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生命的重建》读后感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5-30 08:28:03
  • 相关推荐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命的重建》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

  这是一部外国的作品,但我平时很少读外国的书,外国很多的书也不了解,我今天读了《生命的重建》,这部书是我舅妈给我推荐的,我认真去读了,它带给我的震撼很的,和于丹的《论语心得》差不多……

  《生命的重建》主要在于从人们的心理入手,给了我们克服自身心理问题的方法,让我们重新来认识你自己。这部书我今天我读完了,我体会到的就是“爱自己”,这点很重要。很多问题很难处理,关键还是我们的心理问题,只要我们克服了自己的不良心理,解决问题就容易多了。

  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多,它让我明白了如何去鼓励自己,如何爱自己,原来自己也是很棒的。其实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个观点最早就有人提出了,我也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往往我们对自己的能力都不敢肯定,因而在很多的事情上我们心里很矛盾。我们在生活中需要不断去鼓励自己,生活中难免有人去评论我们的所作所为,不管我们是否成功或者是失败,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克服我们自身的心理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成功。

  人不能活在过去,这是我读完这本书以后对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生活就是需要这样的'生活态度,每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应当去做什么,而是我们从这件事懂得了什么,人生的道路上一又多了一条经验。要把经验融入自己的生命,慢慢的去体会……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2

  春节期间,有幸拜读了露易丝·海《生命的重建》,露易丝在书中为我们揭示了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学习某些特定的人生功课,好让我们往灵性及进化的道路迈进,从而开辟重建生命的道路。书中很重要的观点是:生命最富有力量的一刻,就是当下。当下的自我肯定与自我接纳,是积极改变的关键。

  作者通过“改变失去的观念、在爱情中摔倒和成长、品离婚之甜、天人永隔、尊重爱宠去世、其他的爱和其他的失去、心的重建”讲授了生命重建之路。书中告诉我们,如果可以真正去爱、去接纳、去肯定自己的本来面目,生命的一切就会变得顺遂。一切关系和问题的解决之道:好好爱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信任、重视并接纳自己。

  爱自己并不是指自负、自大或孤芳自赏,那些并不是爱,只是恐惧罢了。作者所说的爱是一种对自己的尊重,以及一种对我们身体和心智所展现的奇迹的感恩之情。“爱”就是心中充满感恩。爱可以流向任何地方,能感受到自己对很多事物的爱:生命的种种经历、活着的喜悦、看见美的事物、其他人、知识、心智的运作模式、我们的身体及其奥秘、飞禽走兽和水族、所有种类的植物、宇宙的伟大和神秘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内心,真正地爱自己,从而来改变自己眼中的世界。

  “当你不再继续尝试从别人那里获得他们并不拥有的东西,期待别人改变自己或者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新的人生方向随时可能出现。”

  一个爱自己的人是对自我坦率的,我们需要放下对完美的执念,感知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外部的现实,诚实地承认自己的现状,同时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自己给自己勇气、安慰和力量。不为自身局限感到焦虑,基于客观的自我价值去行动和生活,敞开心扉去热爱,不拘泥于自己的一隅,去接纳这个世界的丰富和多样性。

  “生命有其真谛。生命往往不以你期望的方式展开,而是有自己的节奏。”

  生命总是充满迂回曲折,它不会让你的生活安安静静度过。生命给予你从未期望过的挑战和改变,一旦你允许自己去感受这些改变的痛苦,接受这些失去并且克服这些伤痛,你就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无论你经历了什么,你都能疗愈你的心。首先要做到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只有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才有面对人生各种可能性的勇气,通过不断探索和成长,真正感受到自我价值,获得真正的.幸福。

  “如果要获得平静,必须要放下孰是孰非,相信生命在帮助自己走向完整。不再与自己活着的世界作对,相信遇到的每一个人。”

  爱自己的第一步,便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自己的衣食起居。饭点到了,能够把手里的工作先放一放,把自己喂饱才有能量维持大脑的运行;周末到了,能够安排活动、锻炼身体,缓解久坐带来的不适;睡眠到了,能够注意身体发出的睡眠需求,不再报复性地熬夜;回到家了,认真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把家装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在合理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求,能帮助我们建立自我关爱,并从中获得快乐。

  “重视生活”并不取“看重”之意,而指重新看待、重新审视。生命中总有看不见的善意,接受生命为我准备的所有“课程”,然后通过“接纳”、“原谅”、“转变”等方式开阔人生道路。

  新的一年里,我们都要更好的爱自己哦,认真对待每个鲜活的当下,因为生命最富有力量一刻就是当下。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3

  《生命的重建》一书由露易丝·海所著,生命的健康不只是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更重要,更影响我们的生活状态,我们要努力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你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小编带来的是生命的重建读后感700字,大家一起来看看。

  本章的标题是人际关系,副标题是“我所有的关系都是和谐的”。从第十章开始,本书进入了具体问题的讨论。本章的内容,颇有一些关系心理学的味道。

  作者把人际关系放在第二部分的第一章,我觉得她暗示了这章和其他章节的关系:人际关系是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核心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我们的工作,也涉及到成功、财富、身体,同时,也是我们在本书第一部分所有努力的最终的目标——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重要的`一个关系,是和自己的关系。但是,这个关系又不是凭空生成的,它来源于我们每个人小的时候和周围大人的关系。同时,这个关系也是可变的,等我们长大成人后,可以将这个关系升级,可以将它转换,可以把它变成我们想要的关系。这其实是我们和自己相处的关键所在。机遇与风险并存。

  心理学家们一直说,要到真实的关系里去锻炼自己。因为只有和真实的人、物进行互动,我们才能从和他们的互动中,看到我们自己。只有看到真实的自己,才能把握住事件的真相,从而去调整、修复自己的生活,获得更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本章的练习是“我们与他们的对比”,这个练习特别好,我在生活里也经常来进行使用。我们的麻烦,其实都是自找的。或者说,是因为我们的心中有这样一个钩子,所以相关的人或者事,都可以挂在这个钩子上。我们主要的任务不是去“消灭”这些人或事,而是把心灵里的那个钩子融化掉。当你的心里没有钩子的时候,就不会被挂上各种各样的东西了。

  所以,与其抱怨生活,不如主动、积极的行动起来,改变我们自己,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书中提到了这样几句话:“改变我们自己——这是改变他人的唯一方法。”“责备是没有用处的,责备只会将我们的权利交出去。留住你的权力,没有权利,我们就不能施行变革。无助的牺牲品是看不到出路的。”

  在我广阔的人生中,

  一切都是完美、完整和完全的。

  我爱我自己。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4

  最近,在看一本书,露易丝·海的《生命的重建》,真是一本好书,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揭示了疾病背后隐藏的心理模式,从而开辟了重建生命健康的道路。书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咽喉疾病的,作者认为,咽喉代表我们为自己“大声说话”的能力和“要我们想要的”和说“我是”的能力。当我们咽喉出现问题时,通常意味着我们感觉自己没有权力做这些事情,我们认为站起来为自己说话是不恰当的。喉咙痛一般是由于愤怒,如果还伤风感冒,那么同时还存在思想困惑。而且咽喉还代表身体内的创造力,当创造力被抑制和挫败时,咽喉就出问题了。

  我的家族,咽喉常有问题,无论是小孩还是成人,都逃不过,凡有病均是咽喉先出问题。所以,大人常阻止小孩吃热气易上火的食品,但油炸的香脆的就是好吃,小孩那里忍得住?我常在想,为什么别的小孩吃了不上火?甚至乎天天吃都没问题?保健的中医的书籍也看了不少,也不管用。书中这样解释,我觉得真对啊!我们的'家族,长辈都非常专制,习惯打压人,孩子哪敢大声表达自己?不过幸好近几年我的家越来越民主,所以咽喉疾病发作也越来越少,即使吃热气的东西也没大问题了。而在三脉七轮中,喉轮也是代表沟通、表达和创造力的。

  所以,当家里小孩咽喉有问题时,我们家长不妨反思一下:孩子是否不敢说出自己的心声呢?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5

亲爱的自己:

  风,终是瘦了;日子,也淡了。读完故事的你,还好吗?

  指缝太宽,时光太瘦。寥寥人生,几十个年头,或许不过一场过眼烟云:尘世冷暖与悲欢,总会墨染这小笺。不要奢求太多,亦不必在意太多,任那一蓑烟雨走平生,如此,安好。

  生活是个奇妙的函数图像,想要的越多,快乐就会越少。面对生活----这个神奇的东西:不能无欲无求,亦不能苛求太多,荣誉、财富终究是身外之物,不是真正生活的价值。

  何为生活?大概是游走红尘,雨落雪飘,还剩下的几分快乐吧。风起云涌,诸多变迁,要慢慢地学会随遇而安,想得太多心会累,看得太透人会倦,何必太较真,方方圆圆,舒心安心,生活的价值就是如此吧。

  东坡居士纵然三次被贬,依旧可以笑看人间烟火,写着“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境,故事的主人露易丝·海经历了那么多,却可以笑着走下去,这些大抵就是生活最好的诠释吧。或许你很平凡,如果你可以把得失看很淡,把尖锐的棱角收起来,把笑容挂在脸颊上,那么,你或许就懂得了生活的真谛。

  走过了人来人往,看遍了花开花落,还是怕被欺骗,殊不知我们总在欺骗自己,说着不在乎,说着看透了,说着忘掉了,其实还是那么的清晰,印在脑海。过往的伤痛又有几人可以真的.忘掉,借口罢了。漫长曲折的人生里,不是让你忘掉就可以解决的,学会宽容,像故事里说的:“我们必须选择释怀过去,并原谅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心宽些,不要因为一滴雨,而失去一片星空。原谅过往,宽待别人,曾经的爱,曾经的恨,再见面,还是个朋友。可以风轻云淡的谈笑,大抵就是最洒脱的描绘吧。愿你慢慢长大,愿你可以宽容一切,愿你活的随性,愿你心淡如水。

  岁月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亦会掩过许多恩怨,许多坎坷。迁变的红尘里,改变了容颜。愿你可以在这浮华里,念着这个美好的故事,慢慢长大;愿你可以守一份淡泊,静看云卷云舒;斟一壶苦酒,洒落快乐淡然的种子;愿你可以懂得“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真谛。

  此致

敬礼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6

  《生命的重建》是一本全球畅销书,被译成25种语言。作者是露易丝·海,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著名作家和演讲家。她是全球“整体健康”观念的倡导者和“自助运动”的缔造者。她帮助了千千万万人改变了健康状态,提升了生命质量!

  这本书在序中这样写到:“假如不幸被困在一个荒岛之上,而又命注定只能存有一本可读的书,并且无法保留其他书籍的.话;我会毫不迟疑的选取露易丝·海所著的这本伟大巨著:《生命的重建》。由此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影响力之大。

  这本巨著不单给人以师长般的教导,而且是由这位女作家以亲身经历写出,所以感人至深、影响颇大。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知道有关自己生命的一切,而这本书就是教导我们怎样应付生命中的一切,和怎样使我们的生命更健全、更充沛、更激情。

  露易丝·海在这本书里写出了心理和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引述她自己的亲身经验,并作出非常精辟的讲解。虽然我不信佛,但书中的道理还是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使我们懂得知足、感恩,学会把握当下,让生命变得充实、快乐;进一步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经历,都完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的一思一念,都在创造我们的将来。最有力量的是“当下”,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我们可能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但是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何不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呢?实际上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心理状态的调整来改变的。书中还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接纳自己、喜爱自己,找到问题根本所在,批评和指责别人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会使我们被束缚在问题之中,所以要尽快从问题中解脱出来,认清问题的本质。当你找到导致问题的心理原因,你有了新的模式,马上让这些思想开始在你的生活中实现。从现在就开始改变……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7

  往事已矣,逝者如斯,人生怎可重来?生命如何重建?露易丝·海端上的这碗鸡汤下料未免太猛,这是我乍看到标题的第一反应。

  很多时候,站在今天的路口去回首从前,都会有一种“再回头已百年身”的沉重感,带着一点宿命悲观,所以起初我是抱着一种不屑的姿态来翻阅《生命的重建》这本书的。

  一目十行先浏览了几页,突然感觉一股清泉破冰而入,清洌无比,让人从浑浑噩噩的世事中毫无征兆地冷醒过来,然后细细品读,发现这真是一本直达人灵魂深处的好刊物。

  不困于心,善待自己

  露易丝·海最后用她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很好地诠释了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所有的苦难和不幸,都是我成长的足迹,不能将我打倒,就必将使我坚强,关键不是外因,而看内在。

  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心里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每天告诉自己“你没有任何价值”,那就不要怪别人像对待门口的擦鞋垫一样对待你,正是因为你内心存在的这种思想,才会吸引别人用那种方式来对待你。

  你每天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人、是个倒霉的人、是个一无是处的人,这种想法制造出的感受就会不断扩大,然后你就周而复始沉沦在这种失落负面的情绪中,你开始自卑,开始讨厌自己、憎恨自己,试想,最后连你自己不爱自己,还能指望谁来爱你。

  而当你改变这种负面思想,你会发现出现了一些奇妙的变化,那些困扰着你、纠缠着你的恶意反而会自动走开,从此不再光临。你,已经不是它们的宿主了。

  不要过份苛求自己,人无完人,你已经尽力了,“不要再因任何事情而责怪自己”,因为批评、责备不能改变什么,你已经责备自己多年了,有过一丝一毫地改变吗?反而,各种批评、责备只会让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跟枷锁。

  与其如此,不如善待自己,每天尝试多一点赞赏,跟自己说“我喜欢你,并且接受你原来的样子”,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是不可复制的`存在,就算全世界不认可你我也爱你。

  当我们真正爱自己的时候,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会运转正常。

  不念过去,宽恕别人

  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了,无法再去改变,我们能够体验的只有现在。即使我们要哀悼过去,那也只能在现在的时刻中去回忆过去的经历,而在我们回忆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又会失去对现在的体验,丢不下过去,就不能够很好地享受现在。所以说别让过去的事影响你,不论这些过去的事是多么不堪和痛苦,都已经过去了。

  你可能还会对过去的某种情境感到非常愤怒,到此时此刻还沉浸在那种感受中;你在很久以前被糟糕地对待过,时至今日还活在憎恨的漩涡中。可是你再愤怒、再憎恨都是徒劳,只能加重你内心的无力感,与其继续愤怒,继续憎恨,不如大度地选择原谅和宽恕。

  那个最不能被原谅、最难让你宽恕的人,正是你最需要原谅和宽恕的人,当原谅那些不值得原谅的,宽恕那些不能够被宽恕的,告诉他们:“虽然你过去对不起我,但我决心宽恕你,不再记恨,让你自由自在。”化干戈为玉帛实在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情,当宽恕的话出口时,你不单解放了别人,也解脱了自己,心无旁骛,再不被怨恨所困。

  那时你会发现,退这一步,不是活不下去,而是海阔天空!甚至于有更大的惊喜——原来真的是所有的病痛皆来自于不宽恕,在放下过去,释怀曾经的时候,你身体上疾病开始慢慢痊愈,心灵上创伤开始渐渐抚平,连各种烦恼也都烟消云散了。

  不畏将来,开始改变

  “你生命中经历的所有事件,都是由你过去的思想和信念造成的。”有些佛家因果论,却是很有道理,不管是幸与不幸,那一页旧黄历已经翻过去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重要的是此时些刻你有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样的信念,这些思想和信念会创建你的未来!也就是说将来如何,以后你将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所有的力量源泉皆来自于“当下”!

  让我们就在“当下”作一个全新的开始吧!改变可以从现在开始!对着镜中的自己说“我愿意改变”,我愿意变成什么样子,并照着这个样子开始改变,不要畏惧,不要退缩,不要说我已经不再年轻了,我已经没有时间了,我现在才开始转变已经太晚了之类的话,因为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

  生命永不停滞,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生的、新鲜的,也正因如此,生活中的每个时刻都是我们弃旧迎新的起点,当你想通这一点,并开始改变、开始朝着目标行动,生命,便得以重建!

  人生一世,多少都会有所缺失,我们内心也有很多苦痛和迷茫,但是我们不能悲观绝望,更不能沉浸在已逝过往之中,要勇往直前,要时刻告诉自己:“在我广阔的人生中,一切都是完美、完整和完全的”。

  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8

  我被这美妙的诗歌吸引着,这是一首美丽的生命交响曲,充满活力,蕴含着大地苏醒般的气息,来自宇宙、大自然的力量,一切是那么的安静,自然,流畅——我是安全的,我的世界一切都是好的。仿佛看到了我的内心世界阴暗的一面逐渐消退,阳光开始温暖这颗恐惧、冰冷的心。一股新的血液充满了我的身体,仿佛自己变得更加高大,更加有力量——生命在重建中。

  露易丝·海在她痛苦的成长过程中总结并揭示了疾病背后影藏的心理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健康。阅读完《生命的重建》,我发现在我的生活经历中有着很多很多相似之处,也让我明白了我生活中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都得到应证,我很认同露易丝·海的观点(至少有大部分)。很多观点我暂时还没去应证过,但我相信他们的存在。感谢露易丝·海的伟大奉献!

  在我内心世界里充满着许多的负面因素:我不行、我还没有做好准备、这些都是不可能的、没人会爱我、他们会拒绝我的、我太矮了、我长得不帅、我很无奈,不知道怎么办、我穷,没钱、他们不应该这样对我等等。看看,这就是我,所以我的生活环境是那样的一团糟,精神低靡,感觉我的未来是那么的渺茫。突然想起了徐志摩写的“这是一潭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生命的重建》把我从“死亡”中惊醒。一缕阳光照进这黑暗世界,大地开始苏醒。

  番茄苗的成长故事让我感悟到积极的思想对改变我们世界是多么的重要,因为我们的世界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现在我开始懂得爱自己,爱自己首先要懂得宽恕自己,宽恕自己对自己以前的负面的思想,宽恕自己对他们的愤怒。多少次因为愤怒而导致睡眠不好,吃饭不香,没有心情工作,使自己处在痛苦与烦恼之中。

  《生命的重建》中提到,我们现在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模式都是源自于我们小时候学来的观念。我的惊奇的发现我在人际关系情况,如同我在家庭的关系情况,我的许多模式跟我的父亲很相似,不太习惯语言表达,而更多的是用行动,所以在关系处理上不是很流畅。还有就是父母之间的关系,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家庭显得比较平淡,有关家庭在亲密关系的教育也比较少,所以我现在在亲密关系中也遇到困难。我并没有责怪父母之意,我明白我的父母已经尽他们所学的经验教育我。我只是表达我的现状是跟我们小时候的经验有关,知道这些,我们就有方向去改变他,完形我们的不足之处。

  身体的健康跟我们的思维模式有关,这是我第一次所接触到的理论,但是我对露易丝·海许多观点都很赞同。疾病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不间断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我们身体的动作和体态,从而决定了我们是否健康。满怀爱心倾听身体的信息,你的背痛、腿痛、无故的头痛、经常喉咙不舒服等等,听听这些部位想对我们自己想说些什么。通过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一个人的信念能过达到身体上的疗愈作用。在我的生活经历中,我的身体出现状况时,回想起来确实都得到了应验。例如:我的眼睛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近视,这与我在生活中有我很多不想面对的事,害怕、恐惧,我在躲避它们,现在开始接受它们,然而我的视力也开始有所好转,当然还是有些东西还不能看开。我的喉咙不舒服,跟我长期没有表达自己的感受,压抑自己,恐惧表达有关等等。

  新的思维模式,能够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感受,能让我们更有力量,更流畅,使我们的身心灵更加健康。

  现在我选择平静地对我头脑中的旧思维,我愿意改变。我能够学会,我有学习的能力。我愿意改变,在我做这些之时我选择快乐。

  我是自己世界的主宰。耳畔选择自由。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9

  这章的标题是建立新的一切,副标题是“我已经知道心中的答案”。

  这周我又陷入了痛苦的、旧的模式而无法自拔,有几天甚至严重失眠,影响了白天的生活和学习。所以这周我没能按照原来的计划,在周三晚上坐高铁的时候把读后感整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想前面读的一些章节涉及到的内容。在痛苦的时候,我没有办法(或者是不愿意)放松下来做第七章的练习,或者是开始读第八章,帮助自己从痛苦里走出来。这个过程我一直在体会它:为什么自己会停留在这里这么长时间?我到底在寻求什么?感受最深的还是抵抗,我不愿意接受自己痛苦,于是想把痛苦排斥出去,想跟痛苦划清界限,结果痛苦反而变本加厉。还或者,我是有瘾的,痛苦是痛苦者的粮食。

  改变旧有的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的生活里、在每一件小事上勤加练习,直到变成新的、熟练的模式,通过日常化带来可持续性。

  第八章延续了第七章里的内容,在书的内容的框架安排上,体现了它的衔接性。这章继续提到我们要远离否定的事物,把注意力放在真正想要的肯定的事物上,这是上一章“培育丢弃消极信念的愿望”的承接。作者鼓励我们进行积极暗示,这也是吸引力法则的内涵。当把注意力放在否定的消极的事物时,即使你在抵抗它、想远离它,也是没有办法真正做到的。“不要想大象”,我们对“不要”视而不见,而“大象”清晰显现在头脑里。

  本章里提到的训练大脑是第七章控制大脑的延续,这部分作者强调了两点——自我赞同和自我接受,鼓励我们和自己建立一种和平的、充满爱的关系。在小事上,向自己表明自己的“质地优良”,同时在这一部分练习里,作者也提到“我赞同我自己”每天要做的练习强度是非常大的。想起前面自己做的练习,每一章的练习其实都没有超过五次,这也让我想到了前几天的痛苦也许也跟这种积极信念培育的强度不够有关。后面我打算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提升一下每章练习的强度。

  这一章里感受比较深的是在“播下种子”这部分内容。结合前面练习进行比较少的反思,这也体现了我在思想根源上有一种速成的贪念,希望自己付出很少的.努力,可以获得非常快的成长。在“播下种子”这一部分里,作者介绍了番茄的成长,也介绍了我们在创造新体验的时候要经历的过程,读起来非常形象,体会很深。我非常渴望得到最终的结果,却忽视了过程中需要付出的点点滴滴。这种浮躁的心态时不时地会冒出来,影响我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后面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我将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多多赞同自己,多多接纳自己,同时付出足够的努力。好好活在当下,结果顺其自然。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0

  这是一位美国女作家露易丝·海以亲身经历写出的非常感人的巨著,这本书不单给人以师长般的教导,教导我们怎样应付生命中的一切,更给我们巨大的影响力,使得我们知道如何让生命更健全、更充沛。露意丝在这本书里,写出心理和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引述她自己的亲身经验,作出非常精辟的讲解。

  这本书中的道理使我们懂得知足、感恩,学会把握当下,让生命变得充实、快乐。所以想把我读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与大家一同分享。

  我们的生命经历,都完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有些时候错误并不在我们自身,但我们会把它加诸于自己,增加自己的压力。所以试着放松一下,看清楚事实,对我们尤为重要。还有一点,想要重建自己的生命,还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要认识自己的价值,就要学会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这样就会觉得自己有很多的优点,然后对自己充满信心,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才有幸福。

  “万法唯心”——-我们自己的心意,决定我们的一切。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样样不如别人。那么,这个时候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心,若自己认为自己能行,那么就能行,反之,则不行。还有,若因为一点小事和老朋友起了冲突,若只想逞一时之气,那么,友情便会毁于一旦。所以说,发生的一切事情,结果只在于自己的心。

  如果我们能试着改变我们的思想、说话的态度、就能改变我们的命运,使一切变得轻松且美好。因为很多的时候,我们往往被严重的问题,阻挡了成功的道路,不去克服它,等待我们的.永远只有失败。所以我们得试着改变,最终得益的也是我们自己。

  很多的时候我们对于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心怀憎恨,但更多的是不能宽恕自己。接纳自己,有的时候就是这么难。但真正接纳自己才会发现另一个自己,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己。《生命的重建》给了我们这样的通道,接纳自己的通道,但它不同于其他的相关书籍,它是通过心理对身体造成的影响进而产生相对应的各类疾病,这样近乎触目惊心的方式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

  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都应该珍惜、珍爱,我们需要每天诵读宣言来强化对自己的爱和赞同,我们需要宽恕来接受别人,释放自己,我们更需要表达对生命的感激之情,创造自己的生命传奇:“在我广阔的人生中,一切都是完美、完整和完全的。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能够快快乐乐、平平安安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让我们都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让悲剧不再重演,让人生一路平安,让生命之花越开越艳!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1

  我们永远处于不断变化的河流之中,甚至不能同时踏入两条相同的河流,但是是什么阻止我们冲破旧我的藩篱,而在原地逡巡不前?

  我们常常有着很深很深的旧思想、旧信念隐藏在我们的内心。当你留心到他们的时候,当你开始为自己的“不足”开始自怨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处在了的是否要去改变的关键时刻,在这个关头我们会走近一位良师,一位益友,在书中寻找一些道理,让你似有所悟,但是改变自己并不是那样简单,当你认识到自己的时候,往往没有勇气细看。这时,你的心情或独自神伤,或浮躁易怒,但路易斯告诉我们急躁是拒绝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实际上意味着拒绝学习,拒绝接纳新的东西,拒绝变革。如果你想到从椅子上到另一个房间去你必须改变坐着的姿态,你必须站起来,你必须打破原本的身体机能所适应的宁静的状态。但通常的情况是:我想去那里,但我不想动,于是所有的命令都化为泡影,等待了一个小时之后,原来我还是在原地,现实告诉我们仅仅坐在那儿命令自己是无济于事的,尽管我们心里翻越了千重山,身未动一切都无计于事。事后,我们心里总是涌起比之前改变的决心更汹涌的另一种感受那就是愧疚。那么如何走出这艰难的开拓头?露易丝阐述了她的诀窍。

  不要在幻想里寻找自我

  在幻想中寻找自我,很多人喜爱这么做。他们称之为自省,他们老是在寻求执着物,意图强化和填充虚的幻的自我感。他们大部份的自我感,给了他们虚弱的灵魂以支撑,那里有另一个顺风顺水的`世界,像聊斋中的画壁里的世界一样,现实中不如意的都能在这里找到慰籍。这情形一日发生,他们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摆脱它们;因为这意味着自我的丧失。无意识的我执在痛苦和受苦上,会做巨额的投资。当你一体会到心智认同是无意识的根源时,“我愿意丢弃旧的信念来创造新的环境”这是露易丝提出的我们需要对着自己无限重复的一句话,每当你想当那些使你放弃做出改变的潜意识的时候,你需要告诫自己,这些看起来美好的诱惑都是美女蛇,不被它所伤,最好的办法是摈弃它。

  为当下而活

  当下这一刻几乎不存在,哪怕我们觉得我们拥有无数个当下,其实只有过去和未来被认为是重要的。悲观的人总是回味过去,认为过去是最美好的,关切着如何让过去起死回生;乐观的人,憧憬未来,工作、学习、圆滑世故都是为了未来的幸福,但却很少人为了当下而活。是谁呢?执着地为了确保过去的存续,为了从未来寻求纾解和实现。便不断地把自己投射到未来。它说:“有朝一日,等这个、那个发生的时候,我就会能万事顺心如意了。”可是再多的许诺也不能堆积出一个真实的明天,改变必须从今天开始。与心智认同,就是自陷于时间的泥沼:几乎一意孤行地只活在记忆和期盼里的驱迫力。这创造了你对过去和未来的执迷不悟,对当下这一刻缺乏尊重、认知和容许它存在的意愿。

  “时间既不宝也不贵,因为它是个幻相。你所认知的宝贵,不是时间,而是时间之外的那一点:当下。当下才是既宝又贵的。你专注在时间上——过去和未来——的程度越大,你磋跎掉最宝贵的当下的程度就越多”甚至可以说,当下之外一无所有。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2

  第三章的标题是“问题出在哪里”,副标题为“过去已经无法将我羁绊”。这一章我想可以是前面在第一章读后感里谈到的,“善护念”中我们的念从何而来?这些观念可能来自于父母,来自于兄弟姐妹,来自于学校的老师,来自于我们的小伙伴,来自于邻居,来自于权威人物,还有可能来自于广告。当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从身边的环境里吸收了他们给我们的某些限制性的观念,或者说是消极性的观念,并且由于当初孩童的认知能力的局限,慢慢把它们当作了我们行动的唯一指南,并且将它们内化到我们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中。或许我们一开始曾经有过反抗,曾经有过争执,但是小小的我们无法抵抗周围的环境对我们的塑造,最后这些念头留在了我们的心里。随着岁月的流淌,到了七经八脉,变得根深蒂固、理所当然。

  把这些消极的念头写出来,当我刚开始做这个练习的时候,甚至不敢仔细看头脑里周围的人带给我的那些消极观念。可能是我从小成长的环境比较复杂,接触到的很多东西,真的是无法言语。(整理完这篇文章,我在高铁上看起了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的故事,发现:我跟她的童年经历很相似。)并不是说要埋怨,或者说抱怨我成长的环境,我觉得这的确是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客观环境。这些客观因素塑造了我。很多年里,我无法原谅身边的很多人,最不能原谅的可能也包括我自己。先生常常对我说,让我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这个道理都是懂的,但是知道和做到,总是隔了十万八千里。如今,已经到了我接受心理咨询快四年的时候,此时此刻,我的怨恨、我的抱怨,已经降低了一些,但是还没有完全的消失。这些抱怨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恐惧,如果这些恐惧没有消除,我想那些抱怨,可能也真的没有办法做到彻底的原谅。

  这一章提到的“心灵大扫除”,我对里边提到的一句话非常的敏感,她说:“清扫房间是不需要生气的。”在跟咨询师的互动中,我有很多的愤怒。虽然明白自己是去清扫心理的房间,释放心里的消极情绪,但是我的愤怒无处安放。虽然我知道有一些信条是该丢弃的,比如说让自己痛苦,把母亲和弟弟跟我自己捆绑在一起,没有把母亲和弟弟照顾好而内疚。某一次,林老师让我仔细地、冷静地来想一想这些场景的'时候,其实我有很大的愤怒:我觉得他为什么不让我痛苦,为什么要让我从痛苦里走出来?因为我的信条是:只有自己痛苦了,与母亲和弟弟一起痛苦,才能消化内疚。痛苦是痛苦者的粮食。痛苦也是会上瘾的,它可能会让我们在某一种状态里保持很久,而不自知。当我看清生气或是愤怒,来自于对自己的不满意、来自于对自己脆弱的不接受的时候,我反而冷静下来,慢慢放弃了一直端着的假装坚强,接受自己的脆弱,接受自己也有很多事情无能为力。原来觉得接受自己不坚强是懦弱的表现,会自卑。这种接受带来了哀伤,继而带来了力量,自卑不见了。这个时候,那些心灵里边边角角的灰尘,才被自己轻轻地拂掉,而没有怨气。

  关于垃圾,有人说,没有被放对地方的资源才是垃圾。我想用在我们的人生隐喻里也是十分的恰当。有的可能明明是资源,却被我们当成了垃圾,而有的明明是垃圾,我们可能却把它当做宝贝。如何来对二者进行区分?可能需要足够的智慧。

  我们的确无法选择父母,或者说,我们的确有主动权选择了父母。这一部分读的时候感受到,作者在强调是我们选择了现在的父母,让我觉得我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应仅仅埋怨、抱怨父母,这样其实是没有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起责任。当看清这一点的时候,内心反而轻松了一些,有的时候逃避责任(真相),反而比承担责任(看清真相)更痛苦。我一直无法原谅自己的母亲,直到现在,我跟她在一起时还会有很多的恐惧,所以我跟她基本没有正常的交流。即使回到家,我也跟她保持1到2米的距离。当我现在慢慢理解到,我的母亲可能也有她的痛苦,也有着跟我一样的恐惧和害怕,这个时候我才慢慢地放下了一些防御,想一点一点走进她。我已经很多年跟母亲没有身体上的接触。这种身体上的亲密感的匮乏,也让我十分的崩溃,阻碍我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所以我也有一个计划,希望在未来的一两年内,能跟母亲有一个拥抱。我相信就会在不远的未来得以实现。

  为什么作者会说把自己看作一个小孩?我的理解是:我们回到原点,回到我们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时的状态,那是我们的观念生成的时候。当我们回到原点,重新感受我们跟这个世界的互动,重新观察我们跟这个世界上的人之间的来往,重新看待那些来到我们身边的观念,用我们现在的智慧和知识重新去塑造。我常常会到大自然中去跟那里的花花草草待在一起,体会它们的生存智慧,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看它们在四季中的轮回。每一朵花、每一棵草都是那么的不同,看到它们的状态,与它们同在,我时常会感动得想流泪。我觉得这就是生命本来的样子,这就是生命本来的状态,在自然里被雨水滋润、被阳光照耀,全然打开自己接受生命的洗礼。或许我们出生在贫瘠的山坡,或许我们出生在富饶的农场,没有关系,都是大自然的孩子,都可以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从最小、最容易打扫的房间开始,修正过去的心灵地图,把控现在的自己,走向新的开始。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3

  “想重建生命,先改变下自己的信念吧!”

  这是我读完《生命的重建》后最大的感触。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们经常抱怨某些事物,那是因为我们总希望这个世界应该是平等的,那些伤心事,悲伤事不只应该发生在我们身上。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信念,世界是不平等的,也不可能平等。但世界是公平的,这些不好的事是不是在向我们暗示我们离成功很近。因为往往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

  怎样改变自己的信念?我从书中总结出3点:

  1、控制头脑,做自己头脑的主人

  你的`内心具有难以置信的力量和天赋,它们经常会对你所想的做出反应。通过有意识的寻找思想控制头脑,才能和身体的力量结成联盟。

  当旧思想对你说:我做不好,我做不到,我不够好。试着告诉自己,不,你行的。你一定可以的。重复多次的鼓励自己,并且尝试张开嘴巴,动起手来。改变,进行下去的。是的,我可以做好的。我一定可以的。

  2、从过去的事情里解放出来

  我觉得不够好,那是我以前不够好,不是现在,现在我很好。把所有的精神集中到当下,现在我我很好,而且,我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样想就对了。

  3、宽恕自己,宽恕他人

  对过去的悔恨、悲痛、伤害、恐惧、责怪、愤怒、怨恨,有时甚至对复仇的期待。走出来吧,爱是任何疾病康复的良药。不要去恨,要相信,要期待,他有一天也同你一样怀着宽恕的心对待别人。如果,不能,就相信因果报应。自己不要忘记了,宽恕你所犯过的一切错误,宽恕他人对造成的一切伤害。就活在现在,活在当下。

  《生命的重建》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令我更有勇气去改变自己!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4

  这章的标题是怎样改变,副标题是“我轻松愉快的走过了那座桥”。这章我读起来,感觉作者一直在教我们如何去做,基本的原则是三点:

  第一是,培育丢弃消极信念的.愿望;

  第二是,控制自己的头脑;

  第三是,学习如何宽恕自己、宽恕他人,给自己自由。

  我认真做了本章的几个练习,之后,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身体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更能和自己在一起,而且更爱自己了。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5

  一个非常老套的问题:什么是幸福?不管别人,就说我,答案还真难回答。一直以来,我都感觉自已对幸福的理解是模糊的,是虚无漂渺的,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这本书。

  生命的重建,就是幸福观的重建,就是自我价值感的重建。

  有时候,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我会有很强的失落感,甚至很自责,有时候,当幸福来敲门,我又茫然无措,不知所已,因为在很多时候,我已失去了自已,失去了方向。露易丝。海用自已柔美的笔触,将自已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完整承现给我,让我看到了一个身体力行,绝不向困难低头,勇于挑战人生逆境。一个真正的强者形象!

  我惊呀的发现露易丝。海在本书中所表露的观点,使用的方法竟和在我国广泛流传的佛教思想不谋而合。都讲究解脱和放下,都相信一切的变化都要从心开始——万事万物皆由心造!

  我不由得又想起我们在刚刚结束的`三阶段课程当中,不断的强调,向内看,自我觉察!我才能找到我自已。当我不再自责,我发现我具有了新的力量,爱的力量!当爱象阳光雨露一样时刻伴随在我的左右。此刻幸福竟如此的真实和深刻!爱自已,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一切可能性的源泉!我懂得唯有爱自已,才会创造真正的幸福!

  当我沉浸在我自已创造的幸福中时,我由心的笑了。此刻我看到露易丝。海也会心的笑了。世界正张开怀抱向我微笑!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相关文章: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01-28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01-21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8篇02-24

旧房拆除重建申请书04-03

灾后重建工作总结02-10

危房重建申请书范文优秀02-19

灾后恢复重建修路文案范文09-23

《生命,生命》读后感03-16

生命生命的读后感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