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6-13 09:16:36
  • 相关推荐
《爱的教育》读后感1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的教育》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的教育》读后感1

  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

  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

  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也许它听起来很"口号",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我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爱的教育》读后感2

  如果我们细数一下身边的名言,再将它们分分类,你会发现,我们的名言十分有趣。而你也会发现,学问和读书类的名言更是数不胜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都是属于:“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类名言里的。而我,这条“半个书虫”,“啃”了一本书,这本书也正是我要与大家分享的,相信大家也猜到了,它就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意大利的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

  他以一名四年级的小男孩“安利柯”作为主人公,记录了他从开学十月到一学期结束的七月酸甜苦辣的生活,这其中还包括父母给他的信和老师为他们讲的“每月故事”,这些都被亚米契斯用轻纯、细腻、天真的日记表现出来。《爱的教育》这本书最早发表于1886年,到今天的20xx年,已经度过了126年仍经久不衰,这算是一个奇迹了!而我最欣赏的也是这部作品最完美的地方莫过于他的人物描写。作者用朴素、平淡的语言,塑造出一个个貌似微不足道的,但又很不平凡的人物:老铁匠、老石匠、卖菜妇女、卖柴人、卖炭人、铁匠的儿子、老石匠的儿子、卖炭人的儿子、少年鼓手、“父亲的老师” 、“带病上课的`教员”等等。这些平凡的人物都曾在我们生活中出现,而我们注意过他们吗?每当我看到这些人物时,生活中的“原型”就时时浮现。这本书一系列感人的故事情节,早已经把美好感情灌溉至我们的心田。例如: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尊重及终身不忘,对周围人的爱,对同学们的关心,对穷苦人的同情,对残疾人的尊重及帮助,对祖国的热爱,对英雄的敬仰等等。

  而他笔下的小学生一个个又是那么天真可爱。如果将他们带到我们这个价值多元化社会里,他们将是何等的高雅与纯洁?!这本书没有任何虚伪的说教,没有骗人的宗教式宣传,也没有任何豪言壮语或标语口号。它是通过对生活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人类是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而这种关心,理解,帮助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中国的“文圣”孔子曾说过:“仁者爱人。”可见,我们看来能称得上“仁者”的人,有“仁者”之心的人,最起码需要具备一颗美好的爱心。这本书虽然不厚,可我认为它内蕴却十分的深厚和沉重,它所蕴含的已经不再是课本上学不到的了,而是我们需要用一生时间来体验的。《爱的教育》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也时常细细品味这部名著,而它看似平凡而又深奥,难道热爱阅读的我们不正应该好好品荐一次吗?吃透了这套“名著大餐”你想,你还会因为人生而迷茫了吗?

《爱的教育》读后感3

  《爱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全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感人,充满爱的力量,这些故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友爱、什么是母爱、什么是关爱、什么是感恩、什么是人间最无私的爱……

  书中每个人物皆栩栩如生,以高尚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它通过对生活的朴素描写,使人感受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了解、相互帮助!而这种关心、了解、帮助,都离不开一个最基本的东西—爱。

  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部分就是“爸爸的陪护人”这篇故事了。虽然故事里的文字简单朴实,但流露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实在让人感动。故事是这样的:西西洛的`父亲在法国工作,前几天在回意大利的途中生病了。可是家里有一个孩子也正在生病,所以西西洛的母亲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他的父亲,于是让西西洛去看望父亲。西西洛天天陪在父亲身边,一心服侍父亲,给父亲喂药,为父亲收拾枕被、驱赶苍蝇……有一次,在取药途中,他看见了自己的父亲,才知道原来自己认错了人,一直在照顾的“父亲”是别人的父亲。父亲要他回家,可西西洛仍然坚持陪护着这位素不相识的“父亲”,因为他要完成一个使命:照顾好这个已经5天生活在一起的“父亲”。

  西西洛真是太了不起了,小小年纪便懂得了感恩,知道用一颗爱心面对生活的事情。他在不知道老人身份的时候,却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当他知道真相后,仍然选择帮助他。他的这种精神让我很感动,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更让我知道了:当别人在最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伸出援助之手,那你就是最快乐的人、最值得尊敬的人。那就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心地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当朋友不高兴时,我们去安慰他;当同学受伤时,我们去看望他;当父母生病时,我们去照顾他们;当陌生人迷路时,我们为他们指出一条正确的路……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阳光之爱可以融化冰雪,春风之爱可以萌发草木,雨露之爱可以滋润禾苗……爱更是无处不在的。尽管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但我依然相信爱的伟大,相信生活中依然存在着爱,而每一个人也感受和付出着爱。《爱的教育》教会了我:只有善于发现爱,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爱的教育》读后感4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中,主人公四月十一的日记,名字叫“父亲的老师”。

  这一篇日记主要讲了:昨天,主人公的父亲从报纸上看到教他的第一位老师的新闻,他兴奋极了,便打算明天去看望他的老师。整个晚上,父亲都一直给主人公恩里科谈他的老师。第二天,里科和他父亲来到了老师柯罗塞蒂家。在路上,碰见了老师,老师把他们领到了他家。父亲激动的和老师谈着话,老师惊讶、感慨、高兴地讲着父亲小时候的事情。柯罗塞蒂老师家,家徒四壁,简陋的床铺,摆放的家具都很简单。吃了饭,主人公和他父亲要回家了。当主人公亲吻柯罗塞蒂老师时,发现老师的脸已被泪水浸湿……

  主人公恩里科的父亲给一个可怜的老师带来了安慰,给一位老人带来了快乐,也给一名教师带来了自己奋斗终身的硕果。

  我们应向这位父亲学习。他生活了几十年,始终对自己的老师念念不忘,对老师向教育上付出的一切充满感激之心。

  老师,是人生旅途中的“第二父母”,我们要时时刻刻惦记着他们。对待自己的“第二父母”,要跟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老师对教育上的贡献很大,费尽了自己的心血。为的,只是培育出一批好的学生,好的人才。

  在生活中,老师就像一片青翠的绿叶。每天早晨,老师早早的到学校,为我们批改作业,认真备课。但老师从不多求什么,只求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好好学习,茁壮成长,将来报效祖国。

  敬爱的老师还像一根根洁白无私的粉笔。老师每天都站在那讲台上,不累吗?不。任劳任怨,从不说累。老师每天都拿着粉笔给我们讲课,不厌烦吗?不。老师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我们,把多年来积累的知识都传授给了我们。粉笔中包含着老师多少的汗水,带走了多少的心血呀!

  当树叶吐出了嫩芽时,老师领我们去春游;当火红的'太阳高照时,老师给我们买雪糕;当瑟瑟秋风吹过时,老师带我们去收集枫叶;当鹅毛大雪飘落时,老师和我们一起打雪仗……

  无私的老师还像一盏明亮的台灯。当我们遇到挫折时,看到台灯不知疲倦的工作时,听到老师对我们的鼓励声时,我们便从心底产生一种力量,促使我们要勇敢的克服困难,不畏艰难的做好每一件事情。老师像台灯一样,永远用他那最柔和的光芒,把我们的心田照亮,把我们的心田温暖着……

《爱的教育》读后感5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碗心灵的鸡汤,满满的爱意,其味甘美,读来令人手不释卷,掩卷则引人深思,是一本净化心灵的好书。书中的几十个爱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爱”,首先是与亲人间的“小爱”,其次与同学、老师、朋友或是陌生人之间的“中爱”,最后是对国家、民族博大深沉的“大爱”。撷取书中任一个关于爱的故事,都能让人接受爱的洗礼,甚至感动得泪流满面。

  “小爱”中使我最感动的一个故事是—父子情深。一个叫裘里亚的男孩,他看见爸爸的工作非常辛苦,每天抄书抄到晚上12点钟才睡,于是每天半夜等父母熟睡后,就偷偷爬起来帮爸爸抄书,这样居然骗过了爸爸和编辑的眼睛,好长时间都没有被发觉。当爸爸在饭桌上自豪地宣布自己因工作效率提高获得更多收入时,裘里亚心里美滋滋的。然而由于长期熬夜,影响到了学习,他的成绩较之从前越来越差,终于被爸爸发现。爸爸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原本的责备化作了充满爱意的拥抱,并为儿子小小年纪就如此懂事感到无比欣慰。看到这里,我被这对父子之间的浓浓的亲情感动不已,我觉得我应该向裘里亚学习,做一个体恤父母辛劳,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中爱”的故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全班同学对一个不幸失去母亲的`同学表现出的关爱。当这位可怜的同学在母亲去世后第一天来到班上时,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人打闹嬉戏,伤心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虽然没有言语,但我想这位同学一定能感受到大家对他莫大的同情和关心,从集体中获得爱的力量,坚强、勇敢地站起来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从这个故事情节中,我体会到,爱是对他人不幸的同情和理解,更是支撑人们面对困难和不幸的力量源泉。

  “大爱”是“小爱”和“中爱”积累后的升华。关于“大爱”,书中讲述了一个伟大将军逝世的场面,国王亲自出席将军的葬礼,全国人民自发聚集在一起开展悼念活动,为将军送行。这位将军之所以得到人民的爱戴,是因为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觉得将军戎马生涯几十年,为国家、为人民出生入死,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力挽狂澜于既倒,背后支撑他的是其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同胞的无比博大深沉的爱,这种爱是从对亲人的爱和对同学、朋友、老师的爱中不断堆积升华而来,汹涌澎湃,宽广无边。作为一个小学生,我虽然还不具备将军这样的“大爱”,但我要从“小爱”、“中爱”做起,好好学习,孝敬父母,关心同学,尊敬老师,怀着一颗爱心,融入爱的海洋,这样才能成长为胸怀“大爱”,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大雪无痕,大爱无疆。《爱的教育》引导我学会爱,为爱拼博和奋斗,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对于提高我们的修养,大有裨益。

《爱的教育》读后感6

  十一长假期间,我和儿子一起共读了《爱的教育》。这是一本流传世界各国的儿童名著,是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才完成的。它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从一个孩子的眼光出发,以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小学生安利柯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来共读,是因为发现现在的孩子感悟爱的能力不足,往往不懂得感恩。而《爱的教育》是一本传递爱的书籍,爱贯穿了整篇小说,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我希望通过阅读它能对儿子产生启发。

  一开始我和儿子是分别阅读的,儿子看书很快,不到两天的功夫就告诉我看完了,我问他看的感受时他说还好,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于是我就改变方法,由我们两人轮流为对方朗读。随着相互地朗读,《扫烟窗的'孩子》、《班长》、《感恩》等故事由我们的口中流入我们的心中;纯真善良的安利柯、正直侠义卡隆、品学兼优的代洛西、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等角色不断地在我们眼前闪现。《爱的教育》文字是简单朴实的,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其中不时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也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塑造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这些情感让我们感动,同时也引起我深深的思考:什么才是教育的主题?文化知识?科学技能?琴棋书画?为人处事?这些都是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最关注的内容,但《爱的教育》却为我们提示了教育的真谛:“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说教育孩子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懂爱、会爱。

  合上书,我问儿子: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故事啊?儿子回答说:“是《感恩》,因为我有时候也会觉得老师对我太严厉,但事后想想老师的出发点都是为我好,想帮我改掉粗心、不认真的习惯。”我听了笑着说:“这么想就对了,不管是老师、家人还是你的朋友,当他们批评或反对你的时候一定要先想想他们的出发点,这样你会更好地听取意见,获得进步。”

  我不知道读过这本书后儿子到底能明白多少,感受多少。但到了晚上,儿子听到我说脚不舒服的时候,主动提出倒水为我泡脚,事后还帮我按摩,就象我平时为他做的那样,我的心里真得暖暖的,感觉到了爱的幸福。

《爱的教育》读后感7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

  比如在《我们的老师》、《爸爸的老师》、《我弟弟的女老师》这几篇日记中描绘的`师生之间的爱是那样的亲切、自然。在《我们的老师》一文里,作者用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语言描写了老师在回应学生的问候时的神态、关心孩子时手的动作、批评孩子时的语调等,给我们勾勒出一个慈祥的、感性的、亲切中不失威严的好老师形象。《弟弟的女老师》一文所描写的那些情景仿佛就是我曾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女老师怎样教换牙的孩子学拼音,怎样处理孩子们带到教室来的东西,怎样应付上课时突发的事件,怎样克制自己情绪,怎样在发火后后悔等等。

  我感到书里面的最可贵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我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不由想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其实,我们也可以挤出一个固定的时间让孩子们多听听这些“爱的故事”,感受和体验爱,学习付出爱。我想,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说实在的,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教育的整体认识上,作为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学校教育,它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儿童为目的的,它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的存在和社会本身的发展,是一代代的儿童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教育不仅仅是自由的,也是强制的。集体教学的形式一经奠定,所谓“因材施教”只能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目标。

《爱的教育》读后感8

  在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都受到过不少教育吧?比如父母唠唠叨叨的叮咛,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同学们真诚的安慰,都让我们深受教育。今天,我在亚米契斯的这本书中感受到了”爱的教育“。

  初读这本书,还是从课本上了解到的,在三、四年级的教课书上选登了两篇。一篇是《争吵》,描述的是安利柯和克莱地两个四年级学生,因为克莱地不小将安利柯的墨水瓶碰倒了,墨水将本子染脏了,于是引发了争吵。最终,克莱地请求和解,他们就又快快乐乐地做朋友了。还一篇是《卡罗纳》,写的是卡罗纳因为母亲的去世,内心十分悲痛,结果受到老师、同学以及我的母亲的关爱的故事。我读了这两篇课文,觉得作者是抓住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渺小的事情,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如第一篇表达了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宽容,第二篇赞颂了人间的真情。

  这些故事非常吸引我,于是让爸爸买下了这本书,真正地去感受这本书的魅力。在书里,我认识了品格高尚的卡隆,他身材高大,虽然他的家境并不怎么好,但是他乐于助人,保护弱小并且不接受别人的报酬。最让我感动的是,他还在母亲节前,花了三天三夜的功夫,写了一篇长达八页纸的.歌颂母亲的文章,送给母亲做礼物。而且他还非常侠义,有一次上课,别人戏弄了带有残疾的克洛西,克洛西忍无可忍,将墨水瓶扔了过去,没想到正中刚进门探视的校长的怀里,校长再三审问是谁干的,卡隆都正直地回答:”是我!“

  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的形式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生活状况已以及他们对各种事物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情感与不同的处置方法,它是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理解!

  这本《爱的教育》全篇都是以一种温柔且清新的笔调,描写小学四年级的生活。这里的父亲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但不会粗暴地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对比,不会没完没了的督促着孩子,而是温柔如杨柳般的劝导……在这里,我还认识了虚荣心特强的华梯尼,他家境富裕,喜欢穿着富丽堂皇的衣服,在别人的面前卖弄阔绰;我还认识了可爱的”小石匠“,他总能将兔脸装得活灵活现,待人非常真诚,内心洁白无暇;还有为了别人不惜豁出自己的性命的洛佩蒂;门门功课第一的优秀生代洛西;家里是”图书馆“的斯带地……

  《爱的教育》是值得珍藏的一本好书,通过一件件平凡、细微的生活琐事展示出人性的善良与纯洁,反映一种种多样的”爱“。我读了这本书,受到了”爱的教育“,更加学会了怎么去爱。

《爱的教育》读后感9

  这个暑假里我读了《爱的教育》,它让我感受到了爱的意义。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写的。每个故事中都会有一个主人公,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加罗纳。他品德良好,对人友善。当别人遇上困难时,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别人解决问题。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爱是很伟大的东西,她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动力。人一但缺少了爱,那么他就会出现心理问题。我有时候会看见公园里的一家人玩耍时的情景,我心里在想:这应该就是一种爱吧!可是过一会儿,他们一家人就因为一点小矛盾而吵架。这时我心里又在想:爱果然很难得到,不过只要有一小会儿的爱,也要好好珍惜。

  我看完了这本书之后,更想得到很多爱。我每日每夜的.想,终于有一天我感受到了爱。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下午,我们班举行了一个热闹又有意义的成长礼。我们回忆了许多小时候的故事,我们朗诵了感谢老师长辈的诗歌,最后我们还唱了献给爸爸妈妈的歌。在唱歌时我慢慢地流出了眼泪,我一点点地明白了,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爱很伟大,我们长大以后要好好报答他们。

  《爱的教育》让我们知道了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要好好珍惜才是。当然你也要给别人爱。

  这个暑假,我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它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里面记载了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这整篇小说的主旨就是爱。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等等,读了感觉自己是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的教育》一书上,每一个小故事都讲述了一种不同的爱,比方说在《善良的花朵》这一章中,就表达出了大家对那些可怜的,贫困的孩子的关心和保护。

  再比方说,在《万里寻母》这一章里,表达出了马珥珂对母亲的爱是那么深厚。一个才十三岁的孩子就孤身一人从热那亚出发,漂洋过海去南美洲,这需要多少爱来支持他啊!然而到了那里,母亲却又随着房主到了其他地方。马珥珂为了找到母亲,一直在外面奔波,不停地找啊找,找啊找。一直找了十多个不同地方,历尽千辛万苦,才终于找到了他的母亲,最后也救了他的母亲。真的是特别让人感动!

  其实,想要爱并不难,只要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就可以拥有无穷的爱。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社会中去。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爱的教育》读后感10

  读过《爱的教育》这本书,使我感触很深。爱随时随刻都存在我们身边,因其太过平常,而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忽略掉,被我们感觉不到。可是我们的生活却不能缺少爱,爱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命中,就如父母的爱。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如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启迪,受到感动,引人深思。这本书里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以及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阐述着真诚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在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当我看到恩里科的'老师虽然体弱多病,但她给学生上起课来却是精神爽朗,讲起学校的事情来却是兴致勃勃,她是那么地爱她的学生时,我真的被感动了;当我读到安利柯的故事时,又让我感受到天下的父母都是那么地深爱他们的孩子;当我……静静地读着这本书,用心去感受那融入在朴实语言中深深的爱,我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心灵的洗涤、情感的震撼!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爱是什么?”,答案太广泛,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帮助希望工程,捐物捐钱,捐…… 在此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去感受《爱的教育》这本书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

  

《爱的教育》读后感11

  什么是“爱的教育”?这个问题值得教育者思考。寒假期间,我又读了《爱的教育》一书,进一步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爱的教育》风靡全球,历久弥新。作者是意大利著名儿童学家德·亚米契斯。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三年级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的故事,以及学生的祝福,老师的话和父母的祝福。还有一个美丽而真实的每月故事。通过平凡的事物,作者可以体现出歌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平凡细腻的笔触体现了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爱、朋友之爱、乡村之爱……让我不禁感动。

  这部充满爱的小说,蕴含着深厚而丰富的情感力量,都诉说着崇高纯洁的人性之爱是最真诚的.教育,教育升华了爱。它不仅感动了我,也引起了我对“爱”的一些思考。什么是爱,是什么?爱,如空气,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因为它的无影无形往往被我们忽视。但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事实上,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生活。就像父母的爱一样,恩里科有一本和父母一起读和写的日记,现在许多学生的日记仍然设置了密码,但最简单的事情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就像这种广泛的爱中深深的亲子爱,许多人感觉不到。我想,“什么是爱”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爱”是没有限制的,从学生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的细致照顾,甚至是偶然相遇的人的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项目。虽然像空气一样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但也有更多的人能感受到简单的爱,深深的爱。

  我记得周国平的散文中曾经提到过,爱的反义词是冷漠,而不是其他,感触颇深。对他人的冷暖、甘苦,甚至生命价值的冷漠,都可以说是一种可怕的恶病。更可怕的是,它的传播范围是以人类社会为基础的。免疫力稍差,即感染,而我们的孩子恰恰是最容易感染的人。这种细菌一旦侵入了他们的灵魂,就不容易根除。曾经有这样一个报道,大意是一个小学老师在课堂上做调查——如果你在路边发现一只受伤的狗,你会怎么做。大多数孩子竟然回答用车碾死它,踩死它……令人不寒而栗!思考,警察,省之,教育之艰,任务之重,不言而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拒绝冷漠和传播爱不仅是我们对自己的责任,也是我们对受教育者和社会的责任。让我们用简单的关怀,把心中的井带给走在沙漠中的孩子,带来安全和保障,带来灵魂的渗透和生命的水源。

《爱的教育》读后感12

  自上了四年级,我独自上放学,不需要家人接送了,奶奶总是告诫我:“走在路上不要去轧闹猛,好人做不得!”我不太明白她的意思:助人为乐不是好品质吗?有一天上网,偶然间看到“老人摔倒扶或不扶,道德和法律谁撞了谁?恩将仇报的见义勇为、惹祸上身的助人为乐使得传统美德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尴尬;”彭宇案“”许云鹤案“的法律判决更是让公众寒心!”似乎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奶奶的叮嘱。

  上周我在上学途中,看见有一群人围着看什么而堵到了路。我只能在人缝中挤过去,我透过人群的间隙看到一位老奶奶坐在地上,一脸痛苦的表情,手抚摸着膝盖,嘴里还发出痛苦的呻吟和呼叫:“哦哟,谁帮帮我?”周围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太不像话了,撞了人就跑了”、“看上去像个学生,开着电瓶车,背着双肩背书包”“唉,世风日下,不知道现在的老师是怎么教的?”等等,却发现没有一个上去搀扶甚至问候一声老奶奶,任凭她痛苦无奈地坐在地上。我很想上去问候一声,可是突然间网上的信息闪现在我脑海,耳边仿佛也响起了奶奶的话,想想自己还要做值日班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我直接从人群中挤了过去,远离了这“是非之地”。

  当我把这件事告诉奶奶时,奶奶夸奖我做得对。可是奶奶又摇摇头说:“唉,作孽啊,老人摔倒了都没人帮,可怜哦!”奶奶的.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让我无法理解,心里疑惑奶奶是不是有些老糊涂了。

  双休日老师布置我们看《爱的教育》一书。当我看到《灾难》一文时,我一下子想到了老人摔倒的那件事,心里顿觉羞愧。洛佩谛——炮兵大尉的儿子,在他去上学的路上,为了拯救一年级的学生而自己躲闪不及导致自己的脚被车子压伤了。而我看见老人被撞伤却连上去问候一声的勇气都没有。

  在我国,真的当看到他人遇到困难时不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吗?我又上百度,输入“助人为乐的事迹”,电脑上跳出“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700000个”。随便打开一个网页,那一个个助人为乐的事迹无不让我感动。我明白了,像“彭宇案”“许云鹤案”也许真实存在,也许真实地让大家寒心过,但社会上更多的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却是比比皆是,我们怎么能因为这样几个负面的事例而抹杀了人性善良的一面呢?奶奶虽然这样叮嘱我,可是她却在为老人的摔倒而感慨担忧,其实她何尝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呢?何尝不是个有爱心的人呢?

  洛佩谛那义无反顾的行为,让我一下子领悟到“爱的真义”:爱,应该是充满正能量的真善美的行为。如果这种正能量越聚越多,那么我们未来的社会一定更加美好、和谐!

《爱的教育》读后感13

  这个寒假,我读了《格林童话》《小巴掌熊》和《爱的教育》这三本书。其中《爱的教育》这本书讲的这些故事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纯洁、温馨的情感,让我感悟到只有爱才是打开人们心扉的钥匙。

  在每月故事中《小抄写员的故事》让我感动地流下了眼泪。文中讲述的是小男孩朱里奥的父亲为了供他和兄弟姐们上学,每天要打两份工,工作到12点,非常辛苦。在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父亲就常忍不住向家人叫苦说:“我的眼睛越来越差了,恐怕可能要了我的命啊!”朱里奥听了非常心疼父亲,他决定帮助父亲做一点工作,可是父亲怎么也不答应说:“你还是赶快复习功课吧!”朱里奥知道父亲永远都不会不答应,于是,自己开始想办法了。他等到12点钟父亲回去睡觉,朱里奥便悄悄走出来帮父亲抄写文件,写了一会儿,朱里奥算了算能值一个铜板了才回去睡觉。每天晚上他都帮父亲抄写到很晚,朱里奥有些疲乏了。有一次,他在学习的时候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一会儿,父亲拍拍手叫到朱里奥:“醒醒!要用心做功课!”朱里奥睁开眼睛,继续用起功来,以后的几天里情况越来越糟糕。不是晚上复习功课趴在桌子上睡着,就是早上起来显得很疲倦看起来好像不喜欢读书似的。父亲提醒了他几次,最后生气了。一天早上,父亲对朱里奥说:“你从前可不是这样子的!你这样对得起我吗?一家人的希望都在你身上呢,你知道吗?”朱里奥长这么大头一回被父亲责骂,心里很难过。可就在这天吃晚饭时,父亲很快活地说:“这个月比上月多收入六元四角八分钱!”说着,他从抽屉里特意拿出一袋小点心,让全家人庆祝一下,孩子们都拍着手欢叫起来。朱里奥决定再坚持一段时间,至于功课,只好白天再多用些功。就这样朱里奥又坚持夜间工作,可是他一天比一天更加疲劳,已经快支持不住了。就这样连续过了两个月父亲经常责骂他,对他的脸色也渐渐担忧起来,父亲决定去学校见老师。老师说:“朱里奥成绩还行,因为他很聪明,但不像以前那么热心了,每天总是打着哈欠,注意力不集中写字也很随便、潦草。”父亲回到家非常严厉的批评了朱里奥。朱里奥实在忍不住了把真像告诉了父亲。父亲紧紧抱着孩子说:“原来这些日子你一直在帮家里赚钱,连一个好觉也没有睡,我还责备你,你年纪这么小就知道为父母分担忧愁,是爸爸对不起你。”

  看了这个故事,朱里奥是多么爱他的.父亲,多么有家庭责任感,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好孩子啊!现在想起来,我有的时候我还跟父母顶嘴、任性,不听父母的话,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惭愧。朱里奥虽然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但他是那样关心父母,勇于承担责任,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要像他一样从小就要树立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孝敬父母,做一个能关心人、帮助人的好孩子。

《爱的教育》读后感14

  一场漂洒的雨过后,阳光带着清新的空气飞来。我从抽屉中翻出“六一”儿童节妈妈送给我的一本书,书名是《爱的教育》。

  翻开书,扉页上写有两行字:学会感恩——妈妈。

  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

  这是一本从四年级学生埃瑞克的角度来记叙他所发生的事情,并写到日记本上。书是一个个小故事串连在一起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小抄写员》的故事。

  叙利奥的父亲是铁路工人,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他帮杂志社抄写。叙利奥不忍心看父亲辛苦,便在父亲停笔后,晚上帮父亲抄写。但是因为睡眠不足,一天晚上,竟然趴在作业本上睡着了。父亲严厉批评了他,他想说出来真相却忍住了。可是每天晚上抄写已成为了习惯,那天晚上,叙利奥又起来了,不小心碰倒了一本书,心中紧张,生怕惊动父亲,但是他没有想到父亲已站在了背后了,父亲明白了一切,父子俩紧紧抱在了一起。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且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就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父子间的感情是宽广博大的。“一个人爱别人,同时也被另一个人爱时,那么这个人是最幸福的” 。难道不是吗?叙利奥爱自己的父亲,竟忍受委屈。他把一切埋在心底,因为他爱爸爸,爸爸也爱他。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事例:

  书中的小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刚上三年级的学生,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家庭。他学习勤奋努力,待人诚挚友善。安利柯的父亲是位工程师,家里的条件也算小康,他的父母都是乐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导安利柯要帮助穷人和有困难的的人。

  每当妈妈叫我洗一下碗,扫一下地时,我都是极不情愿的,经常要妈妈用一些东西“贿赂”我。“拿人的钱嘴短”,我拿了妈妈的东西,又不好意思不为她分担家务活,但我干活时总会假装带着一副极尽全力的样子,来骗取妈妈对我的信任。有时尽管妈妈贿赂我,我也不去做某件事,所以经常会让妈妈生气。

  我被叙利奥关心父母、孝敬父母、体贴父母、勇于分担家庭责任的精神打动了。在当今社会,我们这些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各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总是会抓住父母对我们的万般溺爱,进行攻击,父母们就无可柰何了。

  这本书是一本好书,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要把书中的精神永远保留在我们心中。

《爱的教育》读后感15

  我一直都认为《爱的教育》这本书不错,也看过一些就在语文书上。这使我更加肯定了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在暑假的时候我看了它,“爱”这个字眼让我深深体会。

  《爱的教育》一书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恩利科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写的日记。全书大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该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才完成。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在他的100篇日记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触动了我。

  为了还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络。但自从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便和家里失去了联络。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妈妈想的快死了。但是13岁的马可尔同时也有了行动,他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不管是家人的劝阻,还是路途的危险,一切都阻止不了年幼却充满孝心的马可尔去寻找母亲。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

  马可尔对妈妈深深的爱引起了我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我的`年龄与他差不多;我的家庭比他幸福;我的妈妈比他的妈妈更关心孩子。可我为什么却不如他更爱自己的妈妈,为自己妈妈付出的更多呢?有时心情不好就把火气全撒在妈妈身上;有时见别人有更好的东西就认为妈妈对我不够好;有时妈妈忙于工作就一口咬定说妈妈不关心我。比起来我不如他的太多太多了……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但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爱,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己。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是多么的幸福呀!

  在国外有一个感恩节,是为了教会孩子学会感恩的。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的炎黄子孙也应该学会对爱感恩。当你付出了爱,当你真正学会了爱别人,当你真正学会了对爱感恩,那你的天空就将永远明亮。

【《爱的教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爱的教育作文04-18

爱的教育作者04-06

爱的教育作文03-13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01-26

爱的教育读后感01-17

《 爱的教育》读后感02-05

读后感爱的教育02-27

《爱的教育》读后感02-28

《 爱的教育 》读后感01-16

《爱的教育 》读后感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