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字经读后感 篇1
自从学校开展"诵读经典"以来,我一直坚持背诵《三字经》。每每读过几句话以后,我还要仔细揣摩一下,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妈妈。今天早上我读到了"融四岁,能让梨"。讲的是一个叫孔融的孩子,年龄仅仅四岁就懂得谦让的`故事。当妈妈把洗好的梨端到桌上让孩子吃时,孔融主动拿起了一个很小的梨,而把大梨让给了哥哥,他说:"我应该吃小梨。"我当时真是吃惊,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歉让,想想我自己的做法,真觉得脸红。
在家里,我总是和弟弟抢着吃,抢着玩,从没有想着弟弟小,我应该有个姐姐的样子,为这事爸爸妈妈也没少跟我讲道理,可我就是不服气。现在我读了这几句话,觉得自己确实不应该那样做,应该懂得谦让。再想今天发生的一件事更让我脸红了。今天妈妈用面蒸了一条小鱼,非常漂亮,当时吃饭的时候我还在屋里躺着,跟妈妈怄气呢,弟弟敲门说:"姐姐快来吃饭,有小鱼。"我想我不出去,你也不敢给我吃完了,后来弟弟又来喊我,唉,再不出来估计妈妈又要生气了,算了,吃饭吧。我出来一看,那条小鱼一动也没动,我看看妈妈,妈妈说:"弟弟本来已经拿到手里了,想了想还有你呢,说等你呢。"我二话不说几口就吃没了,弟弟端菜来了一看说:"你怎么这样啊你!"当时我还沾沾自喜,现在想起来觉得羞愧不已,弟弟还知道让着自己,而我却从来不体会弟弟的感受,真的不应该。
《三字经》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深刻的道理。以后,我不仅要坚持背诵《三字经》,我还要坚持学习主人公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让自己越来越优秀。
三字经读后感 篇2
小时候,妈妈拿这本书给我背诵,我只知道死记硬背,不晓得里面的含义,等我慢慢长大了,拿来再看看,刚读了一句就深有感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说明了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后来因为个人的学习环境不同,性情便产生了很大的差别。如果幼小时不施以良好的教育,那么他的性情便会有所改变,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恒而专心一致的去教导。我们现在虽然有了良好的.教育,但性情还有点不好,让我们一起改正吧!
《三字经》里还有许多故事,让我念念不忘的就有一个故事,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他把玉石呈现给楚厉王。没想到,玉匠说这玉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把卞和定了罪。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了武王,可是,仍遭到了定罪的命运。卞和失望的抱着玉石,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将它命名为“和氏璧”。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人类也需要磨炼,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三字经读后感 篇3
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三字经这本书。
虽然里面的许多道理我不是很明白,但是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我有了很大的收获,也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就搬了三次大家。有一次还不到放学的时候,孟子就回来了,孟母知道是他又逃学了,就生气地把织布的梭子折断了。并且告诉孟子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但是没有了梭子还能织成布吗?学习也是一样道理,半途而废什么时候才能成才啊呢?孟子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她为了我的学习花费了很多的心思,不仅给我买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还在每个假期专门给我补了课,。以前我不理解他们的做法,以为这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所以不知道珍惜,当我贪玩的时候,妈妈唠叨我几句我就会满脸不高兴,有时还要顶撞几句,学了《三字经》后,我终于明白他们的苦心,妈妈是希望我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又比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讲的是九岁的黄香就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冬天把被窝暖热后才让父亲去入睡。读了这些故事,我也有了学习的榜样,知道了要为父母多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经》里的故事很多,每一个都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告诉了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真是让我受益无穷啊!
三字经读后感 篇4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读“三字经”,每天放学走出校门的时候,我们会排着整齐的队伍,象唱歌一样的齐声朗读,对于“三字经”的内容没有太多的理解,现在,再次听到一年级的小同学们背诵“三字经”的时候,我仿佛又看到了我们的样子。
“三字经”教会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特别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两句话,使我深有感触、至今难忘。这个故事讲了孟子的母亲,为了让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迁住所,孟子不好好学习,母亲就割断了正在织布的纱线,来让孟子明白学习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像孟子一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我家楼上住了几个小朋友,对门邻居叫陈方仪,我们都学习钢琴,练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晚上我在看电视,这时响起了钢琴声,我知道陈方仪在练琴了,这鼓励我马上也去练琴,我们相互影响,已经坚持学习了四年多了,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楼上的邻居叫朱熹,他上五年级了,跟谁都合得来,不管是上初中的大哥哥,还是比他小的弟弟妹妹,都喜欢跟他玩儿,跟他在一起,我学会了要和别人友好相处。让我更深刻理解了孟母择邻处的重要作用。
我像大海里的一只小船,“三字经”就像一个灯塔,它永远指引我行驶的方向。
三字经读后感 篇5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但我只喜欢看故事书,这样的书我一读就觉得烦人。在爸爸、妈妈面前,我只好无可奈何的打开书,哎?还真顺口,读起来跟顺口溜一样。
起初读《三字经》只不过觉得很顺口,很好背诵。但每次爸爸教我读《三字经》的时候总是板着个脸,很严肃的样子,像老师在辅导我,我就猜到爸爸可能另有用意。果然不出我所料,当我念得滚瓜烂熟时,爸爸便给我讲解每一句的含义。“香九龄,能温席”,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天冷时帮父亲暖床……
爸爸讲到这,我就在心里暗暗盘算,黄香能帮父亲暖床,那我也能帮爸爸、妈妈暖床。我早早的就偷偷溜进房间,帮爸爸、妈妈暖床,一开始我把脚伸进被窝,结果被冻得“啊”的一声,赶紧把脚缩了回来。我心想:冷死我了,但我一定要说话算数!要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于是我硬着头皮钻进被窝,不知不觉的床暖和起来了,我赶忙叫爸爸、妈妈来休息了,当他们得知我主动帮他们暖床后,都感动得夸我懂事了。
现在我一边背诵《三字经》一边想它的含义,这样既牢记了《三字经》的词句,又能知道《三字经》在生活中对我成长的`指导意义,《三字经》已经是我生活中的小老师了,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三字经》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虽然多玩一会儿能满足我贪玩的欲望,但多读会儿书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只要合理的利用时间,我的学习一定会越来越好。
谢谢妈妈送给我一本这么好的书,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从现在开始我要多多的了解《三字经》中指导我们健康成长的道理和故事,让自己走上正确的成长道路。
三字经读后感 篇6
今年的寒假作业里有要求诵读国学经典,我和母亲在书店里买了《三字经》。以前也背过其中的几段,也不是很有兴趣,但拿起这本书时,我发现里面内容丰富,读起来琅琅上口,还有明确的注释和小故事,里面含意无穷,有些故事让我很感动。
“香九龄,能温席。”在东汉时,有个叫黄香的小女孩,才九岁就开始帮父亲母亲做家务,而且还很孝顺父母。天气炎热时她会用小扇子把席子扇凉了才让母亲睡;冬天天气寒冷,她又会在父母睡前,把被窝躺暖才让父母睡……她懂得为父母减轻负担,还细心地照顾父母,真是一个懂事的、孝顺父母的小女孩。看看她,再看看我,真是有天壤之别。我今年也是九岁,却还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在家不但不用帮忙,有时还会对母亲发点小脾气,每天上学也是由父亲母亲接送,就连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也需要母亲帮我检查。虽然有时候也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但也是出于好玩……所以我要向黄香学习,做一个懂事的、孝顺父母的孩子。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四岁时就懂得谦让,把大梨让给哥哥弟弟吃,小的留给自己。这是我们这些独生子女最缺乏的美德。我们在很多长辈的呵护宠爱下成长,所以养成了唯我的性格,很少懂得谦让,特别是同学之间。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同学之间应该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互关爱,有事情相互谦让,就会少很多的争执。
《三字经》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一篇又一篇的寓意能增进我们的知识和见闻;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请和我一起去读读这本好书吧!
三字经读后感 篇7
你知道《三字经》是怎样的一本书吗?它在我们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古人的第一本书就是《三字经》,这本书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
《三字经》以少儿启蒙读物为代表的作品最为典型。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含义简单易懂,还有些人们也把它谱成曲,让优美的旋律净化心灵。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关于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许多知识,正所谓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它的意思就是说:东汉时有个叫黄香的'人,从小就非常孝顺。他九岁时,常常在冬天父亲还没上床睡觉之前,自己先躺在冰冷的床上,把被子温热了才请父亲睡觉。夏天他就先用扇子把席子扇凉了,才请父亲歇息。
读到这里,我惭愧地想:我和黄香相比,真是天地之别呀,生活中的我,放學回到家,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从来没有想过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呀。爸爸媽媽平时既要上班,又要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多么辛苦呀!记得有一次,媽媽刚下班回来,叫我把碗筷端去客桌,我死活都赖在红木椅上,大声喊:“你自己吧,大结局了。”说完,又赖在椅子上看电视。吃饭了,媽媽没帮我拿碗筷,我也无可无奈,拖拖拉拉去拿。
《三字经》的经典语句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结晶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三字经读后感 篇8
从我们上学的那天起,学校就给我们每位刚刚入学的新同学发了一张用绿色卡纸印制的《三字经》,每天我都会回到家里按到要求背上一小段。三字经告诉我许多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源流长。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它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过错。老师如果教书不严厉,那是老师的懒惰。小时候不学习,将来长大想学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自己的父母与老师。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爸爸告诉我这句话说: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三字经》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读这本好书吧。
三字经读后感 篇9
“古神州,文明邦,天人合,渊源长,循常道,崇节俭······”随着一阵朗朗的阅读声,我在暑假里阅读完了这一本《低碳生活三字经》。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但这些年来,极端的气候引发出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妈妈给人类发出的警告。在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洗衣水,涮拖把,淘米水,可浇花”,在日常居家的生活在中,水资源是可以循环利用的,面对日益枯竭的水资源,我们要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不浪费,循环用,如洗衣服用过的水可以涮洗拖把,也可以冲厕所使用,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浇花···这些既可以珍惜水资源,也可以节约开支。
现在,不如让我教大家一个废物利用的“环保精美笔筒”吧,首先要准备报纸、纸巾筒(比较大的为佳)、坚固的纸皮、颜料、一瓶白乳胶。一、先把一张坚硬的纸皮剪成适合的圆形当成笔筒的底面,剪好后粘在纸巾筒的`下面;二、用废报纸折在一起,折成个性形状,排起来粘在纸巾筒四周上(如粘一个小兔子,把报纸折成雨点形状,大的一边向下)剩余的可以做些花草;三、最后用颜料和画笔在上面涂上在丰富的色彩。这样,一个精美的笔筒就大功告成了。
践行低碳的生活只在于举手投足之间,平凡与不平凡只差一步之遥;我觉得低碳生活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持之以恒。低碳生活,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行动,争做低碳理念提倡者、传播者和践行者,为了美好的未来和美丽的地球,让我们共同创造低碳的幸福生活吧!
三字经读后感 篇10
最近,妈妈给我买了本《三字经》,我可开心了。
书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就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而我理解是,人小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只是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不同,长大了就会有好、有坏。所以,我们平时交朋友,要交善良、爱学习的朋友,不能交行为不好,不爱学习的朋友,否则你学了他会走上歧途的。在我们周围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个同学他原本学习很好,品质也不错。可是他一不小心交了一个爱打游戏的朋友,结果他每个星期都泡在网吧里,没钱用还到家里偷拿,成绩更是一落千丈。真是不要啊!
书中还写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是:一块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的,如果不通过学习,就无法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我的理解是,即使你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但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不经历磨练,长大了只会一事无成。我曾经读过《伤仲永》的故事,仲永小时候是那么聪明,被称为神童。但后来稍大一点后就不再发奋努力,他的父亲只是带着他四处参加宴会,浪费了时间,荒废了学业,最后成了一个平平常常的人。真是让人心痛啊!
虽然,《三字经》到我手上才几天,虽然,我只读了其中的一两句,但我已经喜欢上了这本书,相信它会让我了解许多道理,我一定好好读完它。
三字经读后感 篇11
“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习;孝于亲,悌于长”,假期爸爸引导我读了《三字经》,尽管好多内容我不懂或一知半解,但有些语言深深打动了我。
孝敬长辈,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然而我们感谢过父母吗?大家得眼里父母之爱,天经地义,没有什么需要感谢的。
其实,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错了。
两年前,我得了一场大病,父母背着我东奔西跑,到处求医,从他们焦急的神态中,从他们悉心的`呵护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父母对我发自内心的爱。一天,爸爸用自行车驮我去医院,我坐车后发现爸爸骑得很慢.几个月了,爸爸是太累了,我的病让他身心疲惫。我无意中发现了爸爸头上的一些白发。啊,爸爸变了,变老了。
变化的事爸爸的头发,爸爸的后背,永远不变的是他大山般的父爱。
睡梦中我看到爸爸慈祥的面容、冻得通红的双手,我感动得流泪了。“爸爸,爸爸……”我在心里一遍遍地念叨,“你真是我的好爸爸!”。
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常常这样问自己。现在在家里我抢着洗碗拣菜,让他们能多休息一会儿;我经常哼哼小曲,让家庭充满欢声笑语……我尽我所能给父母留下最难忘的美好时光,让他们开心,让他们骄傲,
让我们一起对父母说一声:“谢谢你们,爸爸妈妈,我爱您们!”
三字经读后感 篇12
嗯,没啥吃惊的,没上小学的时候就读了唐诗,百家姓也看了,12岁之前也开始接触诸子了,历史书也没少看,恰恰就是没有看三字经。这次为了自己的外甥读书,买了本三字经,不是啥图文的,就是地道的.中华书局出的,一点都不fancy。看了之后还是挺有感触的: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经子通,读诸史.....这个说明了读书的顺序,三字经作为启蒙读物,四书学习做人的基础,六经则是进一步阐述儒家的思想,只有等建立了明确的人身观世界观(说难听了就是所谓的对错的判断之后)才进一步的去读诸子,等这些都明白了才开始去接触历史。这个顺序说明了一个基本的道理,书不是乱读的,一切都要循序渐进,所谓的少不读三国,老不读水浒也是这个道理,小时候不能上来就接触所谓的诸子百家,更不能直接的去开始读历史。经史,经史,只有明白了经才能去理解史,只有明白了自己才能去看这个世界。我爸很多年前就说我不是不读书,而是读书读多了还没人教,最开始没什么理解,以后逐步发现了读书却是要有这个步骤,我小时候读的第一本字书应该是孙子兵法,然后通过这个开始研究兵家,通过兵家而去了解历史,通过历史去学习法家,通过法家来去了解自己还有这个世界。
结果虽然不能算是差,但是我没办法接受所谓的对错善恶,历史上的对错又是什么呢:因为胜者为王败者贼,所以成功者不会被指责,那么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也是合理的。虽然我觉得现实就是如此,但是这也是种悲剧吧,果然人才人才,成才之前应该学会怎么做人。
三字经读后感 篇13
今天看了一本书,名字叫“三字经”。同学们你们对三字经应该都很熟悉了吧!今天我就给你们朗诵一段吧。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同学们就让我给你们讲讲它的故事:孟子的家以前住在一座山下,因为人们总是把坟埋在山下做丧事,所以孟子也模仿上坟人做丧事。然后孟母把家搬到镇上,可是邻居是一位屠夫。那屠夫是个卖肉的,孟子又跟着学起卖肉来。孟母想了想又把家搬到学校附近,孟子这才跟着学生们学起读书来。有一天,孟子从学校逃学回到家,孟母正在织布,她一气之下,拿起了剪刀把机子上的线剪断了,以此来教育孟子。
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是不是觉得孟子这么做是不对的。以前有的家里因为太穷没有钱上学,那些人其实都非常想上学。后来,经过无数次的努力终于变成了有用的人。我们现在有那么好的生活环境,有的`同学还不愿意图书。我们现在就应该好好读书,认真读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它的故事是说: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代子孙,东汉时的文学家。他有兄弟七人,当他四岁的时候,懂得谦让之礼。一天别人给他家送来了一筐梨,孔融很自觉的把大的放到一边,挑了个小的自己吃,把大的留给哥哥们吃。大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哥哥们比我大,应该吃大的,而我是弟弟,应该吃小的。”大人们又接着问:“你还有一个小弟弟,他比你小,那你不是应该吃大的吗?”他说:“我比他大,更应该让着他。”
同学们,我们都应该像孔融学习,把好的、大的让给比我们大的哥哥姐姐们。这样我们才是懂事的好孩子。
三字经读后感 篇14
三字经读后感 篇15
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开始教我读《三字经》,但那时我仅仅是作为口头禅,背背而已,不能深刻了解其中的含义,而且也只会其中的几句。真正开始读《三字经》还是到了三年级上半学期,老师把它作为一项作业布置下来。当时心里真的觉得老师太可恶,把这种无用的东西当作业,又深奥又难背。
于是乎,每一天读几句《三字经》就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每一天早晨,巷子里总能听到我朗朗的'读书声。爸爸对《三字经》十分崇拜,他教我背诵的方法也很管用。渐渐地我喜爱上了《三字经》。正因它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熟读三字经,便知天下事”。其中一个个小故事,便成为我成长过程中的指路明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的故事让我对父母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多了些感恩的心;“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黄香温席扇蚊》的故事让我明白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让梨》的故事使我懂得谦虚才能使人伟大;“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悬梁刺股》的故事又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深知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永远不可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三字经》,你就像一位的老师,感谢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你就像一盏明灯,成为我人生的导师。我将把中华传统的美德中华传承、延续下去。同时期望我们所有的小朋友,能够在《三字经》的指引下,天天进步,健康成长。
【三字经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字经读后感07-17
三字经的读后感11-16
《三字经》读后感10-10
《三字经》读后感【荐】02-21
三字经读后感【热】03-06
三字经读后感【热门】02-21
【热】三字经读后感02-21
【精】三字经读后感02-21
【推荐】《三字经》读后感02-20
【荐】《三字经》读后感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