,我一定为你高唱一首歌。”
生3:“如果我是一位诗人,我一定为你作一首美丽的诗。”
生4:“如果我是一位摄影师,我一定……”他说不上来,有人替他说“我一定为你照一张最美的相片。”
没有人发言了。我说:“我们都是朗诵者,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段,来表现它的大气磅礴。
这一下子,所有人的激情达到了高潮,读得我的内心都有点激动了。
看,激发学生的激情是多么重要!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
刚上完《天窗》,感慨颇多。
这一课是抒情散文,描述了乡下孩子通过屋顶上的小小的天窗产生的丰富联想,天窗就成了孩子们雨天和夜晚唯一的慰藉。表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天窗是唯一的慰藉”,以及孩子们通过天窗产生的丰富的想象。
在这一课里,我觉得我有几个闪亮点。
一、介绍茅盾生活时代孩子们有何游玩,体会当时的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他们惟一的心灵寄托,唯一的自我安慰。进而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时的失落(通过第4、7自然段里有关孩子被唤回后的动作来理解,也可以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情)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从而找回了失去的快乐。对比一下当今社会孩子的游玩,虽有电视、电脑、手机等,但这些无意中剥夺了我们的想象力。
二、课前布置学生背诵第5、7自然段,即作者通过天窗所产生的想象,目的是让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理解作者的想象,因为这课描写的内容与现在的孩子的生活比较遥远,现在的孩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熟读成诵便于学生接受。
第一课时一上课就采取集体背诵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并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这样不仅能检查学生对重点段落的记忆,更能以读代讲,理解作者通过天窗所产生的想象。学生的理解能力超出了我的预想,效果非常好。
接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假如是你在屋子里,透过天窗你会想象到什么?静思三分钟后畅所欲言。” 这个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天窗对孩子们的作用,那就是让孩子们有了丰富的想象。当孩子被关进地洞似的屋子时,天窗就成了他们唯一能与外界接触的窗口,透过天窗想象外界也就成了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
这个环节的实施非常成功,学生静思后都能畅所欲言,我表扬了几个说得好的学生,说完后老师进一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写下来,并对写的好的加以表扬。比如陈诏勇同学写的:“透过天窗,我仿佛看到了外星人的飞碟在天空中翱翔!”还有万梅香同学的“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像无数颗闪亮的钻石装点着夜空”等,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体会想象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围绕课文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弄懂天窗的来历和作者对天窗的赞叹,就能解决天窗为什么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这个问题了,课文的结构也就出来了。
在理解“为什么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这个问题时,我采用了反复读、缩句、用所学词语概括等方式方法。将“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来的宇宙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件!”并缩句,静思三分钟后有答案请举手,请凑到老师耳边说。这个设计让学生通过缩句理解这句话,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请凑到老师耳边说”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同时也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到‘有’,从‘虚’中看出‘实’,……”你能用成语或四字词语来概括孩子们所得的收获吗?孩子们很快就概括出“无中生有”“虚中见实” 这两个词语,理解天窗能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这个设计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造能力,恰到好处地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
四、最成功的环节是引导学生用“也许……也许……也许……”练习说话。并把答案写下来。写好后举手,教师会给写得好的学生贴上小贴贴。学生能在读中悟写法,即时练写法,活学活用,把感悟、理解、运用、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并让学生养成深思的习惯。学生写了好多超乎我意料的句子。比如:
李书宁:谁也不知道一万年之后,这里会是什么模样,也许是城市,也许是沙漠,也许是海洋。
魏益涛:使者要来鸟国颁发奖牌了,群鸟们议论纷纷,奖牌到底是发给谁的呢?也许是骄傲美丽的孔雀,也许是报喜的喜鹊,也许是力大无穷的猫头鹰,谁也不会想到默默无闻的乌鸦。
欧庆:人生道路上也许会经历风雨,也许会有许多美丽的风景,也许是平平淡淡,但无论如何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总之,这课的导学实施得非常成功。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7
首先我想感谢教研室精心组织和策划这次活动,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的平台;其次,我想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个可以促使我成长的舞台,下面,我就今天所授篇目《酿》来谈一谈我的设计初衷和教学后的一点反思。
《酿》位于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四单元第16课,是这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主要定位在“真诚”二字上,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学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因此,我在《酿》的教学设计中,就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做人的道理”作为这堂课的一个主要学习目标。而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语”的方法来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指导学生认识心理描写并懂得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好处,最后进一步运用心理描写续写片段,最终让学生将“学、思、练、用” 完整的融会贯通起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既学到了“抓住关键词语”品读语句和“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学习方法,又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本堂课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教学过程中,也比较顺畅的把我校的五步教学法展现在大家面前。但我感觉整堂课自己牵引过多,学生自主学习不够,没有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着力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大家有良策,希望多多指教。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一定会认真的听取建议,并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改进不当的教学方法。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8
《黄果树瀑布》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全文一共有八个自然段,按照游踪先后为序,分别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景色,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本文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班里的学生都没有去过黄果树风景区,对于黄果树瀑布这种气势雄伟的水肯定缺乏直观的认识和充分的了解。而且只通过读课文也很难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
针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这一特点,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这一载体,出示图片、声音、视频,让学生在视听相结合的过程中,对黄果树瀑布有个直观的认识,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句入手,让学生进行感悟语言文字的训练。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写景散文,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缺少的就是直观的感受,缺乏生活的沉淀,对文中的有些语句,还有声音的变化,瀑布形态的壮观不能完全理解,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积累,这样借助媒体在阅读与欣赏中深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帮助学生很好地感悟课文,又使学生开阔眼界。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9
今天上的是《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但我感觉到学生的朗读不行。于是自己先范读了一下。我想让学生感受一下,课文该怎么读?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老师读得好的原因。学生想后说,因为老师根据内容的不同,语调等都有不同的变化。我肯定了他们的想法后,让他们按照老师的方法继续练习朗,随后指名学生起来读。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于是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先让他说说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然后让他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样学生就容易掌握了。但是没有指导过的句子,学生依然读不好了。这种现象说明学生的'语感还没有形成,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还处于一般水平。我想这是需要长期练习和积累的,决不能操之过急。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0
这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猫》,文章主要讲述一只猫发现年糕,偷吃年糕后被粘住嘴巴,想尽千方百计都没摆脱掉年糕,受到主人一家的嘲笑。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只小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了三条真理的过程。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作者借猫的遭遇,寄托了自己对弱者的同情。
教学时我主要以读为主,通过默读、轮读、范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等形式,在读中感悟作品的意义,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读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理解。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了解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接着,我抓住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最让你发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反复读书,体会感悟,小组交流感受;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作者对穷人、弱者的同情。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较为高涨,课堂气氛较为活跃。
最后在课堂小结的时候,我让学生找出让你发笑的句子,并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读一下,并找出让你发笑的原因,这篇文章通过读让同学们自己在读的过程中自己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读中想,在想中体会作者对弱者的'那种同情。总之,这篇文章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当然,本课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学生对文本的体会感悟不够深入,仅停留在这只猫让人好笑的层面,对深层的寓意体会不到位。二是学生的感情朗读水平不高,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加强指导。三是课文的寓意比较深刻,只靠学生的读,没有老师的讲,学生不能透彻深入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四是老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很好的体现。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1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选自中国古代名著《水浒传》。文中林冲和洪教头两个人各有特点,一般老师引导学生确定了林冲“武艺高强、谦和礼让”,洪教头“自高自大、傲慢无礼”就算达到目的。接下来,就让学生看课文哪部分写得最精彩。把重点都集中在林冲身上,洪教头就不再提起了。我们说。作为主要人物的林冲当然重要,但对于反面人物,我们在教学时也不能忽视。像洪教头就有必要进一步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因为这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课文第3自然段,写洪教头出场,我们可以把他与林冲的举动来对比——
林冲:躬身施礼起身让座
洪教头:全不理睬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由此可看出林冲谦和礼让,洪教头傲慢无礼。然后进一步思考:洪教头为什么会这样做?透过人物的行为,折射出洪教头自高自大的性格。
接着,我们可以看看洪教头是如何苦苦相逼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根本不把获罪充军的林冲放在眼里.更是为了在柴进面前显示自己的能耐)
在比武一段,可抓住洪教头先是怎样神气十足,在受了挫折以后又是怎样恼怒的.。最后,比武失败后又是怎样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的。启发学生结合洪教头比武前的行为、语言来剖析他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洪教头自高自大、贪图钱财、心胸狭窄等特点从文章中感悟出来。
我们分析反面人物的特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正面人物,来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反衬手法。所以,教学时,两类人物不是单列出来分析.更多的应该是对比映衬。可以是横向的,如林冲与洪教头的对比:也可以是人物前后的对比,如洪教头一开始是如何不可一世的,最后又是怎样灰溜溜地走开的。
当然,我们学习课文。除了要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外,更应该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人的道理。像课文题目中“棒打”的“打”字,就应该仔细琢磨琢磨。首先,林冲是一让再让,忍无可忍,这才抡棒打,这个“打”是教训像洪教头那种“自高自大、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人,打击那种嚣张的气焰。
同时,引导学生对事物要进行客观的认识,像洪教头这个人物是否“无药可救”了呢?可引导学生从故事结局中去体会。可让学生从“满面羞惭、灰溜溜”两个词中感悟,通过前后文的阅读品味。感悟到洪教头此时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懊悔自己当初太不自量力等等。教学时,可设计一个教学环节: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他会怎么想?如果今后,再碰到林冲会怎么样?引导学生来想象,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写一写。
到此,可引导学生归纳阅读名著的方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来理解、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此帮助理解。
所以,语文老师不管上哪一篇课文。首先要熟读教材,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正面人物是教学重点。反面人物也不能忽视,努力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更全面的感受和理解。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2
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又结束了,回顾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有可取之处,同时也有需要进步的地方。
一、可取之处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了有效的互动,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观能动性。
2、在教学上不仅注重授课的过程,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性。
3、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通过语文的教学,让学生培养良好的情操陶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和美文段落的阅读,给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的积累。
5、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身心的'变化,进行教学策略的改变。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没有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形成更好的学习方法。
2、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能够更好的学习好语文。
3、学生的课外知识面还需要好好的拓展。
4、还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3
任教五年级63班语文已快一个月了,现将这一个月来的语文教学工作简单分析如下:
一、成功之处
1、在教学中,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状况中进行。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2、教学过程中进行诱导式、启发式教学。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料,并把这些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4、在教学中注重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5、在教学中适当选取教学策略。
二、存在的问题
1、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学生的阅读面。
2、应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3、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潜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能使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4、加强写作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4
这篇文章主线清晰,文章的教学重点比较好把握,整篇文章通过对林冲、洪教头动作、语言以及心理的描写突现了个性鲜明的形象。在课堂上,我以“林冲、洪教头各是什么样的性格”作为主线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品味语言,感悟文字蕴含的情感。总体来说,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林冲、洪教头的主要性格特征,初步了解在描写人物时的对比手法。他们也在潜移默化中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对重点语句的品读上比较到位,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节课上也暴露我的一些问题。
一、我备课不够仔细。
备课时我把重点放在对文章的解读上,查阅了有关资料,对林冲、洪教头,尤其是林冲的性格把握较准。我反复朗读课文,仔细研究课文内容,推敲文中林冲的语言、动作,反复揣摩语句的含义。设计时我也把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作为教学的重点,整个教学环节紧凑,关注三维目标的渗透。但是我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他们的活动的设想不够。所以当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我的设想出入较大时,我有些手忙脚乱。虽然一直知道一名老师备课时必须要做到备教材过程,但是常常备的是教材和教学过程,而学习的主体——学生备的不够。这给我一个提醒:备课时学生的学习需要一定要用心去备。学生会出现哪些情况,他们会从哪些方面解决遇到的问题,如果他们的理解出现偏差老师该如何引导等,这是我在以后备课的时候需要加强的。
二、课堂智慧欠缺。
课堂上学生的理解和老师的预设不同是在所难免的,老师应该怎样处理反映出的是老师的`智慧智问题。在我的课上,我有两个地方的处理特别失败。我想,如果我能够抓住那两个问题的话,学生理解的一定会更深刻。一处是在分析洪教头的时候,洪教头比武之前“脱了衣裳,独耍了一阵”,从这里应该能够看出洪教头的目中无人,自以为是,但是有一个学生找打这段说洪教头“威武”。如果我能够追问一下:他认为洪教头威武,你呢?从文中找处你的理由依据和他辩论。这将是一个多么好的教育契机,但是我却让它过去了,只简单说了一句就让学生坐下来去了。二是在学生找出洪教头“挺着胸脯,歪带着头巾”,我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只是说出洪教头不尊重别人,没有透过外表分析洪教头的狂妄与自以为是。
总之,我觉得想把这篇文章教透,就要好好研读《水浒传》,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条分缕析,自己也才能读透文章。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
《梅花魂》是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的第六课,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章讲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怎样指导学生自学理解体会梅花的品格;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阅读质量,我设计了三段录像和一张图片的课件,在教学中分以下几步实施。
1.利用“梅花人傲放”的录像突出教学重点:了解梅花的`清高品格。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梅花的清高品格后,教师适时地放第一段录像: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竞相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憾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师再出示图文片(图文中的背景部分是一幅梅花怒放的情景,文字部分是描写品格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利用“送梅花图”的录像突破难点:在送梅花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当学生深入了解梅花的品格特点后,教师再播放第二段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外祖父郑重地送给“我”墨梅图的动人情景,亲耳听到外祖父对小外孙女说的话,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图、声、乐并茂,学生心中洋溢着对外祖父由衷的敬佩。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深入体会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利用“我的中国心”录像巩固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深入了解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后,教师再播放第三段录像:“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师生一起跟着音乐唱,在歌声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让学生体会到海外游子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
这次教学效果较好,源于巧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能力的提升。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学反思04-19
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04-13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04-10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03-19
五年级册语文教学反思03-14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04-04
五年级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04-04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4-04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