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读《叶圣陶教育箴言》有感
读《叶圣陶教育箴言》有感
更新时间:2024-02-20 09:33:51
  • 相关推荐
读《叶圣陶教育箴言》有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叶圣陶教育箴言》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叶圣陶教育箴言》收录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关教育的精华语录,从教育杂谈、教学杂谈、语文杂谈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所选箴言大都具有超越时代的教育意义,集中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即使在今天读来,仍不过时,对当下教育依旧具有启发意义,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优秀读本。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是什么作了不同的诠释,而叶圣陶老先生朴实的一句话,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教育的本质。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我觉得当然也包括良好的思维的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呢?习惯要逐渐养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要多用一些强制的功夫,老师要采用种种有效的办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而且要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练到非常纯熟,所以教师在训练学生养成习惯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的进行,有利于知识的习得,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养成。如果不是习惯,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如:语文学习应着力培养提前预习的习惯。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自己才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新知识地接受。预习可以有学期预习、周预习、日预习。学期预习,是在领取新课本后,学生对新书感到特别新鲜,特别好奇的情况下进行,可对课本目录做一个大体的浏览。周预习,学生独立进行,需要特别细致。让学生往后看书,哪些地方看不懂,就用笔特别标记出来。如果周预习特别细致,那么一般不需要进行日预习。如果周预习比较粗略,或者没有进行周预习,则需要进行日预习,一般20分钟即可。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非常严密的一句话,“教”是手段,针对一切教育而言,“为了”表示教的目的,因为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追求的活动。“达到”表示过程,是叶圣陶先生在完善此思想过程中,为消除歧义而加上的。“不需要教”表示最终结果,也是开展教育的目的所在。学生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成才,才算是达到了“不需要教”的境界。若去掉“达到”和“需要”,不但没有了过程,也易产生歧义。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取得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点石成金”成为有用的新型人才,这对学生一生的影响重大。据统计,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所需知识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则是在社会中不断获得的。所以说“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要想适应社会,就需要有自学能力。语文是百科之母,培养具有超强自学能力的学生可谓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是我们旅途中的一盏灯。叶圣陶先生伟大的教育情怀令人动容,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很多时候,为了成绩,教育方法不够恰当;因为有些学困生的难以教导,也有过放弃的想法,没有那种锲而不舍的教育精神,然而根本上是没有伟大宽广的教育情怀。

  仅仅一时感动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把工作落到实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向教育先哲学习,把每一个学生都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教育,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尊重维护学生人格尊严,对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的给予关爱,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使学生的心灵、人格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