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基层女性》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基层女性》有感1
昨天花两个多小时读了《基层女性》这本书。
作者是王慧玲,很早就关注这位博主了。她是从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逃出来的,小时候经常被家暴。16岁读中专,19岁自己去上海打工。从卖袜子开始的,每天都在想怎么赚到更多钱,并像海绵一样学习进步提升自己赚钱能力。慢慢实现经济独立,精神独立。并因为喜欢和热爱,追随自己的内心,获得自己从没想过的成绩,创业,画画,出书,成为几百万粉丝博主。
书中讲了和她一样有类似经历的人,应该怎么自救,怎么一步一步靠自己成为一个生活独立,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的人,面对人生中种种问题该怎么选择。涉及到和父母的关系,20岁到30岁这最迷茫焦虑又最关键的十年该做什么,恋爱、婚姻、生育、养育的本质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怎么选择,如何一步一步让自己强大起来。
读完之后,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总结了一些笔记。
1、与父母的关系。
这个世界上的父母有很多种,无论你遇到的是哪一种,没有你心中想要的完美的父母。所以成年之后,你要做自己的父母,关系爱护理解支持认同自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自己疗愈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把从小接收的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思想糟粕慢慢清理替换掉。
和自己的父母保持朋友关系,是高质量的朋友可以多接触交流,是低质量的朋友就少见面少交流,是极差消耗自己且带危险性的朋友就远离。一定保持理性,做对的选择。
做自己的父母,和父母划清界限的前提是不依赖父母,完成独立。能独立生活,能自己养活自己,情感上能自己疗愈滋养自己,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独立思考。
2、20岁到30岁这最迷茫焦虑又最关键的十年该做什么?怎么让自己一步一步强大起来?
不断的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该做什么,然后行动起来。
要明白你能依靠的有且只有你自己,扔掉那些依赖别人的幻想,越早越好。你是你自己唯一的靠山。
不断尝试,折腾。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去做一遍,发现那些能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事,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不要让“大家都是这样的”思想束缚你。不轻易结婚生子,买房买车,这不是必须必的选择题。你可以在这最好的十年,轻装上阵,去发现自己,成长自己,给自己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乌龟对王八,自己在什么水平遇到的基本也是什么人。不断提升自己。
保持阅读,积极上进,理性客观,内心坚定。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手里的事,忠于内心,顺着生命的大河流淌。金钱是个人价值的变现,不要追着钱跑,创造价值实现自我的过程里,会自然而然的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美”由自己定义,不过分执着大家眼里的“美”,智慧的魅力远大于美貌。
自信来自经验,抛弃“自信”的概念,去做去尝试去钻研。
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3、恋爱、婚姻、生育、养育的本质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怎么选择?
恋爱的.本质是爱的体验,是心动甜蜜快乐陪伴,是付出爱获得爱感受爱的过程。婚姻的本质是合伙经营公司,是合作是共创,是利益共同体。生育的本质是承担责任,是了解生理心理成本、未来时间精力经济成本下的主动选择。(养育的本质是给予和见证,给予所有你能给予的对孩子来说最好的,见证这个独立生命的成长。)
注意什么?选择精神富有,尊重你的独立人格,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踏实上进的男性作为伴侣。恋爱的目的不是结婚,结婚的目的不是生孩子。为自己生孩子,了解生孩子意味着什么,并做好思想物质准备。
怎么选择?客观理性+忠于内心。主动选择,承担后果。
读《基层女性》有感2
等我回过头来看整篇文章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掉入了一个思维陷阱——认为女性独立应该是独身一人去面对挑战,去自我成长。但其实女性的独立更应该表现在精神独立,灵魂自由,能够相信他人,但更能够完全依靠自己。
作者强调的是女性应该强大自我,不应该将自己的幸福快乐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这与我之前读过的《先学会爱自己,再遇见对的你》中阐述的论点不谋而合,女人也应该要有强大的内心,这需要很多的可以修炼,需要去成长,需要去不断进化。
《基层女性》这本书主要谈到三个大方面:建立与原生家庭的界限、专注自我成长、两性关系。作者王慧玲针对每个方面用现身说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虽然有一些建议确实与许多励志书内容有重合部分,但是确实又是作者从自身经验总结而来的。其实根本道理就那些条,本质上是个人实操部分影响了最终结果,是否有去为个人成长做必须的努力。
当原生家庭成为了个人成长的束缚时,我们要学会做自己的父母,重新教育自己、投资自己,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方式成长,多去和快乐的人打交道,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过想过的生活。成长,疗愈,最终完成自我救赎。对于一些正在遭受有毒父母摧残的女性,她的建议是:对于没有爱流动的亲情,你是有选择的,你可以坚定地说“不”。
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人际关系,建立健康亲密的人际关系,靠的是爱,而爱是互相流动的,父母爱你,你自然而然会爱父母。那些用外界某种观点、思想来给你施加压力、道德绑架,让你屈服的亲情,只能说明你们之间没有爱,仅仅只是因为血缘关系捆绑在一起。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朋友,比我小半岁,但已经为人母。她的家庭情况几乎和作者几乎一样,父母向来重男轻女,在家中的她没有任何话语权。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初中一毕业就被迫辍学,她必须得出去打工赚钱,而且工作的地方不能离得太远,她在一个个餐馆里辗转流离,因为那里包吃包住,能拿两千多的薪水……
我曾经劝过,十八岁的花季少女为什么不去学手艺,美容美发,美甲美眉都比端盘子好,以后发展得好还可以开个自己的店。她确实听进去了,对于她母亲的'施压也有过挣扎,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最后我也只能闭了嘴,因为我被她妈妈训斥了,让我不要多管闲事。如果该反抗的人选择了臣服,我还是做好我要做的事情,想让自己摆脱困境。
后来听说她父母前后安排了很多相亲,挑的人大多数是附近村庄里家里有钱的人家,因为她家人不想让她嫁的太远而脱离了控制。但她偷偷谈恋爱了,终于在20xx年初,她的男朋友带着家人上她家来提亲了。两家人的谈判现场不比商场谈判逊色,居然还差点因为彩礼谈崩。最后的最后,她被母亲以二十一万八的高价被出售。不管怎样,她终于可以保持安全距离了,逢年过节她会带老公回老家。听说大半年后,她当了妈……事实上,我作为旁观者很迷,因为我不知道事件的细节,我只想忠心祝好,希望她能遇上个好人家。
自我成长部分与大多数励志书籍有相似之处:鼓励女性多阅读、保持运动、结交不同的人,去体验新事物。关于两性作者提出的观点,我很认可的一点是:结婚应该是谈恋爱感情升华的结果,生孩子是婚姻满意的结晶。其实之前我一直恐婚恐育,后面恶补了爱情相关的书和文章,恐惧减少,再后面我成了接受结婚的人,因为我目前的对象用他的靠谱、负责、关爱免了我的后顾之忧。虽然不敢笃定一定会和他修成正果,但至少我能够理性看待婚姻和生育。嘿嘿,居然还印证了作者对个人成长提出的建议,阅读、识人,体验。
我的吧的吧,不知不觉居然写了一千四百多字。其实昨天我上演了一场drama,但今天回看,发现自己好傻!我要管住嘴,因为我得去搬砖啦~明天继续学习做笔记。
读《基层女性》有感3
罗翔老师说过,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这人间水火。
每个人都是野生社会学家,可以在自己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下,观察你世界的“社会与人类”。
《基层女性》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今天这样一个还算优秀的健康快乐的中年人。书里的建议我觉得是很诚恳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如果之前没有看过探索自我或者自我成长类书籍的朋友,看这本书应该会收获不少。对我来说这本书像知识点总结,是一本很完整的指导手册!今天聊聊基层女性如何做、与父母的关系、精神物质独立、认识自我、传统嫁娶模式、夫妻关系。
基层女性的翻身参考
第一点,独立生活是决定人生走向最关键的第一步。
独立生活是走向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的第一步,你必须独自面对并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人格会以令人惊喜的速度成长。
没错!我也发现了自己独居以来自己成长了很多,学会了好好生活和好好照顾自己。大学的生活还有舍友可以依赖。
绝大部分成年人的悲剧,是生活、经济、精神不独立造成的。很多父母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把孩子的不独立看作对自己的需要和爱。
第二点,勇敢离开不对的人,这对年轻女孩来说尤其重要。
第三点,面对生活有百折不挠的勇气。
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面子、自尊毫无意义,活下去、挣到钱才是最重要的。这里“钱”是价值的体现,当你面对挫败拥有百折不挠的勇气、能够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那么钱就是价值水到渠成的附属品。
第四点,活在当下做好眼前的事。
很多人整天焦虑未来,但却没有意识到,未来就是由无数个今天、无数个当下组成的,解决好当下的问题,认真做好今天该做的事,未来就会在当下解决的一个个问题中延展出去,水到渠成。
第五点,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学会知足和感恩。
抱着一颗感恩自足的心,珍惜自己拥有的,明白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哪些根本不重要,专注地发掘个人价值,追求自己的梦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但这个社会在鼓励我们拥有更多。以内心滋生的幸福感和快乐来衡量成功与否,而不是为身外之物纠结、烦恼,你会发现你的生命通透明朗,你的人生有无限可能。
第六点,对生活抱有好奇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永远对生活抱有好奇心与热情,像海绵一样不停地吸收新知识、体验新事物、接受新想法,抱着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并且把脑子里堆积的想法用行动去折腾、去实现,加快自己生命的新陈代谢。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变得强大、自信、坚定。一旦体验到改变和进步的快乐,你就不会停下来,因为进步的快乐是顶级的快乐,是大脑释放出来的高潮。
你是有力量的,是可以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的。世上没有什么事,是比自己相信自己有改变的力量更让人振奋和有安全感的了。
第七点,做一个善良的人。
与父母的关系
成年后,我们要学会做自己的父母,重新教育自己、投资自己,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方式成长,跟让自己快乐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过想过的生活。成长,疗愈,最终完成自我救赎。
孝敬父母是需要能力的,精神上有爱的能力,经济上有创造价值的能力。
那些用外界的某种观念、思想来给你施加压力、道德绑架,让你屈服的亲情,只能说明你们之间只是因为血缘捆绑在一起。对于这种没有爱流动的亲情,你是有选择的,你可以坚定地说“不”。
把生育的目的上升为无私奉献,为了爱,为了体验陪伴一个生命成长的喜悦,需要父母有非常富足的精神世界。只有精神富足的人,内心才能滋生出这种高级的情感。这种情感在我们当下的生育观念里十分稀缺。
在投资、收割的心态下生养孩子,父母的每一项付出都是在增加成本。成本越高,期待就越高;期待越高,在孩子成年后就越不会放手。
成年后,我们人生“十万八千里取经路上”跨出的第一步,就是努力从经济上挣脱父母。如果你在经济上还对父母有索取,那所有由父母带来的精神上的'压力与困扰,就是你经济不独立的代价。
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人际关系,建立健康亲密的人际关系,靠的是爱,而爱是互相流动的,父母爱你,你自然而然会爱父母。
养育孩子,是为了体验陪伴一个生命成长的快乐。抱着投资的心态,不如把精力和金钱放在自己身上,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去做喜欢做的事情。把精神寄托在任何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身上,你这一生很可能会不停地陷入渴望与失望当中。女性作为生育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这一点尤其要想清楚。
如果你不停地向前,走向更高更远的地方,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越来越好的生活,你的内心也就越能够接纳自我,更懂得放下和原谅,最后你才有可能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比起沉浸于过去,要多关注自己的当下和未来,这才是你的人生。当你成长为一个精神、经济独立,内心温暖的人,你和父母的关系,包括你人生的大部分问题,都会找到答案。
精神物质独立
生活独立、经济独立,才能拥有真正的精神独立,只有完成了这三个阶段的独立,你才有对抗生活风险的能力,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20岁到30岁这10年,迷茫、困惑是正常的,人的一生就像在雾中行走,你只有把脚踏出去,才能看清下一步路在哪里。大家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做一些让自己感到开心的事,快乐是滋养精神的巨大能量,它会吸引来意想不到的机会和人走进你的生命。去运动、学习,和人坦诚地交流,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生命有了体验之后,经验就会逐渐积累。自信随之而来,你才会对生活建立自己的理解,对生命产生自我的认知,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就是这样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建立起来的。
如果你个人生活的地基不稳,无法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你在任何一段关系中都会很被动,甚至陷入危险,感情也很难健康发展。
无论男女都不要轻率地在这个阶段结婚,尤其是生孩子,更不要急着去买房子。在你需要全力积累的阶段,不要去增加额外的负重。否则原本你可以直立行走,偶尔还能跑一下,现在背负着几座大山,只能弯腰爬了。所以要非常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承担、负重,因为这是你的背和腿,这是你的生活。
要清醒地认识到你的精神世界只有你一个人。若有人让你依靠,抱着感恩的心态,同样积极地回馈给他依靠,但不要去依赖,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喜怒哀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现实中大部分女性在恐慌的情况下,如同落水的人,不管身边出现什么样的人,就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去依附。往往这时候抓到的人,只会让你的人生更加糟糕,因为你有伤口,最先吸引来的肯定是苍蝇。
所有努力的目标都是获得快乐幸福的人生,幸福和成功由你自己定义,需要你自己探索,但它一定关乎你内心滋生出来的愉悦和满足感。
人生的十万八千里长征,刚走出一千公里,就稀里糊涂地背上了几座大山。读书是为了找好工作,找好工作是为了赚大钱,赚大钱是为了买房买车、娶妻生子…
很多人一辈子就在追求这些的道路上奔波。压力大,生命体验感差,大多是因为能力匹配不上欲望,而这个欲望很可能是外界植入的,是贪婪的副作用。
当我在某天坚定了想要的生活,理解了幸福就是身体的无病痛和内心的无困扰后,那些我曾经认为重要的东西,那些试图绑架我的人和观念,突然就对我没有任何力量了。
认识自我
真正的安全感,是你手上赖以生存的种植技术,是你大脑中的知识,是你对未来的信心,是即使有一天你的地被大水淹了,你依然有随时重新再来的勇气和底气。
因为恐慌而产生的需求,大多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希望大家把研究自己是什么土壤、寻找自己喜欢种什么当作一生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去获取大量的知识和生存的技能,建立自己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从而获得真正的安全感。真正的安全感会让你的内心无比坚定、平静,你会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不会因为恐慌的驱使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再被错误的选择带至糟糕的命运。
不要被各种人为制造、社会营销出来的焦虑绑架,结婚生子、买车买房都只不过是人生选项,是选择,而不是必须。“必须”符合社会的利益,但是否符合你的利益,需要你自己判断。
除了剩女威胁、光棍威胁、最佳生育年龄威胁、孤独终老威胁等,还有所谓的“有车有房才是成功”的经济压力,以及“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的育儿压力。如果你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其实都是社会营销的结果。
一个家庭单位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单身,因为结婚就要买房子,生孩子就要支付教育成本,很多人还要买学区房。基本上一旦结婚生子,你在这个游戏中就自动升级成VIP,各种规则环环相扣,你身处其中轻易脱不了身,你是最理想稳定的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螺丝钉。这就是社会给单身男女压力的动力之源。
为什么身边这么多人活得那么累?因为他们是这些观念的认同者、执行者,但又不具备消费这些观念的能力。
你这辈子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修建自己人生的大坝,蓄满水后开闸,让生命之水冲出属于自己的沟渠,跟随自己内心的激情所在,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精神世界越丰富的人,越注重精神世界的交流,而精神越贫瘠,审美标准就越单一,就越追求感官上的刺激。
年轻人们请多去探索这个世界,对生活保持好奇心,去做那些一直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即使失败也没关系,你一样可以从失败中收获经验,收获下一次尝试的信心。
真正的“爱自己”,就是勇敢地为自己的生活做选择,从生活的小事开始独立自主,勇敢地面对选择带来的结果,并勇敢地承担责任,去经历,去成长。
婚姻制度的产生是为了保护财产、保护私有制,婚姻是一种经济行为。只有夫妻双方可以共同承担生活风险,创造价值,保障各自利益最大化,婚姻对你才有价值。
谈恋爱是美好的,但如果你生存能力低下,不能创造价值,真的不要轻易走进婚姻,因为你在婚姻里是弱势群体,只能被动接受,所有的尊严来自强者的施舍。爱情经不住现实打磨,爱是会消失的,只有彼此都有能力在婚姻里给对方想要的东西和利益,婚姻关系才会长久,这是婚姻的真相。
婚姻的本质是共同创造利益价值,合作共赢。
“门当户对”在当下应该有新的理解:并不是说两个人的家境匹配、学历相当,而应该是两个人有同等的种田技能、一致的种田思路,两个人都拥有在婚姻这块田里创造价值的能力。
婚姻和生育不是因果关系,不是因为结婚了,所以要生孩子,而是因为结婚了,并且婚姻很幸福,所以有一天双方决定把一个小生命带到自己的生活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把恋爱、结婚、生育当成“洗剪吹一条龙”来对待。这三件事被当作一件事,类似于捆绑销售,销售者不希望你去思考每件事的独立性,因为你一旦思考就会谨慎,如果每一步都十分谨慎,就很难走到最后那一步。
结婚如同赌博,幸运者是少数。
传统嫁娶模式
书里梳理了中国传统的嫁娶模式,可以大概窥见男性的性别红利在哪里,理解为什么越是基层的男性越渴望结婚。
在中上层婚姻市场,男女双方从大家庭中独立出来,组成小家庭,很少有结婚后还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夫妻新生活的起点一致,双方进入婚姻后,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的调整、适应都是同步的。现在我所了解的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模式我家也是,但部分家庭在生娃老人来帮忙带娃后就有可能进入嫁娶模式。
在传统嫁娶模式中,通常是女方住到男方家里,大多数还要跟男方的父母住在一起。融入、适应一个新环境,对任何一个成年人来说,都是有心理劣势的。男方在熟悉的环境里,在自己的父母身边,不需要做任何调整,所有的适应、调整、融入都是女方的事。
女方从嫁进门的那一刻开始,就处于弱势状态,需要面临复杂的婆媳关系,精神上的压力和困扰,这些都是女性在传统嫁娶模式的婚姻中支付的成本。
很多基层男性吃了千百年的性别红利,意识不到女性上门是女方为婚姻支付的成本和牺牲,但如果让他们去女方家,他们又不愿意。
其次女方作为一个成熟的劳动力,前期男方家庭没有任何投入,她离开父母来到男方家,参与男方家的家庭建设,要么工作赚钱,要么负担大部分家庭劳动。
这也是为什么越底层的男性越渴望婚姻,因为婚姻是拥有一个免费成年劳动力来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成本最低的方式。
女性要慎重地对待生育,要在确定伴侣能提供实打实的、可持续性的保障,并且有信心在毫无外界支持的情况下,自己也能从容地养育一个孩子的时候,再决定是否生育。否则,只要有生活的意外、婚姻的变动,你和孩子就会跌入生活的泥潭。
女方上男方家,男方上女方家,都应该是开放选项,社会应该平等包容地看待。如果对方上你家,你要知道对方为你牺牲了什么,抱着感恩的心态,用爱来回报对方的隐形成本,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在人的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爱自己,把自己变成值得爱的人。遇到真爱并走进婚姻,是人生的奖赏,没遇到也拥有自己这个爱人。婚姻从来都不是人生目标,爱和被爱才是。
主动吃生活的苦,不断尝试、折腾,不把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当你哪天不用依附任何人就可以生活得很好时,你才会获得真正的安全和自由。
夫妻关系
如果你想拥有良好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要认识到夫妻关系才是第一关系,伴侣才是这一生陪伴你最长最久的人。如果没有这个意识,最好不要轻易走入婚姻。
真正的认识是从认知和行为都要让对方感受到你把她/他放在第一位。
婚姻不是恋爱,当两个人组建的新的家庭,伴侣是陪伴你一生的人,父母会老去会离开,父母有他们的家庭;子女会长大,也会有他们的新家庭,更不是亲朋好友。
如果不幸陷入了传统婚嫁模式,女性结婚之后并没有和男性组建新家庭,而是和其父母长期同居,那么当男性并没有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夫妻之间出现大的矛盾时,女性就完全出于被动和孤立无援的地步,他的身边有父母、兄弟姐妹。女性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本质上就只有自己,在精神上也没有支撑,是极其孤立无援的。
所以父母、夫妻、子女、朋友的重要性排序,首要的是夫妻关系。如果父母正确地爱孩子,也会更希望孩子把另一半看得比他们重要,当自己的小家经营好,他们也会更开心。当你们的小家庭出问题首先也是双方互相沟通,解决矛盾,直接找伴侣沟通或者抱着更加客观的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不是让其他关系优先参与进来(包括父母)制造更深的矛盾。
亲子关系是夫妻关系的衍生品,但在大多数传统的中国家庭中,两种关系本末倒置。
结婚后要明确与父母之间的界限,传达一个明确清晰的信息:这是我的家庭,我们家庭内的事务由我和我的伴侣共同面对和解决,希望你们尊重。(传达的过程中,你可能会痛苦或心软,但你要明白,现在的痛苦是为了以后的愉快相处,父母和孩子一样,会看脸色行事,会根据你的态度来试探你的底线,你到底是想要一次痛还是次次烦恼,就要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当两个人没有意识到夫妻关系才是第一位的时候——不适合步入婚姻。
当其中一人没有意识到夫妻关系才是第一位的时候——更不适合婚姻。
只有双方从思想和行为上认识到夫妻关系才是第一关系并且有承担婚姻的能力的时候,才适合步入婚姻。
另外父母或者公婆是没有义务给你们带孩子的。如果你对父母或公婆有索取、有所求,他们反过来干涉你们的生活,介入你们的矛盾,扰乱你们的小家庭,那只是你们为不能够独立而付出的代价。
读《基层女性》有感4
在阅读《基层女性》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对于女性,尤其是基层女性的生活与成长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剖析。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和观察,将原生家庭、两性关系、自我成长等议题融为一体,展现了女性在这些领域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同时也为女性指明了一条通向独立与自主的道路。
首先,书中对于原生家庭的描述让我印象深刻。许多基层女性出身于并不富裕的家庭,她们在成长过程中往往要面对更多的压力与不公。然而,作者却鼓励女性要勇敢地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追求自己的`梦想。这让我意识到,原生家庭虽然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摆脱其束缚。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只要我们愿意努力,就能够摆脱过去的困境,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其次,书中对于两性关系的探讨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传统观念中,女性往往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她们的价值被局限于家庭与婚姻之中。然而,《基层女性》却打破了这种观念,提出了女性应该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观点。这让我认识到,两性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依附关系,而是应该建立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之上。女性不应该被束缚在传统的角色定位中,而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自我成长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女性要想摆脱困境,首先要从自我做起。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女性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这让我深感自我成长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我们才能够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作者的勇气和智慧所打动。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我们有勇气和决心,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同时,她也提醒我们,作为女性,我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努力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追求的人。
总之,《基层女性》这本书让我对女性的生活与成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它鼓励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努力成为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有追求的人。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将这本书中的智慧和勇气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努力成为一个更加优秀和独立的人。
【读《基层女性》有感】相关文章:
梦见女性06-09
梦见女性同事09-10
女性游戏名字11-04
女性励志说说12-27
励志女性文案02-26
女性励志文案03-20
优雅女性文案03-03
女性励志早安语录11-30
女性励志个性签名11-15
成熟女性的句子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