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张爱玲天才梦读后感
张爱玲天才梦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10-11 08:39:23
  • 相关推荐
张爱玲天才梦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张爱玲天才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张爱玲天才梦读后感1

  室内仍然是难耐的酷热,我在电脑上读张子静的书《我的姐姐张爱玲》,一气儿读下去,读得昏天黑地,当然我没忘记热,空调在呼呼地吹着。茶水已经淡而无色,也不愿起身去重新泡一杯。是那通篇美丽而哀愁的叙述,吸引着我并几次被感动得心生无可名状的悲意。相对于张爱玲文字对亲情描述的孤傲与冷漠,张子静是充满温暖和爱意的。他一直在爱着他的姐姐,思念着他的姐姐,也无时不在关怀与关注着他的姐姐。姐姐是旷世奇才,风华绝代,他因此而无比荣耀。

  他真实而客观地将家族里的一切有关的人物都作了细仔的介绍。包括李鸿章包括张佩纶包括黄翼升等等,描写他们的功与过和繁华落魄。这些是在张爱玲的文字里很少看到的。(当然被她编成小说的是另外一回事)。

  张子静在本书里对姐姐与家族亲眷的往事用平和的语气款款而谈,那么客观而富于理解。他对母亲在他幼小时候的离去也能给予大度的'理解。对后母也是用宽容的心态,静静无争。所有亲情与他都像一块质地光滑的丝锦,伸手抚摸下去碰不到一丝疵点。对姐姐的离家、去国,甚至都没有与他做任何告别,也是理解。对姑姑的淡漠亲情没有丝毫怨言。他和姐姐比,虽然生活在父亲身边,其实也与孤儿没什么区别。他幼小的心灵需要姐姐的呵护,需要母亲的爱,可是他被母亲拒绝了。他写,在姐姐离家后不久,他也抱着一双球鞋来投奔母亲,想和她们一起住,可是母亲委婉地告诉他,她的经济状况只够姐姐的教养费。当时他哭了,姐姐也哭了。最后连姐姐也不辞而别,并且是永远的离别,没有音信的离别。那天他又去找姐姐,被姑姑淡漠地告知:“你姐姐已经走了。”便把们关上了。走下楼来,他忍不住哭了,看见满街穿着人民服的行人,想起姐姐曾经说她不愿意穿这样的服装,太呆板。他以为姐姐是因为不喜欢穿这样的衣服而走的,其实这当然不能是全部的理由。但,他是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这回是永远地被亲情抛弃了。他一生孤独而且是冷清,住在挥豪无度的父母离世前留下的只有14平方米的房子里……

  也许是沧桑过后的一种淡定吧,张子静74岁动笔写他心中的一切记忆,在充满华丽色彩渲染下的姐姐离世以后,他很平静、很真实地叙述了郁结在心中70年的情愫。然后76岁也悄然离世。他只比姐姐多活了一岁,看来姐姐的存在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他说:“我也没有子女和亲人,但知道大洋彼岸还有姐姐在,我就不感到孤独。”姐姐是他的神话,一种精神支柱。他人生最后一年里只为讲述很多包括姐姐也不知道和没有写到的鲜为人知的故事,给研究张爱玲者无疑提供了重要而炙手的材料。这是不朽的贡献。

  我总是很看重亲情这一块。所以我读着,感动着,为这对与我不相干的张氏姐弟。他们一个是那么孤绝,一个是如此凄清。但是我觉得弟弟虽然孤独却不自闭,他说在姐姐死后,他就有意常把房门打开来,好让邻里们路过他的门口能往里窥探一眼。他信任邻里,也信任这个社会,这表明在他凄冷的内心世界里还是渴望被关照的吧。

张爱玲天才梦读后感2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题记

  她的身材高挑修长,留着一头乌黑的卷发,身着色彩鲜明的旗袍,款款地走在时间的长河中。一路走过,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她和身边的同行人换了许多,但她永远带着自己的光芒,独自行走于人事纷扰的生活中。

  她便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张爱玲,我更愿意称她为女作家,而不是在前面加上“天才”二字,正因为这两个字,她的所有才华被当做理所当然,所有的缺点被世人诟病。生命是一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她自在洒脱的性格不会去理会这些闲言碎语,但在我心中他就是个女作家,世俗标签给她带来的麻烦,我于心不忍,我们不过是通过她独特的眼光看世界罢了。

  我喜欢张爱玲,喜欢她“冷眼看世界”的态度;喜欢她清冷孤傲的才气;喜欢她“想做就做,想穿就穿,想爱就爱”,不惧世俗眼光的自由……张爱玲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文学天赋,在圣玛丽学校上学时,她写的文章就十分受欢迎,多次被登上校刊,她对此并不感兴趣。后来在香港大学读书时,遇见了生命中的挚友——炎樱,一个与她性格完全相反的女孩。香港,这个充满了异域风情的殖民地,成了她的成名地之一;在香港,她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可惜战乱纷纷,张爱玲被迫放弃学业回到了上海,迎来了自己事业的第二春。

  她很早就懂得“出名要趁早”,当时上海滩无人不知张爱玲,黄浦江上飘着她的文字,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这个小姑娘极高的才华。后来她遇见胡兰成,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她的'心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被辜负了,她的痛彻心扉都融入到她的作品中。后来的后来,张爱玲的故事仿佛绵长而无平淡。

  正如张爱玲说的“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谁知,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年少的我不知爱情是何物,只得从她的文字中窥探深闺中的奥秘。无论是《红玫瑰与白玫瑰》中那一抹蚊子血与白月光,或是一粒饭粘子与心头上的朱砂痣;还是《半生缘》中顾家两姐妹纷纷扰扰、起承转合的爱恨情仇;抑又是《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与范柳原在战火前坚贞不渝的爱情……张爱玲笔下的每一个故事都透露出“深爱只为谋生”这种冷酷的婚恋观,但看似外热内冷的爱情却引得男男女女们挤破了头往里挤,她以一种局外人的角度看待世俗情感,海中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每一个人物都是她的人生写照,散发着民国时期的独特韵味。

  张爱玲在《烬余录》中写到“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我愿走进张爱玲的世界,感受她的清冷孤傲,却像两条平行线般,永不相交,各自过着孤独的生活。

张爱玲天才梦读后感3

  昨天在书店,翻开一本《张爱玲散文集》,书中第一篇散文的题目——天才梦,赫然入目,我心弦一颤,这题目,不正是在说我么?

  听母亲说,我不满一周岁便口齿清楚、吐字清晰,似乎冥冥之中,我与文字有一种注定的缘分。待到上学时,即便我在语文课上时时走神、心不在焉,也可以考一个很高的分数。

  七八岁的年纪,正是贪玩的时候,女孩儿们最爱跳皮筋、投沙包、踢毽子,偏偏这些我都不爱(或许是因为运动细胞不发达),就爱一个人宅在屋里看各种各样的课外书,一看就是一天。

  我犹记得,自己拥有的最早的文学著作便是表哥送的《一千零一夜》和《安徒生童话》,那是两本小尺寸的书,一本蓝色,一本粉色,我看得如痴如醉。毫不谦虚的说,在同龄人还在玩泥巴的时候,我早已沉浸在阿拉伯民间文学和安徒生童话的文化熏陶中了,后来也同样的,在中学生迷恋穿越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时,我早已看完了《茶花女》、《飘》、《美国的悲剧》、《东方快车谋杀案》等书,此种优越感助长了我的嚣张气焰,我认为自己长大后必定是个家喻户晓的作家了,或者诗人,因为我经常拿着捡来的粉笔头在家中的墙壁上创作五言古诗,同样如痴如醉。姥姥也常认为我是个“奇女子”,这大概是出于对自家孩子的偏爱。

  小学四年级时,我从农村老家转到了城里小学。我生平第一次知道原来小学生每天放学后都会有家庭作业,而不是出去解放天性。本是天之骄子的我到这里成了差生,这种落差所产生的失落感和自卑感压了我许多年,即使后来我的成绩达到了前十名,也总觉得跟其他同学比,自己一无是处。

  信心重拾是在初中。语文老师质疑我的作文是从那些优秀作文大全中抄来的,因为语言很美。好在我平时文静老实(至少表面看起来是这样),在我说了这就是我自己写的之后,老师百分百相信了我,就这样,我的作文由嫌疑犯变成了榜样,被当作范文读给全班同学,供他们欣赏和分析。那时我才再次想起,我是个与文字有注定缘分的人。

  类似的事件也在大学里上演过。大四交毕业论文初稿时,导师在微信群里说我的论文过于成熟,不像本科生的水平,恐怕查重过不了关。我义正言辞地告诉她,每一个字都是我自己写的时,她也颇感惭愧,向我道了歉,还说我如此文采,不用在更大的地方太可惜了。我内心喜不自胜,表面却作波澜不惊。

  从小到大,我的'“文学才能”似乎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同。连高中班主任对我的毕业寄语都是希望我成为像JK罗琳那样的作家。一同事更是认为,我仅复习了两个月就以425分的成绩通过了戏剧学院戏文系的研究生初试,简直是神人。

  可事实上,除了别人的赞美,我没什么了。活到二十五岁,我从未发表过一篇文章,更提不上写一部小说。戏剧学院的复试我被刷了下来,我认为有一大半原因是因为我搞混了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而这是最基础的戏剧知识。似乎除了爱看书,我与一般人无异了。不对,我生活常识更少些,交际能力更差些,话更少些。正如张爱玲所说:“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

  可我内心仍不由自主地自认有才,心比天高。每天想着成为世界闻名的作家,每天做着天才梦。

【张爱玲天才梦读后感】相关文章:

天才优秀作文03-02

天才作文600字08-19

天才作文300字07-26

张爱玲经典语录02-10

张爱玲经典语录04-04

张爱玲经典伤感语录01-13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02-07

《天才少年》读后感04-29

张爱玲格言70句05-15